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第五单元第5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台州市第一中学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本课是人教2003课标版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五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第5课。本课体量庞大,内容丰富,主要介绍颐和园的修建历史、布局结构、建筑风格和园林艺术。在教材编排上分为修建历史和园林艺术、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游览区三大块内容,游览区又分为万寿山前山景区、昆明湖景区、后山后湖景区,这些景区建筑众多,各具风格。在教学中如果为了赶进度而满堂灌,学生很容易搞混淆,既分不清颐和园各具特色的建筑和位置分布,也记不住颐和园跌宕厚重的历史,更无法感知文化遗产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潜力无限的文化价值,无法对颐和园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颐和园作为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更是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创IP,颐和园文创产品风靡网络,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值得探究。所以本课的设计思路是师生同游颐和园,学生自主设计游览路线,参与导游讲解,观看视频,培养时空观念,欣赏园林之美。并在游览过程中穿插历史讲解,聆听历史的回音。最后利用课堂活动领悟文化的价值,结合巴黎圣母院火灾思考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立意:历史是民族的,但文化遗产是世界的,要用宽容的文化心态看待巴黎圣母院火灾和英法联军火烧颐和园事件。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但忽视未来,将是灾难的开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高二的学生,已经学完必修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通过对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已掌握近代列强对华侵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的史实。学生的反应较快,能够跟住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问题,也有自主讨论、发言的课堂活动能力。但是经过课前调查去过颐和园的学生不多,对颐
和园乃至晚清历史的了解受影视剧的误导较多,需要在课上进行引导矫正。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颐和园修筑的历史;
2. 通过时空定位,明确颐和园各景区构成和功能分类,知道颐和园中主要建筑的空间分布,培养时空观念;
3. 欣赏颐和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园林建筑技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理解颐和园为什么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4. 通过史料对比分析,探究慈禧太后利用海军衙门和海军经费名目筹款修建颐和园的历史真相,培养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 培养对颐和园高超建筑技艺和中国传统文化欣赏和认同,深刻认知颐和园兴衰背后的政治原因,培养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用人文情怀并关注颐和园保护与开发的现实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颐和园的修建历史、颐和园的布局结构和各种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难点:颐和园高超的园林建筑技艺、颐和园的文化魅力以及保护与开发
五、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最近入手了两件化妆品——口红和眼影。颐和园的系列彩妆颐和园管理处授权化妆品公司设计生产,设计灵感取材于颐和园中重要文物——慈禧寝宫“百鸟朝凤”刺绣屏风。颐和园口红一经推出,迅速风靡网络。继故宫之后,颐和园凭着巨大的文创价值和文化魅力,成为最热门的文创IP。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欣赏园林之美,感受文化的魅力,思考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新课讲授:(一)初探皇家园林
我们先来看一下颐和园的位置。(展示百度地图、颐和园风景图)
3
颐和园,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圆明园毗邻。现在的颐和园主景区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全园占地二百九十多公顷(3.08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现存各式宫殿、园林古建7万平方米。是仅次于紫禁城的古建筑群。
整座园林,分为政治活动区、居住区和游览区三个部分,有东宫门、北宫门、西宫门、新宫门四个宫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设计游览路线。
老师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条最经典的游玩路线: (展示路线动画)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门——佛香阁——智慧海(东宫门——政治活动区——生活居住区——长廊——万寿山前山景区——后山后湖景区——昆明湖景区)
事不宜迟,我们从东宫门开始今天的旅行。
(二)欣赏园林绝艺
东宫门:颐和园的正门,大门上悬挂“颐和园”匾,为光绪皇帝题。大家在颐和园看到的纪念品上面的字就是这个牌匾上的字。
进了东宫门,迎面就是仁寿门。东宫门和仁寿门之间是一个南北略长,东西略窄的长方形院落,院落两侧是南北九卿房,是重要大臣的值房。
进入这个仁寿门就是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了。
仁寿殿:乾隆时期称“勤政殿”,建于1750年,意为不忘勤理政务。光绪年间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见大臣的地方,是颐和园政治活动区的主要建筑。
师:在仁寿殿前,有南北对称的铜凤、铜龙、铜缸各一对。大家有没有发现龙和凤的摆放有何问题?
