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古诗二首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古诗二首》
学科 语文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3
教材
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在第二学段对古诗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在阅读中“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在教学策略上,课标的教学建议是“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还有“积极开发合理运用课程资源”;本课教师讲充分运用教材的课后题目、单元练习、插图等助读系统,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绝句》的主题,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渗透“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是三年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脚步”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由三篇主题课文组成: 课文题目 内容
主题
《古诗二首》
写景:美好的春景,蓬勃的生命
美好生活的赞美、憧憬与期望 《理想的翅膀》 抒情:春日孩子放飞象征理想的风筝
热爱自然,憧憬美好未来。
《春天的雨点》 叙事:教师给溜号的学生补课,冒雨送回家的故事。 师生间的情感像春风化雨般美
好。
《古诗二首》,包括《绝句》、《村居》两首诗组成,本次课为第一课时,在整体感知两首诗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绝句》。诗人杜甫在《绝句》中,通过春天景物的描写教材的助读系统由本课课后题目和单元“语文天地”两部分构成。第
一部分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见过哪些?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第二部分由单元课后“语文天地”组成,包括“读一读”中8个描写春天的成语和丁丁的要求“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旨在积累、运用语言,关注生活。
学情分析:
两首诗选编入《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中,学生在1、2年级诵读活动中已经能够正确、通顺、流利地诵读两首古诗,能够初步了解诗中描写的景象。鉴于本课是第一课时,所以我没有进行前测。但是根据经验,学生在阅读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能够找到“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样的信息,但是既找不全,也找不准;二是学生善于根据事物,链接生活经验,展开联想,但是容易过于注重自己的感受而脱离文本,脱离诗境。
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1.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从单元主题入手,初步了解两首古诗的共性和表达内容。 2.充分运用教材内的助读系统,从课后题“描写了哪些事物”入手学习《绝句》,解诗意,想诗境,悟情感;关注单元后“语文天地”中“读一读”,积累诗句、词语。
第二课时(略):重点学习《村居》,诵读、背诵、默写两首古诗,积累词语、诗句。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学习《绝句》,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对春天、对国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赞美和憧憬。
2.了解“春日迟迟”的典故,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景象,用“仿佛看到、听到”等句式表达,感受诗人赞美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 3.诵读、背诵《绝句》。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感受春天
1.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提取春天信息 二、学习《绝句》,感受诗人情怀
1.课后题目入手,圈画景物,发现妙处 2.从景物入手,想象中炼句,揭示主题 3.从声音入手,介绍典故,建立联系 三、引入“语文天地”,积累成语与诗句 四、总结与作业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感受春天 1.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语
1)对照生字表读诗,要求:读正确、通顺。 2)检查反馈重点词句,正音、解意。
【出示检查内容】: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高鼎、草长莺飞、拂堤杨柳 2.整体感知,提取春天信息
提出问题:两首诗描写的哪个季节,说说理由。 提示:“儿童散学归来早”是不是描写春天?
小结:这些既有直接交代春天的词句,又有经过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 【设计意图:在学生耳熟能详的基础上检查反馈重点词句,“草长莺飞”的“长”帮助学生习得根据语境、前后诗句对应推断多音字读音的方法;“散学归来早”通过联系生活展开推断,懂得是从白天日照时间长描写春天。】 二、学习《绝句》,感受诗人情怀 1.课后题目入手,圈画景物,发现妙处
1)提出问题:诗里描写了哪些景物。边读边圈画“景物”。
预设与提示:学生可能会画出“江山丽”,“花草香”,“飞燕子”等词句,帮助学生理解“江山”、“花草”“燕子”是景物,“丽”“飞”等是景物的状态。 2)理解“江山”“花草”指向的双关,感悟用词的精妙。
预设与提示:当学生圈画出“江山”时,教师提出问题:“江山”既可以是整体河山的概称,还可以具体到哪些景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江山”“花草”了解诗人既有整体的描绘,又有江、山、花、草具体的描绘,体会诗人用词之精到。】
2.从景物入手,想象中炼句,揭示主题
1)填入词语,形成画面,用“我仿佛看到”句式炼句
要求:展开想象,有哪些颜色,什么样子,用这样的句式,选择一个、两个或几个词语说出想象中的画面。 【出示】我仿佛看到——
( )的太阳 ( )的花朵 ( )的小草 ( )的小燕子 ( )的沙滩 ( )鸳鸯
2)用“我仿佛听到——”句式炼句。
3)归纳与提炼,哪个词能概括这首诗的全部景象? 板书:丽 壮丽 艳丽
【设计意图:通过炼词炼句,帮助学生把想象的画面外化成语言,从第一个环节的壮丽,到本环节的艳丽,归纳合并,感受春天美好的具体表现。】 3.声音入手,介绍典故,建立联系
教师过渡: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声音,太阳也有声音——“ 1)讲解“迟日”典故《诗经》“春日迟迟”战士的征战故事。 【出示】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 ……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教师边读边讲故事,想象征战归来的战士心情与想法。 2)建立典故与本诗的联系,感悟诗人战乱后的情感与期待
①师:《诗经》中描写的内容,与诗人杜甫的经历非常相似,经历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后,此时杜甫的心情是怎样的?用一个词语说一说。 ②有感情朗读,揭示主题
小结:表达了对春日江山景象的(板书)赞美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板书)憧憬。 3)修正“迟日”的景物,有感情朗读古诗
教师:刚才同学们圈画诗中的景物,应该是“迟日”还是“日”,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典故入手,了解诗人借用典故表达对战乱后国家的美好河山的赞美与对新生活的憧憬,渗透“知人论世”的古诗研读方法;最后回到圈画景物的起点,从未知到新知。】
三、引入“语文天地”,积累成语与诗句
1.积累“语文天地”中“读一读”词语,积累课外词语
【出示】
2.出示图片,运用已积累的词语对应图片 3.出示课后题与图片,积累春天的诗句。
【出示课后题与图片】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四、总结与作业
1.诵读、背诵并默写《绝句》 2.布置作业:
1)“我仿佛看到/听到”形成练笔。 2)继续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1.以教材助读系统内容作为课堂教学支架,形成师生与诗人和编者的双重对话。 在教学中,形成
本课教学充分运用了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包括课后题目,插图、单元导读练习等,这些都是编者为教者、学生准备的教学资源,是编者与作者对话的路径。这节课我就从编者研读文本的思路出发,以课后问题“写了哪些景物”为教学起点,以“你见过哪些,你还在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为教学终点 ;以单元“语文天地”中“读一读”为课中的积累,并运用书中的插图进一步想象画面, 积累语言,形成情感。
2.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逻辑性清晰,目的性强。
从夯实字词、字音到积累运用四字词语,落实了词语教学目标。提问有层次,第一次让学生朗读古诗后,思考:这两首诗描写的哪个季节?说说理由。借此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了诗句中的词语的意思,并解决了学生理解中出现的问题。第二次提问让学生朗读古诗后,思考看到了哪些景物?展开想象,有哪些颜色?什么样子?利用“我仿佛看到了 ......”和“我仿佛听到了 ......”的句式回答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第三次让学生朗读古诗后,让学生思考:想象诗人的心情,诗人会想到什么?让学生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领悟诗情。这三次提问层层递进,从字词理解到诗句理解再感悟情感表达,从内容到意境,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感悟。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