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统编部编版优质课比赛二上第六单元《15 八角楼上》教学视频_黑龙江省哈尔滨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统编部编版优质课比赛二上第六单元《15 八角楼上》教学视频_黑龙江省哈尔滨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5课
八角楼上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整体解析
本单元围绕“革命先辈”这一主题编排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和《刘胡兰》四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的都是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故事,引领学生感受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八角楼上》结合插图体会词语的意思,从而读懂课文内容;《朱德的扁担》借助描写朱德同志挑粮时的词语,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难忘的泼水节》借助词语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刘胡兰》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再借助词句体会刘胡兰毫不屈服的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文本要素解读
《八角楼上》作为低年级教科书中的一课,并没有安排显性的语文要素。不过,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以及单元整体的编排特点,本课主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结合插图,体会词语的意思”。
对于“了解课文内容”的要素,统编语文教材在不同年段进行了循序渐进地编排。一年级上册第六、八单元以及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书后习题有过“简要描述课文内容”的训练,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及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过“结合图片,讲述故事经过”的课后习题,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关于文本学习的提升梯度在于,先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再借助词句说一说课文所讲的内容。这样编排也是为后续中年级学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上第六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三下第八单元)“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四上第八单元),以及高年级学习“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五上第三单元)“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五下第六单元)做铺垫。
语文要素“体会词语的意思”作为学习词语的一项技能,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建构体系中也是发挥着上挂下联的作用。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书后习题有过“借助字的组成部件猜一猜字的意思”的训练,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过“读一读,体会动词的意思”的课后习题,这些内容也为本课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此外,该要素的掌握为后续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用自己的方法猜猜词语的意思”以及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奠定了基础。
图示呈现【要素1】
图示呈现【要素2】
3.文本内容解读
《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紧张工作的事迹,表现了他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课文主要由一幅插图和两段文字组成。其中,杨之光、鸥洋绘制的插图《不灭的明灯》直观地呈现了毛主席身穿单衣,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笔,左手轻拨灯芯,眼睛凝视着灯火陷入沉思。毛主席背上披着的薄毯已经滑落,却毫无察觉,体现出其伟大且质朴的形象。山区腊月的深夜,其寒可知。毛主席却还是和普通战士一样穿着单薄的军衣,仅有的御寒之物不过是一条围在腰背上的薄毯子。他用的是旧木桌,坐的是粗竹椅,室内一片静谧。画家选取了一个含有深意的细节——毛主席在写作中间挑一挑灯芯,让光焰更亮一些。在画面出现的这一瞬间,满屋生辉,使人的视野超出斗室之内的乡间习见事物,联想到室外广阔的天地、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毛主席的著作,是革命人民战无不胜的武器。他亲手点燃和拨亮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此插图,静中有动,奔放寓于含境,烘托出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从容坚毅、思潮汹涌而又充满信心的伟大气概。课文中插图的价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语的意思,同时也为后续学生讲述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搭建支架。
课文中对毛主席工作的描写,主要通过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穿着、披着、坐在、写文章、握着、拨灯芯、凝视、沉思、察觉”等来呈现,而这些动词的表达恰好与人物的思想状态和精神品质相契合。正是因为条件的艰苦才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不易;因为气候的寒冷才让我们体会到衣着单薄的心疼;因为点灯的不舍才让我们萌发出拨动灯芯的感动;因为工作的专注才让我们联想到星星之火的灿烂。对于革命传统教育,对于这种家国情怀,不是简单地宣教,而是通过不断地朗读、借助画面仔细地观察、联系生活对比发现,使这种对革命伟人的崇敬在心中油然而生。
课文中共出现了3处“亮”。从普通的灯光“亮”了,到革命有了希望时借灯表达“更加明亮”,再到最后革命有了方向时“照亮”了胜利的道路,是层层递进的。只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在学习文本时不必有过深的理解,对如“光辉著作、星星之火、胜利道路”等较为生僻的词语,只做适当地了解和点拨。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是依托文本内容,识字学词,掌握体会词语意思的方法,借助词语的学习,实现语言建构的达成,以及落实思维素养的目标。
