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湖北省 - 襄阳市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湖北省 - 襄阳市

视频标签: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湖北省 - 襄阳市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到这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
2. 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3. 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资料,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2. 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了顶峰,也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方式:
1. 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取、舍和整合。
2. 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可以略讲,以学生阅读为主。
3. 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资料,材料可以包括史实资料和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式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况,在我们的班级体中,班长集记录功过,收发各科作业,传达指令,掌管全班财政卫生安排等各项事务于一身,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权力过分集中,以班长之力无法胜任
一个几十人的班集体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一个有数千万乃到上亿人口的大国其事务集中于君主个人手中,更是弊端无穷,这种情况在我国明朝时期表现的十分明显。
    二、讲授新课:
一、明朝加强君主专制
(一)、明太祖朱元璋: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探究一: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
展示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1376年,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那时,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勇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思考:材料一二说明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职位?
(1)【原因】:①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                              
         ②丞相胡惟庸擅权专恣(直接因素);
         ③根本原因?巩固统治,加强皇权的需要

  1. 措施:废丞相,权分六部,直属皇帝
  2. 作用: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师:任何事都存在着两面性,废除宰相制度也是如此。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丞相制度的废除可以集权于皇帝,维护皇权,避免丞相权势过重,导致政局动荡。但废除丞相后,其积极作用也自然消失,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呢?
(二)内阁制度的形成
1、原因:
展示材料:
明太祖与奏章
    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6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师:我们都知道丞相有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管行政的积极作用,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其用意是在于一劳永逸地解决君相之间的矛盾。但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其积极作用也自然消失,会造成怎样的弊端呢?
学生:回答 皇帝很忙、很累!
(二)内阁制度的形成
1、原因:废除宰相后皇帝工作量加大,希望有人分担。
师:宰相废除之后,全国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处理这么多的国家大事。于是,在明朝就建立起了内阁制。
2、设立:内阁制 明成祖(朱棣)(为皇权助理机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内阁制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
3、形成发展的历程:
时期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时期 设立殿阁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 品秩较低,
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 设立内阁 参与军国
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
明宣宗以后 内阁 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 首辅权压群臣,六部几乎变成其下属机构
师:明太祖最初设置四辅官进行辅佐,他们来自于民间,朴实醇厚,没有政治背景。但他们缺乏政治经验,无法起到作用。于是明太祖下令废除四辅官的建制,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但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选拨翰林院官员做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并且明成祖征求他们的意见,有意识地吸收他们参与讨论国家机密,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属官与衙署。
明宣宗以后,内阁政治地位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掌握了“票拟”之权。(所谓“票拟”,是说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给皇帝批示之前,由阁臣替皇帝指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帖在各个奏章上面,称为“票拟”,然后呈给皇帝申定,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写,交付实行,称为“批红”。
明神宗时,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权势显赫,削弱六部职权,使内阁首辅权压群臣。张居正任职期间,也有很大的作用。
探究二: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材料一: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阁臣)其职务也只是承上启下,发布命令而已……宰相与阁臣还有很大的不同……宰相具有执行权,遇事都可奏而行之,甚至事毕之后方上奏明也是常有的事;而阁臣则只有遵从皇帝的旨意,拟出具体办法,待皇帝批准后方可颁行。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1. 特点:非法定机构;没有决策权
“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7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内阁官员 宰相
权力来源 皇帝个人信任 宰相制度赋予
职责 侍从咨询(无决策权) 一级决策者
职权范围 不能统帅六部百司 统领中央机构
对皇权影响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制约皇权
 
东西方的内阁制度(补充了解)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即时演练: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部电视剧犯了历史性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在明代已废除,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当时宰相的权力已大大削弱,而电视剧夸大了宰相的权力
师:虽然明朝加强君主专制,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农民起义所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朝。清朝时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它也沿袭了君主专制制度,而且在明朝的基础上达到了顶峰。下面我们来看清朝君主专制是如何一步一步达到顶峰的?
 
