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第三届全国统编部编版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第三届全国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优质课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陕西安康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三届全国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优质课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陕西安康
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
【教材解读】
《麻雀》是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单元人文主题是“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要写好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是最基本的要求。
本文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选自《猎人笔记》。文章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故事,刻画了老麻雀勇敢无畏、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也要拯救孩子的伟大形象。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在第四单元的基础上继续训练“抓住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二是学习作者抓住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事情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学习方法,因此本课生字词语的教学重在检测和运用训练,并为感知角色形象做铺垫。
对于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在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反复训练了“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本课的教学中这一目标不再作为重点,但同时应该让学生明白:要把事情交代清楚,可以抓住起因、经过和结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学生虽然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但是对于“了解作家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这一语文要素的学习仍然无法独立完成。课堂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勾画圈点、表格对比、学法迁移等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同桌互学、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语文素养获得全面提升。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嗅、呆”等13个生字,理解并运用“无可奈何、嘴角”等词语。
2.知道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学习作者抓住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执教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单元目标
1.直接导入课题,强调“雀”字书写。
2.关注单元首页,明示学习目标:
(1)《麻雀》是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先来读一读单元首页,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
①人文主题:“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谁来写?写谁呢?写什么?
②插图:铅笔、稿纸、钢笔——这些图画提示了什么?
③语文要素:把事情写清楚——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呢?
3.过渡:怎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呢?让我们走进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这篇短篇小说,一起去探寻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奥秘。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的单元页如同一张学习地图,凝练了单元学习的目标、任务和学习目的。带领学生阅读单元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单元整体意识,明确自己将要学什么,为什么学,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带着目标走入文本的学习,使思维更专注,目标更聚焦,学习更高效。)
二、整体感知,理清故事要素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预学情况,落实词语运用:
(1)分组展示词语认读,相机正音指导,重点关注“嫩黄、挓挲、拯救、摇撼”等词语的读音:
①嫩黄 锋利 挓挲 绝望 嗅到
②身躯 掩护 拯救 嘶哑 搏斗
③庞大 摇撼 无可奈何 呆呆地 慢慢地
(2)送词入空,关注词语理解运用,引出故事主要角色:
①( )的嘴角 ( )站着 ( )地拍打
②( )的牙齿 ( )的怪物 ( )后退
③( )起羽毛 ( )地尖叫 ( )的声音
3.出示插图,交流故事情节,训练概括能力:
(1)引导观察:三组短语对应三个角色,这个故事也就在三个角色之间展开。
(2)在第四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讲故事的方法,谁能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3)谁来借助插图,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讲一讲?想想看,要讲清楚这件事情可不可以调换顺序?
(4)小结:抓住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就可以把事情说清楚。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在于检测学生的词语认读、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借助词语感知角色特点,凸显词语学习与文本感知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巧妙运用课文插图这一助学系统,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能力迁移,调动学生已有认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写作顺序,并明确从文章结构上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三、深入角色,体会文章主题
1.过渡:在这三个角色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预设:这是一只 的老麻雀。
2.默读4、5小节,用“——”划出描写老麻雀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把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过程写清楚的?(板书:救)
3.出示段落,学生先自学理解,再同桌交流,最后集体汇报。
4.交流句子,体会老麻雀的无畏:
(1)预设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引导关注“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体现出的老麻雀下落速度之快,动作之坚决,体会老麻雀的救子心切、勇敢无畏。
(2)预设2: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借助文末插图理解“挓挲”的意思,感受老麻雀的勇敢。从“绝望的尖叫”,感受老麻雀的绝望。
设疑:老麻雀“绝望地尖叫”,说明它已经知道实力悬殊,为何还要“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下来”呢?
(3)预设3: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抓住“紧张、发抖、嘶哑”体会老麻雀紧张而又害怕的心理。再次追问:老麻雀一方面紧张害怕的“浑身发抖”,一方面又勇敢无畏的“像石头似的飞下来”,这样写矛盾吗?
(4)预设4: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结合前面两处疑问,体会“一种强大的力量”的深刻含义。
5.小结:作者抓住了老麻雀的动作、声音,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真实再现了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过程,展现了老麻雀奋不顾身、勇敢无畏的伟大形象。(相机板书:动作 声音 感受)
(设计意图:形式永远藏在内容背后。要想让学生感知文章的写作秘妙,首先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内容,明确作者透过文字所要传达的主题。因此,这一部分的设计依然从整体入手,先交流对主要角色老麻雀的初步认知,再通过文本细读,抓住描写老麻雀动作、声音的句子,直观、立体地感知老麻雀的丰富形象。有了对老麻雀勇敢、急切、绝望、害怕等形象的全面、细致、真实地感知,再探究文字背后藏着的“写作秘妙”,自然就水到渠成。)
四、比较阅读,关注言语形式
1.现在我们再来整体关注这两段,看看作者是怎么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的,这里面又藏着哪些写作的奥秘呢?
2.出示表格,发现写作奥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 ||
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 | 绝望地尖叫着。 | |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 | 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 |
可是因为紧张, | ||
它浑身发抖, | 发出嘶哑的声音, | 准备着一场搏斗。 |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 ||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 ||
看到的 | 听到的 | 想到的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