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第五单元第5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安徽省 - 滁州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选修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第五单元 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
第5课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颐和园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
2.认识颐和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园林建筑技术和中国特色的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3.感受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精美和颐和园的恢宏气势,树立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古代建筑的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
运用史料研习法、讲述法、提问法、演示法,了解颐和园的修建历史、主要景区构成和功能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颐和园的兴衰,深刻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含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和认同以及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颐和园的修建历史。
2、理解颐和园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认识颐和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园林建筑技术和中国特色的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3、感受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精美和颐和园的恢宏气势,树立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古代建筑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颐和园在造园艺术上的突出成就。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两幅对联导入新课:“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既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第一目 走近她——颐和园的历史 1、颐和园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以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颐和园的评价,使学生理解颐和园的突出地位和影响。
2
“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2、颐和园的修建历史 让学生分组回答:
初建是在乾隆年间;被洗劫--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重建--甲午战争前;洗劫--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建--慈禧返京后
结合近代史的内容,让学生认识颐和园发展演变的历程是历史的缩影,并带领学生复习必修模块相关内容,使学生牢记历史教训,落后带来挨打。
3、颐和园的主要构成和功能
颐和园的主要构成:为万寿山和昆明湖,面积比较大,约二百九十多公顷,特别是水的面积约占四分之三,故有“水上园林”之称,具有江南园林的风格。其中建筑物较多,气势雄伟,体现了皇家园林的风范。
颐和园的主要功能:政治活动区、生活居住区、风景游览区。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殿为中心,生活区以乐寿堂为中心,游览区以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为中心 第二目 欣赏她——颐和园的景观 (一)政治活动区
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的中心建筑是仁寿殿。
仁寿殿是慈禧和光绪皇帝临朝听政的大殿,该殿最早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勤政殿”。当时乾隆规定:所有御园中,凡是当朝听政的大殿都叫“勤政殿”,意思是游园时不要忘了亲理政务。咸丰十年,仁寿殿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改名为“仁寿殿”。这个名字来源于孔子《论语》中“仁者寿”的语句,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长寿。1903年再次修复后,慈禧和光绪经常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二)生活居住区
颐和园的生活区的主要景物有乐寿堂、玉澜堂、宜云馆和德和园。 思考问题:国粹京剧,说一说京剧形成于何时?是如何崛起的?
3
18世纪末,为给乾隆帝祝寿,安徽的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湖北的汉调流传入京,同徽班合作,徽汉两调逐步融合,到19世纪中期,形成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发展成为唱腔优美、行当齐全的剧种,成为在全国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原因:①唱腔、表演、念白、武打等方面超过了以往各个剧种,吸引了观众。②清朝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们也喜爱京剧,贵族官僚不断把戏班招到家中演唱,都促进了京剧的发展。 (三)游览区的迷人景色 1.万寿山前山
万寿山前山是建筑密度最大的区域,其建筑,是整个万寿山建筑的精华。万寿山前山景色的特征可概括为:建筑群华丽宏伟,体现了皇家威严和“君权神授”的统治思想。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的轴线统领,主体建筑布局严格对称,庞大的建筑气势集合了园林功能、宗教功能和宫廷功能。除主体建筑外,还在前山东西部点缀其它亭、堂、轩、阁等建筑小品,扩大了园林空间,增添了古朴、典雅的色彩。
万寿山前山的主要建筑有东西轴线千步廊,中轴线上有排云门、排云殿、德慧殿、佛香阁、智慧海等,还有其他点缀的精品建筑,如转轮藏、介寿堂、宝云阁、五方阁、清华轩、景福阁、益寿堂、清宴舫、画中游等。 2.昆明湖风光
[来源:学科网ZXXK]
分为两部分:东堤和西堤。
东堤的主要景观有其北端的文昌阁,得名于文运昌盛。文昌阁相邻的有知春亭,卧在清白石雕造的海浪纹基座上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大铜牛,有镇服水患之意。桥,水上之梁,颐和园中共有30多座桥,最大的是十七孔桥,它连接着东堤和南湖岛。
西堤是乾隆皇帝建造清漪园时,仿照杭州西湖苏堤建造听,沿岸广植桃、柳。西堤上架有6桥,由南而北依次为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和界湖桥。这些座桥形式各异,最著名的是玉带桥,它是西堤六桥中唯一的一座拱桥,因形似玉带而得名。西堤的西部水域又有一道短堤,把昆明湖分成三个主要水域,每一水域点缀着一座岛屿,即南湖岛、团城岛和藻鉴堂岛,用以象征海上三座神仙居住的小岛:蓬莱、方丈、瀛州。这就是皇家园囿的惯用的“一池三山”象征手
4
法的造园布局。昆明湖中完整的三岛布局是中国传统的“一池三山”模式所表现的最后一处,也是仅存的一处。大大小小的岛屿和建筑或远或近,浮现于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中,构成了封建帝王刻意追求的神仙之境。 3.后山后湖景观
[来源:Z_xx_k.Com]
在清漪园时代,后山的建筑规模同前山一样,雄伟壮丽,但经过1860年、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军两次大破坏,大多仅剩下残垣断壁和荒台废基。其中现存或修复的主要建筑景观有:四大部洲、苏州街、谐趣园等。 第三目 回味她——颐和园的价值
学生阅读陈毅《颐和园划船》,然后思考和讨论问题。 探究问题一:为什么说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它的造园艺术具有哪些突出的成就?
探究问题二:颐和园汇聚了哪些建筑风格?各自的代表? 探究问题三:概括出颐和园具备哪些价值?
是建筑史上的宏伟剧作;是园林艺术上的百科大全;是个人工水库
课后延伸:绘制颐和园的平面图并设计游览路线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感悟: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做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从我开始!从今天开始! 做中国人,铸华夏魂, 传文明火,植文化根!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