二、清朝加强君主专制
师:请同学们看看清朝中央官制的变化

                               
   
雍正
   
康熙
 
   
皇太极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皇权扩大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中国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它创建于皇太极崇德二年,撤销于乾隆五十六年。
设于康熙十六年,光绪二十四年撤销,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
    师:清初,仿照明朝的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但在当时起主要作用的中央行政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它又称“国议”,1637年创建,1792年废除。努尔哈赤在建后金之初,军国大事都由宗室贵族共同商议,带有贵族军事民族色彩。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八旗旗主全部封王,每次召开会议,他们都会参加。在这个会议上,很多事情都是由八个旗主共同商议决定的,皇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这里我们要提到满清在入住中原以后,政治制度带有奴隶制和早期封建制的贵族军事色彩,即君臣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最高的权力机构,权架于六部和内阁之上,对皇权构成了威胁。不符合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
师:康熙帝亲政后,在1677年设南书房,由皇帝亲自挑选某些经过精审确定的亲信文人入南书房办事,组成自己直接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许多重大政务已不再交付给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改由南书房传谕或起草,甚至收纳来自各地的密奏小折,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直接地行使皇权。这样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
1、军机处
师:请大家阅读以下的材料:
    探究三、结合以下材料思考清朝军机处建立的原因,特点,职能以及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 军机处直(值)庐初仅板屋数间,……(属员)直舍仅屋一间半。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四 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处》
设置原因: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军机处的特点:
①地处内廷,减少中间环节,办事效率高(速)
②亲重大臣,人员精干(精)
③机构简单 (简)
④严禁外官擅入,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密)
职能:跪受笔录,承旨遵办,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地方:密折制   制定法规章程(有章可循)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朝。奏折运转处理程序,因“阁臣不得与闻”,而避开阁臣干预,特别是官员之间互相告密、互相监督,强化了皇帝专制权力。
3、清朝的边疆政策可选讲,也可指导学生自学)
1)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清政府处理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清中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什么?有何职权和作用?
1.基本原则:
①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族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②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具体措施:
①中央设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
②加强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③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3.影响:
①边疆稳定,基本上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②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成功的经验。
2)改土归流
(1)原因 土司世袭,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中央集权
(2)含义 结合课本“知识链接”加以分析
(3)概况
(4)意义 课本分析比较简单,可让学生展开讨论。(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生讨论思考:怎样认识君主专制制度?(或如何评价君主专制制度?)
在分析这个问题时,要学生掌握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评价一个历史事情或一个历史人物,要把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并且能一分为二地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对其评价。
 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发展和提高。
消极作用:极大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①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②使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③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④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
 明清时期,我国政治制度呈现两个趋势: 一方面,君主权力空前强化,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另一方面,专制制度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课堂小结
明清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明初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并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同时,明朝还设置了厂卫特务机构,以加强对官员和人民的控制。清朝则于内阁制的基础上又创设了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地方军政首脑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课堂练习
1、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
   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B. 六部全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  
   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         
   D. 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勤政”的形象
2、废除丞相制度以后, 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
   A. 三司       B. 枢密院      C. 内阁        D. 军机处
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有
①皇帝的谕旨可以迅速传达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②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军机大臣掌握了国家最高决策权     
④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4、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步增大,主要在于(  )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 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 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
5、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事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各种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要务
7、秦朝以来,直至清朝前期,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最突出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激烈  
B、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相交替
C、专制皇权的日益强化           
D、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日益激化
 
