视频标签:第三届全国统编部编版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第三届全国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优质课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出塞》山东省邹平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三届全国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优质课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出塞》山东省邹平市第一实验小学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出塞》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会写“塞”、“秦”两个字。
2.借注释、看插图、想画面,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诗句大意。
3.借用地图、时间轴、诗词、微课等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感受战争时间之长、戍边将士之悲苦,体会诗人盼良将、保家国的壮志情。
4.拓展诗句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古诗,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难点:感悟古诗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课件ppt 微课视频 书签 田字格板贴
四、教学过程
(一)赛诗导入,揭示诗题
1.小小赛诗会
咱们是四年级的同学了,以前背过那么多首古诗,那我们首先来进行个“小小赛诗会”。(出示图或字)请大家猜猜这是哪句诗。
(出示《村居》《小池》《静夜思》等古诗的图画或提示词,续填古诗、挑字连诗。)
小结:古诗里有画,古诗里有情。一首首古诗,构成了中华文化最璀璨的星空。今天我们走进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继续来领略这古诗之美。
2.揭诗题
板书课题。追问:横画比较多的字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横画长短不一,间距均匀、紧凑)。范写“塞”,儿歌提示:宝盖写小才好看,三横间距要均等,撇捺舒展,土字扁扁在下边。
齐读课题。“塞”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中说“塞”就是修筑在边区的屏障。这边塞的安危可关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出塞”是什么意思?
3.知背景
唐朝的边塞在哪里?(出示地图)大家看,这是唐朝的疆域图,绿色部分都是咱大唐的土地,北面的游牧民族虎视眈眈,经常翻越边塞侵扰咱中原。于是,从秦到汉就在阴山之上建长城设边关,抵御外敌的侵略。(板画长城)
唐朝诗人王昌龄就曾满怀报国之志,远赴边关,写下了许多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这篇《出塞》。
(二)读通诗句,感受韵律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古诗,交流三个多音字“将”、“还”、“教”的正确读音。
将:关注拼音和注释,确定它读四声。
还:结合诗的语境,知道它表示的意思是“回来”,读huán。想开去,(出示带有“还”的诗句)读一读。结合语境,或者联系以往学习的诗句,也能确定读音。
教:结合注释和字典中的义项,确定读音为“jiào”。齐读“不教胡马度阴山”。
3.根据停顿符号,读准节奏。
4.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自学并初步交流。
⑴要想读得入情入境,我们还要读懂古诗。以前我们学过那么多首诗,读懂古诗有什么好方法? (借注释、看插图、想画面)
⑵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先尝试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然后想想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
⑶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明月照边关的景,驻守边关的事,抵御外敌的场面。)
2.读懂一、二句。
⑴望“明月”联想,读出“相思苦”
古往今来,明月出现在很多诗人的诗句里,它寄托着诗人浓浓的思念之情。想象一下,现在你就是这戍守边关的将士,在这凄冷的边关一待多年从未回家,望着这轮明月你会想什么?你万里之外的母亲,遥望这明月会想什么?
相隔万里共明月,唯有明月寄相思。请大家来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导学生读诗句)
⑵想“秦汉”“边关”,读出“悲凉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什么意思?这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
(出示时间轴和战争次数、伤亡人数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谈谈感受。引导学生发现从秦到汉一直到唐朝,历时千年,时光流转,朝代变换,但明月、边关依旧,战乱从未停歇。)
这绵延千年的战争,让多少将士们战死沙场,永远的不能回还。王昌龄看到的不仅是明月和边关,他还仿佛看到了数千年来那战死在沙场的未还之人。(指导学生读诗句)
⑶诗句引领,再感“悲凉凄苦”
这征战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你看数千年来,将士们早已战死沙场但是他们的妻子仍在梦里盼他早日回来。(出示诵读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可悲的是将士们早已化作白骨,但他们的家人却还担心他们冷着冻着。(出示诵读诗句“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更可叹的是将士们们的白骨散落在杂草之中却无人收拾。(出示诵读诗句“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小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就是战场,这就是边关,这戍边将士们的命运就是这么的悲苦凄凉。(板书:悲)
3.读懂三、四句
⑴望明月、守边关,王昌龄思绪万千,他怎么想的?什么意思?(学生读诗句,解诗意。)
⑵请看微视频,你对“龙城飞将”会有更多的了解。(展示微课)
⑶唐朝诗人王昌龄为什么如此思念800多年前汉代的名将?
(引导思考并板书“唤良将”、“保家国”。)
⑷读出诗人的那份呼唤与期盼,感悟诗句中蕴含的壮志豪情。
(四)诵读默写,积累诗句
1.当大漠的悲歌响彻九霄,多少儿男出征万里不能回家。(女生读)可即便飞沙走石、刀光剑影,也无法熄灭将士们心中如火的信念(男生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一笔写尽了千年。“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写下来万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写出了诗人的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让我们全体起立,向可敬的戍边战士、诗人以及他的诗作致敬!(齐读)
2.虽寥寥28字,却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让我们,将这诗句记在脑海,将这份豪情收在心间(齐背)
3.下面请大家拿出书签,怀揣这份敬仰之情,认认真真地默一默写一写。写的时候注意:字距均匀、行款整齐。(学生默写,教师纠错,相机范写并提示注意“秦”字中的第六笔是撇,第十笔是点。)
(五)紧扣单元,拓展升华
1.一首《出塞》道尽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之情。千百年来,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始终是涌动在华夏儿女心头不灭的信念:
陆游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病卧孤村,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文天祥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知南方不罢休。”文天祥虽身陷牢狱,仍心向南宋,宁死不屈。
王翰还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即便没几个人能活着回来,也要血战到底、不胜不归。
咱们济南才女李清照也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些诗人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也成为代代传颂的爱国典范。他们用实际行动提醒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这节课我们借助资料想象画面,读出了诗人“望明月”、“守边关”的事,悟出了他“唤良将”、“保家国”的壮志情。课下同学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尝试自学课本中的后两首或更多爱国诗词,下一节课咱们继续交流。
附:板书设计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