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大象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山西省 - 太原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大象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山西省 - 太原

视频标签:战时共产主义,斯大林模式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大象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山西省 - 太原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A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新经济政策的要点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B 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C 运用: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
改革的借鉴意义 
2、过程与方法 A 史料分析 B 历史比较 C 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以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三、教学难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如何评价斯大林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生观看《大国崛起》影片片段,片段配音:“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从彼得大帝改革开始,历经230多年的努力,俄罗斯民族终于第一次凭借国力而不仅仅是武力,占据了世界的制高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苏联在20世纪探索了一条国家发展的新道路,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如何进行的呢?” 板书课题: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合作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导言部分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部分。(通过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20世纪初的苏俄,让其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板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情景再现:1918年,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失去的天堂”,帝国主义也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扼杀在摇篮中。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国土,五分之三的人口。苏维埃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简要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培养学生阅读教材,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板书:背景 内容 评价 
 
                    
             
                    
                            太原市综合高级中学校      
 

学生:内外交困,粮食短缺,经济极端困难 多媒体展示: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¾国土被敌人所占,工厂停工,人民挨饿
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用什么去打破这“坚冰”呢?
1、背景
 
教师提问:结合必要性,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学生:直接目的:一切为了前线。根本目的:巩固苏维埃政权。 
教师提问: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生:课本内容 多媒体展示: 
①农业:②工业:③贸易:④分配:
2、内容
实行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和实物配给制
 
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培养学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太原市综合高级中学校      
 

学生:这一政策的实施,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了苏维埃新生政权,但是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多媒体展示: 
3、评价
(1)积极:特殊历史时期中,巩固苏维埃
政权的一项特殊政策;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
(2)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为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过程评价:学生的概括比较全面,总的来说,在非常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  练习巩固:(多媒体展示) 练习一: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C)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生产力水平落后 
C.面临内部叛乱和外部干涉          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 
练习二: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练习三: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A )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  
情景激疑: 
多媒体展示: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后来,列宁在回顾和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曾多次承认一度有过“直接过渡”的思想。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 
教师提问:大家仔细阅读教材,请大家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除了我们刚才学到的两个目的以外,当时的领导人还有那些设想?(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生:利用这个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 
 
                    
             
                    
                            太原市综合高级中学校      
 

教师提问:这种政策是否能够像当时苏维埃领导人的设想一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学生:不能 
  教师提问:那么,在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发生了什么事件?面对当时的情况,领导人又做出何种决策?(学生阅读教材,新经济政策部分,思考“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标志、评价) 
板书:新经济政策(背景, 内容,评价)   学生回答:课本内容 多媒体展示: 
1、背景
(1)根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直接: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2、标志:
 
   合作探究:(学生小组讨论): 
   问题1、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较有什么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对比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什么积极作用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内容作用
农业政策工业政策贸易政策分配制度
余粮收集制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实行按劳分配制
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
 
 
                    
             
                    
                            太原市综合高级中学校     
 

问题2、结合“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1)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 解除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将这些企业以出租的方式交
给原来的业主经营,并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 (3) 重新重视货币的作用,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 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过程评价:同学们的概括非常全面,简单来说,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两大不同:A 由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由单一的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 多媒体展示下表: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特点 
管理手段、方法 高度集中, 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 
经济体制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公有制前提下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练习巩固 多媒体展示: 
练习四: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C  )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方法指导: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 
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利益 
学生回答:(1)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
政治形势。 
(2)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 。 
过程评价:诚如同学们所说,“新经济政策”显示了它巨大的优越性,它使苏俄在短期内发生了巨变,这个结果说明,“新经济政策”适合苏俄国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一政策呢,它是不是俄共和后来苏俄领导人的共识呢?   板书:“斯大林模式”(背景,内容,评价)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看一段影片,1、斯大林执政后国内外面临什么样的形势?2、针对这一形势斯大林采用什么样的方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大国崛起》影像片段,片段配音“接下来领导苏维埃的,是以行事严峻果断为世人熟悉的斯大林,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则以一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斯大林以工农业剪刀差的方式来积累工业化资金,意味着此前为了保护农民利益而推出的新经济政策将被舍弃。斯大林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在斯大林看来,时过境迁,新经济政策不利于社会主
 
                    
             
                    
                            太原市综合高级中学校       (历史)           宋琼颖 
 

义工业化建设了。因为苏联要的是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苏联方面,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依然很落后。为了保证国家继续发展,必须采取新的强有力的措施,建立自己的工业。这就是为什么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原因。中国的遭遇,更加坚定了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意志。” 
学生回答:1、国际上,苏联受到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十分短缺。2 、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教师提问:学生阅读课本概括“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有那些?起到了什么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事物) 
学生: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农业集体化;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积极作用①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过程评价: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经济上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牺牲农民利益,造成农业生产长期停止不前。 
过程评价:斯大林模式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合作探究: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发挥历史的借鉴功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学生回答: 
1、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2、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 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平衡协调发展。 
课堂小结: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苏俄的诞生。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对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被俄共和后来的苏联领导人过早地终止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济建设方针,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日益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这节课我们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实际国情出发,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知识点回顾: 
1、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     )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2、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B      )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3、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太原市综合高级中学校       (历史)           宋琼颖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创建 B、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4、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  A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轻重工业同步进行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 知识链接:(提高学生扩散性思维的能力)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有那些方面的内容,有什么意义? 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从农村和城市两方面进行改革。 
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活力,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
济的高速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向学生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本课教学内容较多,并且存在教学难点,所以要适当多提供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教学内容。同时,本课牵涉的理论较多,但线索比较清晰,关键分析几种经济政策变化的原因。从苏俄(联)国情出发评价几种经济政策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经济体制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价值观。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战时共产主义,斯大林模式”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大象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山西省 - 太原”,所属分类为“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大象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山西省 - 太原”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