生:略。
师:没错,仁寿殿前的龙凤位置是反的。我国古代历来以龙象征皇帝,凤象征皇后,习惯的设置是龙居中间,凤在边侧,龙在上,凤在下。但慈禧掌权后,为了显示她的权威,便将龙凤位置颠倒,演出了“凤在上,龙在下”、“凤居中,龙靠边”的闹剧。
4
穿过仁寿殿就来到了光绪皇帝的寝宫——玉澜堂,我们也进入了颐和园的生活居住区。
玉澜堂:光绪皇帝的寝宫,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的囚禁之所。 宜芸馆则是隆裕皇后的住所。 “宜芸”意思是说宜于藏书和读书的地方。在乾隆时期是皇帝的藏书之地。原有通道与玉澜堂相通,戊戌变法失败后,通道被堵死。
乐寿堂为慈禧太后住所。是园内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
(展示乐寿堂内景屏风和乐寿堂外景)乐寿堂殿内及庭院的布置,突出了富贵长寿的主题。庭院内对称排列了铜铸梅花鹿、仙鹤和大瓶,取“六和太平”之意,栽植了玉兰、海棠、牡丹等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殿内陈设对称分布,富丽堂皇。
【探究一】对比颐和园和故宫的平面图,政治活动区、生活居住区与故宫在建筑风格、布局上有何共同之处?体现了什么文化内涵?
生:略。
颐和园的生活居住区和政治活动区体现的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前朝后寝的布局体现了家国一体,国重于家的传统理念。所以,一般我们也将政治活动区和生活居住区合称为宫廷区。宫廷区的富丽堂皇、庄重威严又处处表现出封建礼制的森严和皇权至尊、君临天下的气派。
过渡:游览完乐寿堂,从长廊的起点邀月门开始,就是风景秀丽的游览区了,包括万寿山前山景区、后山后湖景区和昆明湖景区。 1. 万寿山前山
师:整个万寿山景区由两条垂直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一条世界上最长彩绘长廊。南北轴线是前山的一条中轴线,前山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在这条中轴线上,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下面我们邀请四个景点讲解员简要介绍下每个建筑的情况。
生1: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
5
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师:长廊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从建筑布局看,巧妙地建在山水之间,使湖山之间有了一个巧妙的过度。
生2:排云殿原址为乾隆皇帝为他母亲所建造的大报恩延寿寺,后遭英法联军焚毁,慈禧太后在原址上改建排云殿,作为庆典和贺寿的场所。
据说慈禧太后原本想将排云殿作为自己的寝宫,工程尚未结束,慈禧太后就迫不及待地住了进去,结果当晚就生了一场大病,她突然想到,这里以前是大报恩延寿寺,会不会是因为在佛寺的旧址上建寝宫冒犯了神明,才染上了重病。于是,她把寝宫改在了乐寿堂。排云殿最终成为慈禧太后挙办万寿庆典的场所。
德辉殿是帝后去佛香阁礼佛前更衣和休息的宫殿。
生3:佛香阁矗立在21米高的台基之上,八面三层四重檐,气势雄伟富丽堂皇,仿杭州六和塔修建,为古建筑精品。
师:是佛教场所,供奉各种神像。体现了仙山琼阁的神仙意境。寄托封建帝后乞求佛陀庇护的愿望。佛香阁是颐和园中的标志建筑,在园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展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气派。
生4:智慧海盘踞于全园最高处,外墙和屋顶都由彩色琉璃瓦装饰,色彩富丽,造型庄重。整座建筑由砖石纵横的拱券支撑顶部,不用枋梁承重,有“无梁殿”之称。殿内供奉菩萨坐像;殿外壁面上还镶嵌着千尊琉璃小佛像。 2. 后山后湖景区
过渡:看完智慧海,等待我们的是后山后湖景区。我们跟着视频大饱眼福。 大家边看视频边思考:后山后湖景区包含了哪些建筑风格?(播放视频) 生:四大部洲是藏式寺庙建筑风格,苏州街是江南水乡风格,谐趣园是江南园林风格。 3. 昆明湖景区
过渡:今天我们就体验一下皇上和太后的生活,从苏州街坐船出发,泛舟昆明湖上。我们掌声邀请今天的导游给大家分发船票,讲解景点!