课后编排了两道练习。课后第一题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旨在培养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结合插图体会词语的意思,从而了解课文内容,落实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4.教学目标定位
课时目标的制定应做到“依标定标”,制定路径遵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统整单册目标、单元目标,再结合课文具体的编排呈现,进而制定出精细化的课时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单元语文要素、书后习题等内容,都是制定精细化课时目标的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总体目标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本课的文本内容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借助课文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课后习题,培养学生借助词句,了解并讲述课文的内容,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此外,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本课作为低年级的教材内容,识字、写字、积累词语是学习的重点,借助本课的训练要素,达成“结合插图体会词语的意思”的学习目标,进而增强对词语的感知能力。
5.学段学情分析
(1)关于要素的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结合插图,体会词语的意思”。
其中,“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属于单元整体的要素内容,是指向语言表达的素养目标。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学习过如“简要描述课文内容”、“结合图片,讲述故事经过”,在本册前面的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围绕这个训练点,教材也有所铺垫。在教学中,以读为主线,通过“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习表达”的思路展开学习。另外,要充分用好课文插图,培养学生借助图画体会词语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的能力。
(2)关于主题的学情分析:
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爱国精神。鼓励学生树立正确地爱国观、价值观,从小培养他们对党和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对民族文化的向往之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之情。然而,因为现如今祖国的繁荣昌盛,多数学生自出生就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他们对国家曾经的历史、经历过的苦难等内容了解较少,不易产生共鸣。为此,课前可引导学生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相关资料,再通过课上讲解、视频播放、多种形式地朗读以及自主交流等方式,初步“认识”人物,为学习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6.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法识写生字。结合插图体会“夜幕降临、寒冬腊月、凝视、沉思、察觉、薄”的意思,掌握“八角楼、深夜、星星之火”等6个词语,借助词句了解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是怎样工作的,训练表达讲讲革命领袖故事。
教学难点:
借助插图和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走进伟人、了解伟人,感悟老一辈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
7.学习评价标准及主要评价手段
(1)学习评价标准:
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本课中结合二年级的学习特点,按照第一学段的课程目标,结合学情,突出重点,采用多种方式,提高评价效率。
(2)主要评价手段:
对于识字写字的评价:鼓励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对于朗读活动的评价: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境,结合对内容的理解,努力读好课文的语句。
对于语文要素的评价:结合本课中的要素训练点,鼓励学生运用借助词句和插图,理解词语、丰富积累、内化语言。
二、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通过借助词句、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腊、握”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披”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体会“夜幕降临、寒冬腊月、凝视、沉思、察觉、薄”的意思,掌握词语“八角楼、深夜、军衣、星星之火、沉思、胜利”,借助词句及图片了解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是怎样工作的,练习表达学习伟人故事。
3.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表达实践,加深对毛主席的认识,学习伟人故事,增强对革命领袖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三、教学准备
1.学习准备: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相关资料。
2.教学准备:电子白板配套鸿合投影展台。
3.教学环境设计与布置:录播教室、wifi网络覆盖。
4.教具的设计和准备:田字格板贴、教学课件、教学视频、背景音乐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交流导入,初谈“伟人”
(一)回忆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交流对毛主席的了解。
(二)揭示课题,识记并指导书写生字“楼”。借助视频,认识“八角楼”。
【设计意图:借助旧知,拉近学生与伟人的距离。结合课前推送,通过谈话交流,摸清教学起点,初步了解革命领袖毛主席,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认识“伟人”
(一)初读课文,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字词正音,合作读。
同桌互相合作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
(三)关注词语,分类读。
(出示第一组):与时间地点有关,学写生字“年”。
第一组:年代 八角楼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深夜 |
第一组:披着 握着 凝视 沉思 察觉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