8、探究:你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课后反思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增强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互动;合作探究能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史料、历史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学生也乐于参与。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基本说明 
1. 模块:高中历史必修一 2. 年级:高中一年级 
3. 所用教材版本:人民出版社 4. 所属的章节:第一专题第四节 5. 学时数:45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国专制时代晚期封建王朝建立的内阁和军机处的历史知识;了解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重大措施,理解其边疆政策的现实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和本节各种图文资料进行综合思考和分析,学会从宏观上理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脉络;结合现实问题学习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以正确对待现实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刻体会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既是政治变革与创新的结果,代表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继续发展与成熟,又代表着逐步走向僵化与衰落。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而上升到对政治制度、政治变革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教会学生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学理逻辑,以及论从史出的历史方法。总之,运用适当的教学设计将知识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重目标实现有机的统一。 
2.内容分析:本课重难点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历程贯穿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对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当代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君主专制的强化集中体现为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明太祖废宰相,权分六部,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全部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但皇帝“躬览庶政”,政务繁多,不可无辅臣,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到永乐帝时正式设立内阁制度。但明朝为防止内阁升华为事实上的丞相,以太监牵制,明后期政治更加黑暗。清朝初年,皇帝受到的制约较多。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每日召集军机大臣商议国事,传达皇帝谕旨,最终解决了君臣矛盾,全国的军政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重点介绍君主专制的同时还介绍了清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理藩院的设置和改土归流,成功解决了边疆民族问题,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如果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的话,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极的一面便逐步下降,消极的一面逐步上升。到封建社会晚期乃至近代,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3.学情分析:本节知识点多,内容理论性较强,刚上高中的高一学生历史知识储备有限,同时还存在学生兴趣差异大,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本课活动时,首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注重在细节把握、逻辑推理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通过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努力挖掘和利用生成性资源,在弥合个体差异的过程中谋求全体的发展。同时,设置《导学案》,学生做好预习,方便学生针对重难点问题突破和推进教学进度。 
4.设计思路:先以生动有趣的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用史料分析法、历史比较法、讲述法、分
组讨论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以全国新课程考试大纲列出的考查目标:四大能力12条目标贯穿于教学始终。学生先预习完成《导学案》的分类练习,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模式,和教师配合完成课程。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及考查设计意图 导入设计2’ 
设计导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① 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   
② 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 (见下图), 
   
符合朱元璋真相的是A.图① B.图②C.图①图②都是D.有待考证 
教师再抛出问题:黄宗羲“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为什么黄宗羲说明朝没有开明的统治,从朱元璋废宰相开始呢?  
学生积极踊跃答:普遍回答B答案,少数学生
答A或D。 由材料情景导入,学生答案有“仇官、仇富心态”,缺乏正确、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思维推理能力,但恰巧形成矛盾冲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朱元璋在民间的口碑可谓差矣,连黄宗羲都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由此导入新课。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18’ 
1、教师提供材料:探究明太祖废丞相的原因。两则材料分别从历史、现实两个角度揭示了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要求学生先全面提取,进而进行辨析主次,引导学生从制度层面分析明初废丞相的原因。 2、通过材料阅读解析、课堂讨论、列表比较等活动,分析明朝内阁制形成的目的、过程、内阁的职能、权力来源、性质特点和作用,比较内阁制与丞相制的区别,介绍票拟权和朱批权概况,明朝后期宦官专权现
象十分严重,理解明朝内阁制对于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职责   任免   对皇权的影响 
 
 
3、创设情境,钱宰“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
1、学生分,组讨论废丞相的原因。 2、比较内
阁制与宰相不同之处。 3、深入思考明朝政治腐败的根源。  
1、培养能力,立足高考:通过对相关历史情境材料的阅读与解析,概述并辨析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提高全面、完整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明朝内阁制形成的过程、内阁的职能、权力来源、性质特点、目的和作用,比较内阁制与丞相制的区别”,提升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造成明朝政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学生透过现象看本
 
                    
             
                    
                            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揭示明朝特务统治,政治黑暗。 
4、提问:造成明朝政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其极端的专制统治制度造成的。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度对立起来,从制度上取消相权,皇权完全兼并了相权,以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政令的可行与否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喜好,增加了决策的失误可能性。同时用人机制被打乱,文化素质低但倚受皇帝亲信的太监参与国家管理,容易出现宦官专权,决策的科学性大大降低,同时增加了政局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质的能力。 
 