【互动活动】 学生当导游,答题赢奖品 导游词:
我们的船绕过万寿山,引入眼帘的首先是在颐和园昆明湖的西北角的一艘船。
6
原称石舫,建成于乾隆二十年。1860年,石舫上的木质舱楼被英法联军烧毁,这次园林重建时,石船得以修复,样式也按照慈禧太后的喜好改为西式舱楼。它改名为清晏舫,取河清海晏之意。修好之后,这里成为慈禧太后品茶用膳、消暑观景和中秋赏月的地方。
在我们的右侧是湖的西岸,有一道西北逶迤向东南的长堤,为西堤。西堤是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堤上架有六桥;其中最美丽的就非玉带桥莫属了。它形似玉带,造型优美,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昆明湖中共有三座小岛,它们分别是:南湖岛、治镜阁岛和藻鉴堂岛。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最大的南湖岛。南湖岛位于昆明湖的东南侧,整个岛屿呈圆形,岛上建有龙王庙、月波楼、云香阁等,四面环水。它和东岸的东堤之间由著名的十七孔桥相连。十七孔桥,仿照北京的卢沟桥修建而成,十七孔桥桥长一百五十米,宽八米,从中间向左右两侧数都是九个桥孔,九为最大,象征皇家的尊严。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往北看,昆明湖和万寿山的全景就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呈现在眼前,湖光山色一览无余。
问题1: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是什么?
问题2:昆明湖上西提是借鉴了哪一名胜古迹而建的?昆明湖景区呈现什么风格
过渡:感谢导游的解说,到这里我们就几乎游览遍了整个颐和园。颐和园汇聚了各种不同的园林风格,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它凭借着高超的建筑技艺,造园技术,反映的建筑风格,文明的象征意义等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再看一个小视频,大家好好欣赏下颐和园高超的造园手法。(视频中解说颐和园借景手法)
师:除了园林风格和造园手法以外,颐和园还有哪些造园思想和实践体现了杰出的园林艺术呢?
生:几乎集中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建筑形制……布局又处处从全局着眼…… 师:所以说,颐和园代表了中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颐和园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更在于它寓意于山水建筑的文化内涵。
7
【探究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本课内容,挖掘颐和园蕴含的文化内涵? 材料一: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天下,清漪园中体现的孝心,不仅是乾隆作为儿子心意的表达,也是作为君王的一种政治姿态,以此将自己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彰显于世,而这种道德的宣扬,在大江南北的汉族民众中更容易深入人心。
——颐和园系列纪录片解说词
材料二:对乾隆来说,清园也许不仅仅是他最钟爱的园林,更是一座凝结着他的治国理念和政治理想的模型。清漪园汇聚了南北风光的精华,代表着清王朝域内不同的自然环境。耕织图里男耕女织的景象表现了首重农桑、物阜民丰的经済实力,秀华的南方水街与庄重成严的四大部洲相结合,体现了民族团结、文化融合和尊礼重教、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颐和园系列纪录片解说词
生:儒家文化、民族团结、文化融合……
颐和园中还处处蕴含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昆明湖中的三个小岛就象征着神话中东海上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比喻园林如同人间仙境,也象征着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清漪园东堤之上有镇水的铜牛,代表风调雨顺。昆明湖西岸有耕织图,展示男耕女织,两者遥遥相对,象征着中华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可以说,清漪园正是这乾隆心目中天朝大国理想社会的完美缩影。
(三)聆听历史回音
师:不幸的是,凝结着乾隆治国理念和政治理想的皇家园林清漪园,也见证了清朝的腐朽与近代中国的衰落。大家阅读教材,梳理颐和园的修建历史。
