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除法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用(四)册 第(二)单元 第(2)课时除法-天津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用(四)册 第(二)单元 第(2)课时除法-天津
年级 二 学科 数学
(四)册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课题
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让学生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 ,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问题解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教学环节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学情分析
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
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与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1、温故知新,明确任务;
2、指导学习,合作探究;
一、口算练习:
3×9= 4×7= ( )四十二 6×6= 9×5= 八( )七十二 4×9= 8×6= ( )六二十四 9×7= 8×7= 二( )十六 4×8= 3×7= 二四( ) ( )八十一
二、谈话,出示情景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咱们国家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大熊猫)他们爱吃什么?(竹笋)你们知道的可真多! 2、大熊猫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愿意帮它解决吗?
3、看大屏幕,你们都看到了什么?(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4、那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再请同学说一说。
建议在教学中在学生
3、互动交流,主动建构;
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5、学习小
5、那大熊猫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呢?请同学读一读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6、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提的问题和大熊猫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不一样?(平均分)那什么是平均分呢?请同学反复说。 7、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竹笋,分一分。并思考问题: (1)到底每盘应放几个?(2)可以怎样分竹笋?
8、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
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 二、除法意义的学习
1、我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可以列成除法算式: 12 ÷ 4=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2、介绍除号的由来,说一说:12÷4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 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3、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还可以怎么分? 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 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 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 4、这四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三、课堂练习
1. 读出下列除法算式,用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4=2 9÷3=3 15÷5=3 16÷4=4 2、 先圈一圈,再列式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条。
3、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
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
问题等
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结,完善结构。
四、小结反馈:
1、15÷5=( ),读作:( )。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2、把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写成除法算式是 ( )
3、有9盘西瓜,每盘3块,一共有( )块西瓜。
4、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的数,我们可以用( )法来解决。 5、
6、把18个 平均分,可以怎么分?用算式表示。
教学效果 完成教学任务 作业分层 设计方案
写口算题卡
板书设计
除法
12 ÷ 4=3
除号
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
意义。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