   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 14’ 
1、教师介绍清朝最高中枢权力逐渐集中的进程——皇太极仿明朝设立内阁和六部。奏章票似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极大地限制。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这样中枢机要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2、通过对图片材料、文本材料的解析,探究清朝军机处的职能、特点及设立原因和地位。指出“军机处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跪受笔录,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皇帝”。突破难点。 3、教师解释密折制的概念与作用。  
阅读图片、文字材料探究清朝军机处的职能、特点及设立原因和地
位。 
1、探究清朝军机处的职能、特点及设立原因,提升描述与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2、学生对军机处在初中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不能理解为何它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通过材料分析历史结论,学习“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清朝的边
疆政策6’ 教师:介绍1、清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对西藏的宗教上层人物;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对蒙古族几个不同地区的处理。 
2、清朝前期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及加强对边疆地区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的效果。 
要求注意理藩院与宣政院的区别。 
3、概要介绍在西南地区,元朝以来实行的土司制度和明清实行的“改土归流”制度。理解清朝完成改土归流工作的意义。  
阅读图片、文字材料探究:“清朝边疆民族问题”。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1、深入理解“清朝解决了边疆民族问题,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提升描述与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2、对比理藩院和宣政院,培养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拓展及总
结5’ 
1、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
古代的演进发展进程。 
2、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作用: 
①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 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
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发展和提高。 
消极影响:极大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① 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② 使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当中
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 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3、教师:请大家一起回顾本课复习的主要内容。 
1、学生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演进发
展进程。 2、学生评价专制主义制度的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绘制本课的思维导图。 
用唯物史观、文明史
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史观等几个史观为切入视角,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
在不同阶段得出不同
的结论。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历史现象。 
四、 教学反思 
1.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学习热情高,善于思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 
2.本学生能积极配合教师。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做《导学案》,针对预习案、探究案、练习案三部分,学生均能高水平的完成。 
3.课堂容量大,太过匆匆忙忙。下来后学生落实还要加强,才能深化理解随学知识。。 
 
附:《导学案》、课件、课堂实录、学生思维导图等学习成果。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二百多个报告,处理四百多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朱元璋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项措施有关(   )
A.实行八股取士                               B.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C.组建特务机构                              D.废除行中书省
2.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3.“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
A.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适应军事需要  D.巩固皇权
4.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政令统一的需要
5. 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当时的内阁(  )
A.是国家主要决策结构          B.成为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
C.成为位高权重的事实上的宰相      D.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
6.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7.乾隆时期显赫一时的巨贪和坤在乾隆帝逝世五天后就被嘉庆帝下谕宣布革职、下狱、抄家,还被列出二十条大罪,其中第十三条称:“昨将和坤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和坤生活腐化              B.和坤犯上作乱
C.皇权的独尊、至高无上          D.嘉庆帝励精图治和整肃纲纪
8.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
9.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
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
A.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B.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10.对“改土归流”政策叙述错误的是  (  )
A.元朝时在西南地区创设土司制度                 
B.明朝时开始推行“改土归流”               
C.“改土归流”是一个阻碍西南地区发展的地方管理制度
D.清朝开始大规模地施行“改土归流”
11.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②压制了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③是导致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原因;④残留至今的“唯上是从”、“因循守旧”等落后观念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制约因素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 ……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编者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编自《皇明祖训》
材料三 (乾隆皇帝)其于诸藩也,容之如天地,养之如父母,照之如日月,威之如雷霆,饥则哺之,寒则衣之……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旷然更始而不惊,靡然向风而自化。                                       
                                ——清学者李兆洛在《皇朝藩部要略》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所实施的举措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王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中央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湖北省 - 襄阳市”,所属分类为“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湖北省 - 襄阳市”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