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
视频标签: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统编部编版优质课比赛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课堂实录_河北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
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文中的“译、愧”等12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指导学生感受非连续性文本直观、简明的呈现方式,学习从各种文本信息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概括,加深对金字塔的认识与了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感受非连续性文本直观、简明的呈现方式,学习从各种文本信息中获取所需的信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概括,加深对金字塔的认识与了解。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主题
出示图片
师:图片中的景观你一定认识吧?
这就是举世瞩目的金字塔。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0课,去语言文字中感受神奇的金字塔。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非连续性文本特点
(一)对比阅读、直观感受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与往常不一样,它是由两篇文章构成,一篇《金字塔夕照》,一篇是《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题目
师:一篇课文为什么编排两篇文章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预设:
1、体裁不同
生:一篇是描写金字塔,一篇是介绍金字塔的资料。
师点评:你关注到了文章的内容,说的很准确。
2、表达方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
生:第一篇侧重于抒情,第二篇文章侧重于说明。
板书“抒情”“说明”
师点评:你关注到了文章的表达方式,文章读得很细致。
3、呈现方式不同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中不仅有文字,还有图片、示意图,在文中还加了批注等。
师点评:你真会读书,你关注到了文章的呈现方式。
(二)联系生活、了解特点
出示图片
师:你在读书的时候见过这样的形式的文本吗?
预设:
生:百科全书
师:对,百科全书也是这样的书。
师:你们看,在这样的文本中不仅有文字,还有许多数字、图表等信息,信息量非常大。
师:你喜欢读百科全书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查找很多资料。
师:今天我们就要认识这样一种方便你查找资料的文本,它叫作非连续性文本。
板书“非连续文本”
师: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但是非连续性文本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当我们需要查找资料的时候,我们会搜索引擎,网页就是一种非连续性文本;当我们外出乘车购买的车票,上放学乘坐的公交车的车站牌,也是非连续性文本;电视上播放的广告、购物广场的导引牌、景区的宣传栏…像这样片段式承载信息的文本都叫做---非连续性文本。
(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直观认识非连续性文本)
师:非连续性文本简洁明了,概括性强,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具有“简、短、快”的特点。
出示“简、短、快”
三、再读课文,整合信息
师:两种不同的文体结合在一起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阅读体验?这次请你默读课文,想想两篇文章中的金字塔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师:信息量比较大,大家在默读时可以边读边勾画,边勾画边思考,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一)金字塔夕照
师:读书要有序,我们先来欣赏第一篇散文,金字塔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汇报
预设:
生1:我感受到了金字塔雄伟与壮观。
生2:夕阳下的金字塔太美了。
师:可以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吗?
生朗读并简单谈感受
师:你的朗读把我们带进那片雄浑壮观的金色世界中,读得真好!
出示图片
师:出示图片,这就是夕阳下的金字塔,结合文章内容想想,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夕阳下金字塔的特点,你会用哪个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不断换词,充分体会“金”的绝妙。)
师:是啊,一个“金”字概括金字塔夕照的风貌。
板书“金”
师:去书中找一找,“金”体现在哪些方面?
(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简直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飘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生:我抓住了色彩是金色的。
板书“色彩”
①师:数数这段话中“金色”一词出现了多少次?
生:4次
师:作者为什么反复使用金色一词?
生:作者反复使用金色是想突出夕阳下金字塔耀眼夺目雄浑壮阔的样子,写出它沐浴在金色海洋里带给我们的震撼。
再次出示句子“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师: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所以作者说这是一幅——
生: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
师:多么壮阔的画面啊!可以把这种震撼的画面读出来吗?
生齐读
师范读:开阔而又雄浑——(拉长音)
②师:什么是“泛”着金光?
生:河水波光粼粼,反射着光。
师:如果说金色的夕阳、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是静态的描写,那么泛着金光是什么描写?
生:动态描写
师:像这样动态描写的词语在这段中还有——
生:“漂浮”“放射”
师:请你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远远望去,它像飘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
师:眼前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金字塔金光闪闪漂浮在沙海中,河水流动着,返着金光,光和影子跳跃着,一切好像动了起来。
师:是啊,动静态结合的手法使夕阳下金字塔这幅画面在读者心中更加雄浑、鲜活。
板书“动静结合”
(2)师:哪里还体现了“金”?
生:形状是“金“字
生朗读,师出示
出示“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字,最早是怎么得来的。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板书“形状”
重点出示“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师:请你读这句话—
生朗读
师:金子很贵重,金字塔比金子还贵重,为什么?
