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解决问题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重庆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重庆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笔算,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小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生活中的近似数不同取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体会近似数的生活意义,并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的选择“去尾法”和“进一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互动交流。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怎样计算? 2.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应用所学的小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0(1),学习“进一法”。
1、 (课件出示情境图、例题信息部分)分析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思考:从情境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kg.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提问预设 :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2、完善问题后,生再次读题,初步分析题意。 师:这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能列出算式吗? 生:2.5÷0.4
师:你能说说用除法解决的理由吗?
生:要求需要几个瓶子就是求2.5里面有多少个0.4. 3、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并汇报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法: 2.5÷0.4=6.25(个) 2.5÷0.4≈6 (个) 2.5÷0.4≈7(个)
4、重点选择2.5÷0.4=6.25(个)质疑
提问:根据实际情况,这里需要准备几个瓶子?为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6.25个瓶子吗?符合生活实际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里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得数应该保留什么数?用什么方法取近似数? 5、小组讨论汇报,优化得出一般方法
瓶子不能有6.25个,应取整数。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结果应是6个,但是6个瓶子不能装下2.5 kg香油,只能装2.4 kg,剩下的0.1 kg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需要7个瓶子。 根据学生汇报完善板书:2.5÷0.4=6.25(个) ≈7(个) 6、归纳小结
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时,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向前一位进一的这种方法,叫做“进一法”。(板书:进一法) (二).教学例10(2),学习“去尾法”。
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课件出示例题和情境图)
王阿姨用一根25 m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 m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预设:25÷1.5=16.666„(个) 2、设疑并小组讨论
a.礼盒个数用什么数表示?
b.如果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结果是17个礼盒,能包装17个吗?为什么?
c.同学们可以用计算验证自己的想法。
[汇报预设:因为1.5×17=25.5(m),丝带不够,所以这里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取整数16,即只能包装16个礼盒] 3、 归纳小结
这道题你是怎么处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
小数部分不管是多少都直接舍去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取近似数的 方法叫做“去尾法”。(板书:去尾法) (三).回顾反思,明确方法。
1、回顾例10中的两道题,对于取商的近似数,你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比较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相同之处,题目都没明确要求取近似数,我们都自觉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两种方法都要把尾数去掉保留整数。不同在于一个用“进一法”,一个用“去尾法”。
3、师生共同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机械的使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四)举例升华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进一法”和“去尾法”,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你能举出生活中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数的例子吗?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判断用什么方法取近似数
(1).五年级一班共50名同学参加夏令营,需要租车,每辆小客车可最多坐20人,他们要租几辆车?
(2).王老师带了150元钱,买《少儿百科全书》,单价为32元,这些钱够买多少本书?
(3).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305km,用了3小时。平均每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整数) 2、对比练习
(1)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需要几个袋子? (2) 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可以装满几个袋子? 质疑:为什么同一个情境,一个用进一法,一个用去尾法? 小结:即使同一情景,因为问题提法不同,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取近似数的方法。 3、练习九第7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需要进一,有时要去尾。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10 (1)2.5÷0.4=6.25(个)≈7(个)(进一法) (2)25÷1.5=16.666„(个)≈16(个)(去尾法) 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数。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