1750年,乾隆为母亲祝寿修建清漪园;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焚毁;1886,慈禧下懿旨重修清漪园;1888,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1900,遭八国联军破坏;1903,再次重修颐和园。
过渡:慈禧修建颐和园,是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的事件。不论是谈慈禧,谈颐和园,谈北洋海军,谈洋务运动,还是谈中日甲午战争,都往往要涉及这个问题。尤其是修园费用和经费来源,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
然而,慈禧修颐和园用了多少白银,由于颐和园工程档案已被销毁,具体数字已经无法确定,只能估算,因而有不同的说法。
8
【学术链接】 颐和园与海军经费之谜 老师这边节选取一些常见的说法供大家参考。
材料一:时西后以游乐为事,自光绪九年经营海军,筹款三千万,所购铁甲十余舰,至是尽提其款筑颐和园,穷极奢丽。于是,光绪十三年后不复购铁舰矣。败于日本,实由于是。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
材料二:其中广为人知的丑闻是,1894年秋西太后为庆祝六十大寿,挪用海军衙门的经费2000万两白银修建了颐和园。
——【日】菊池秀明《末代王朝与清代中国》
当然关于经费数量和来源也有别的不同说法,除了最多的海军经费以外,还有铁路经费、卖官鬻爵和官员认捐所得,也有人说颐和园并没有挪用过海军经费,一切只是谣传。
材料三:然而西太后自有办法。这就是挪用海军经费和卖官鬻爵及百官的“报效”……而颐和园修建总费用更为巨大,据研究,仅动用海军经费即达860万两。
——孙孝恩、丁琪《光绪传》 材料四:由于张之洞等踊跃认筹,竟筹集到二百六十万两一笔巨款,出于照顾慈禧太后畏忌舆论的考虑,以海军衙门名义存天津洋行生息,名曰“海军巨款”,以息银按年解京,供园工应用,修园才算是在理论上有了固定的经费来源。
——潘向明《论醇亲王奕譞》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下课去查找史料,写篇小论文阐明自己的看法。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国弊民贫、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统治者贪图享乐,造成了更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和间接地干扰和破坏了北洋海军的建设,为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埋下了祸根,延缓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四)守护文明瑰宝
过渡:历史的迷雾层层拨开,摆在我们眼前的还有迫切的现实问题。 颐和园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皇家园林,如何开发颐和园的文化价值、保护颐和园的文物古迹,让更多的人欣赏、了解颐和园的美,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9
4.15日巴黎圣母院失火了,有着852年历史的中轴塔在火中坍塌,这座已经有八百年历史的传奇性建筑毁于一旦。网上有许多网友却在叫好:烧得好,法国人以前和英国人一起烧了我的圆明园,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思维碰撞】我们如何反驳这些网友,让他们明白保护世界遗产、文明瑰宝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如何做,才能避免灾难再发生?(从政府、群众等角度)
四人小组讨论,一位同学记录并发言,时间三分钟。 生:略。
借用武汉大学教授的一段话:当时觉得圆明园烧了也没所谓的人,跟现在那些觉得既然圆明园烧了,所以巴黎圣母院烧了也没所谓的人,其实是同一群人。正如当时谴责烧圆明园的那个雨果,也正是热爱着巴黎圣母院的那个雨果。
总结:人们对美的欣赏,不分国籍。人类文明的损失,也无分国内外。历史是属于民族的,而凝结历史的那些美好与辉煌则属于全人类,需要所有人去共同保护。我们不会忘记历史,因为忘记就意味着背叛,但我们也不能记住仇恨,我们同法国人民一样,对此次火灾深感痛恻。
如果我们不着眼未来,每一次灾难都将是另一次灾难的起点。法国官方已开展修复重建工作,我们也应当未雨绸缪,积极行动,避免灾难的发生。
最后我想说,历史是民族的,但文化遗产是世界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六、板书设计:
赏园林绝艺
品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文化融合、民族团结
护文明瑰宝 未雨绸缪 人人有责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