生:因为这里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师:对,这里其实赞美的是像金子一样的人类的智慧。
板书“智慧”
师总结(指着板书):大家看,散文就是这样形散而神不散,它紧紧围绕“金”字从不同的方面描写夕照下金字塔的美,还融入了作者对金字塔的赞美之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师:《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非连续性文本,虽然是片段式的呈现,但是也是有主题的,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一部分是---《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分门别类,想找什么内容只需要去对应的标题下找就可以。
(1) 数图结合、直观感受
师:这里的金字塔给你留下怎么样的印象?
预设:
生:“塔的重量约600万吨,塔基面积约5.3万平方米,塔的体积约260万立方米”,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我知道了金字塔的重量、塔基面积和塔的体积,金字塔太雄伟了。
师: 同学看,他抓住了什么体会金字塔的雄伟?
生:数字
师:书上还有一些数字,请你圈出来,这些数字都是说什么?
(出示句子,指读分析)
生:“塔原高约146米,原边长约230米”这是说边长长。
生:“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这是说金字塔重
生:“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是说金字塔高和大。
生:“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这也是说塔高长。
(出示句子,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师:他们虽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介绍金字塔,但都可以用小标题中的一个字概括--大。
板书“大”
出示图片
师:金字塔有多大,一个成年人站在那里相当于一块砖的高度,而胡夫金字塔有230万块石头堆积而成,金字塔真是“大”的不可思议。
板书“数图结合”
(2)图文结合,提取信息
师:除了数字,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我们还可以关注图片等信息,图文结合着阅读,相信你会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
板书“图文结合”
师:你从这些图片中知道什么?
生:地标示意图-点明位置
生:立体图-金字塔的形状
生:高密度图示-技艺精湛
师:古埃及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可以建造出如此精湛雄伟的金字塔,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古埃及人民充满智慧。
板书“智慧”
师: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的智慧--不可思议。
(3)联系上下文,整合信息
师:从《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这一部分内容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提取信息,分别汇报
出示“尼罗河肥沃、科技发达、精湛的造船技术、采石场、建筑成就”
师:这些内容非常不连贯,但是他们之间真的没有联系吗?需要同学们动动脑筋把它们联系起来,结合课文的内容,借助批注和泡泡语,小组合作,大胆推测一下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
小组合作、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生:金字塔之所以建在尼罗河畔,是因为用船运输石材方便。然后借助先进的造船技术用船把把巨大的石材从尼罗河上游的采石场运过来,最后建成金字塔。
生: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据说建造金字塔时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等高的土坡,再顺着斜坡借助滚木把石材拉上去建第二层,这样一层一层堆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
师总结:联系课本上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出建造金字塔的原材料和和运输方式,至于怎么搬运叠加的,书上并没有交代,时至现在,金字塔的建造历来众说纷纭,是世界世界未解之谜,同学们可以课下再去搜集相关资料去印证自己的猜想。
板书“联系阅读法”
师:金字塔是当之无愧的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板书“奇”
(三)联系文章、相互印证
师:现在我们把两篇文章联系起来看,你发现什么了?
学生汇报
师:两篇文章不仅都提到了智慧,而且第一篇文章借助形象化的比喻表现了金字塔的雄浑壮观,第二篇文章则借助数字和图片也表现了金字塔的巨大。
板书
师总结:两篇文章内容上彼此交融,相互印证。
四、讨论交流,加深理解
出示韦恩图
师:两种方式风格各异,完全不同,你更喜欢哪种方式?为什么?
生:我喜欢散文的描写,优美的语言特别有感染力,仿佛把我带到那个金色的海洋中。
生:我也喜欢第一种,在《金字塔夕照》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金字塔的雄浑壮观,还体会到了作者对充满智慧的古埃及人的赞美。
生:我喜欢非连续文本,因为非连续性文本信息量大,让我收获了很多关于金字塔的知识。
生:我也喜欢非连续性文本,因为它一目了然,很方便。
教师点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非连续性文本一目了然,方便我们快速搜集信息,当然我们也需要连续性文本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完整的表达,两种方式的文本都要读,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同的书籍中汲取丰富的养料。
师:同学们,读书可以怡情,读书可以增才,读书可以益智,老师真心地希望你们能够走遍天下书为侣。
出示图片
下课,同学们再见!
五、板书设计
20.金字塔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统编部编版优质课比赛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课堂实录_河北”,所属分类为“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统编部编版优质课比赛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课堂实录_河北”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