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贵州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授课时间
2019年 7 月3日 教材版本 人民版必修二 第 2 册
课题: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型: 新 授 1 课 时 课程标准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及其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全面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解析,小组探究、师生对话、对比分析等形式,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及以影响等展开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以史为镜,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第二课,前面已经学了列林时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学生已经了解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期探索。这一课继续探“斯大林时代”所形成的的“斯大林模式”此课承上启下,地位重要。通过学习本课,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领略现代中西方经济建设模式的多样性,探求现代经济建设模式共性与差异性;二是让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诞生、与实践过程的艰辛,体会人类经济文明的坎坷。
重点 了解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
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难点 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探讨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从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影
响,学会用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认识到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经济建设。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教师收集各种视频和文字资料,做好课件、学案,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生利用手中的课本、学案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手段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以问题探究式为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2
课前准备 课前鼓励学生提前预习课本,课堂上大胆的参与学习活动,主动的阅读、观察材料、思考问题、
讨论。 教学过程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为主
的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出示幻灯片1. 以普京就任俄罗斯第四届总统导入新课并让学生思考“俄罗斯人民为什么依然信任他?”
师总结:普京这个人有血性、有当担、有智慧。俄罗斯人民在普京身上见到了一个年轻、自信、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他展现的品质是俄罗斯人民很想在国家领导人身上见到的那些品质,而且人民已经渴望很久了----那就是决心和强硬的态度。彪悍的民族,喜欢彪悍的领导,俄罗斯人民从骨子里喜欢普京的强硬态度,把他当英雄的膜拜,正如大国崛起里所说: (出示幻灯片2)
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民族。 新世纪的俄罗斯离不开普京,正如苏联时代离不开斯大林一样,斯大林也是一位非常强硬的人物,也如他的名字“斯大林”在俄语里就是“钢”的意思,是他领导苏联走出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们一般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出示幻灯片3:本课课题)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一方面以
学生感兴趣的普京总统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讲 清 历 史 概 念
(板书)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师过渡: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出示幻灯片4:斯大林模式的概念
学生集体朗诵归纳概括,教
师补充。
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3
新 课 框 架
新 课
教 学
环节一:斯大林模式的
途径
师:注意苏联模式与斯大林模式的区别与联系
师:本节课我们就围绕“斯大林模式”的四个方面学习。出示幻灯片5:新课框架
一、 斯大林模式建立途径
(出示幻灯片6)师:请结合图片,概述斯大林经济体制是如何一步
步确立的?
师带领学生总结三条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
争尖锐化。(出示幻灯片7)
1、途径一:工业化(出示幻灯片8)
材料一:“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
—我国共产党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
行工业化。”——《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我们比先进国际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
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材料三:“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亿卢布,那么700
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亿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
亿卢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斯大林认为,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工业化资金只
能靠自己内部来积累。
——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问题1:依据上述四则材料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为什么
呈现上述特点? 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材料,讨
论、总结、归纳。
通过对新课框架的整体建构,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基本轮廓,为整个新课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通过材料对比分析苏联工业化玉熙坊
国家是不同的,从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4
2、途径二:农业集体化(出示幻灯片9)
材料一:农业集体化: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材料二:“出路就在于把分散的小农户转变到以公共耕种制为基础的联合起来的大农庄,就在于转变到以高度的新技术为基础的集体耕作制。” ——《斯大林全集》
问题2:阅读教材P137内容、以及上述两则材料,概括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原因、过程、实质?
3、途径三:阶级斗争尖锐化(出示幻灯片10)
大清洗运动
军队 : 军队中总共有4万多名军官遭迫害,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免。
党政:十月革命时期中的六位政治局成员,只有斯大林本人幸存, 第17届共产党代表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1108人被捕。
经济、文教: 大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
师过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斯大林模式建立了。 (出示幻灯片11)
斯大林模式形成
标志:特点: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思想上高度集控
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文化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
高度集权制、干部任命制和终身制思想文化单一,个人崇拜
问题3:依据“资料卡片”内容并结合教材P138内容,分析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师过渡:为什么会形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通过一段视频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出示幻灯片12、13)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材料一:1927年5月英国宣布与苏联断绝外交关系与商务关系, 张伯伦发起英、法、德、日、意等六国外长会议, 提出“ 和共产国际作斗争”的口号。 国际上掀起了反苏浪潮……
材料二: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及其后形成的德日两大法西斯战争策源地更使苏联感到战争的逼近……斯大林告诫:“现在又像1914年那样……新的战争显然逼近了 ……” ——李 浩《斯大林经济模式在苏联确立之必然性分析》 材料三:1926年出现了“商品荒”。所谓“商品荒”主要是棉布、食
糖、黄油、皮鞋铁钉等日用生活用品供给不足而造成的短缺。 1927 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归纳。 带着问题仔细观看视频,结合材料,归纳总结。
对农业集体化进行深度剖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
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并结合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视频能够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有
5
年底1928年初又出现了谷物收购危机。 ——《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 马占稳
材料四:斯大林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善于并且非常愿意使用权力,他行事果断干脆,性格刚毅,不甘人下。 —— [美]罗伯特•塔克《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
问题4: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
师过渡:历史上对斯大林的经济体制褒贬不一,应该怎样比较客观地评价这一体制呢?请同学们看以下材料,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 三、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出示幻灯片14--23)
材料一:一份骄人的答卷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发展表)
3
3
4
5
5
5
钢
343466煤23471015电力121244机器制造业122355工业总产值欧洲
世界
欧洲
世界
世界
世界
1937年1932年1928年1913年
材料二:一个伟大的胜利
材料三:一个奇妙的现象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通过国家力量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其中最成功的就是美
国总统罗斯福的新政,通过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加入政府干预的手段,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大国崛起》
材料四: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学生分组
讨论,每
组一位代表发言总结
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这些材料让学生充分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6
0%
5%10%
15%20%25%重工业轻工业农业
增长率1926—1940年苏联工农
业增长率
材料五: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六: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的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论十大关系》毛泽东
材料七: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材料八:一个让人嗟叹的结局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材料九 一个原封不动的照搬
中国的照搬: 1、一化:工业化;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三改:私有制-公有制 3、大跃进:大炼钢铁;赶英超美 4、人民公社化
5、发展工业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6、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问题5:依据以上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利弊)。 (注意角度:对苏联、对世界、对他国)
7
四、斯大林模式的启示 问题6: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嗟叹着苏联解体的结局,在座的每一个未来的共和国公民都不禁要思考:苏联的发展历程到底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真 题 演 练
1、(2016·浙江文综·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2、(2015•全国Ⅱ卷)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3、(2016·全国Ⅱ卷·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巩固所学
归纳小结
课后作业
整理笔记,完成课时作业。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