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统编部编版优质课比赛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视频_武汉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统编部编版优质课比赛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视频_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国际学校
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本课由三首写景的古诗组合而成,其中《浪淘沙》(其一)、《江南春》是唐诗,《书湖阴先生壁》是宋诗,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多姿多彩。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以雄奇的想象,描绘了黄河波翻浪涌,扶摇直上的壮丽景象。这首诗前两句歌咏黄河,起笔极具气魄,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其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后两句中,诗人由景色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系到自身,进而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宵的豪迈气概。杜牧的《江南春》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春天的明媚秀美、烟雨迷离。这首诗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诗中景物有声有色、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乡间风景的清新自然,生动活泼。杨骥,字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诗人退居江宁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骥屋壁上的,既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同时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出对居所主人品性、情趣的赞赏。
教学中,应在理解诵读古诗的同时,抓住关键词句整体感知景色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和谐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园的情感。高年段的古诗教学除了理解诵读,还应引导学生归纳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就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一、借助注释,理解古诗。教材在古诗的右侧提供了注释,对古诗中的字词,以及相关的人物、历史等进行了解释说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词句,前后联系,读懂古诗。教学中,不必机械地解读每个字的意思,逐字连起来解释诗句,而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理解。
二、通过想象,感受诗境。教学中,在整体感知景物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诗句转化为一个个可观、可感、可亲、可近的画面,并且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把画面描述出来。学生通过画面,走进诗境,感受诗情,感受中国古典诗词含蓄隽永的美。
三、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深化认识。这三首古诗中都有传统文化的内容。《浪淘沙》(其一)中,引用了“牛郎织女”的故事,《江南春》涉及南朝大兴佛寺的历史,《书湖阴先生壁》用到了“护田”“排闼”的典故。解读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是借助注释、查找资料等。这可以更好地去帮助我们理解、感受古诗,获得更加深切的体验。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学情,适当调整教学的难度。
此外古诗的平仄格律,工整对仗等特点,也可以让学生去大胆触摸、感受,从而更好、更深入地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浸润。
【教学目标】
1.学“簸”“涯”字。
2.抓关键词句,借助注释,通过想象画面和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等方法,理解诗词大意,感受诗词之美。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浪淘沙》(其一),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单元,整体导入
1.单元整体导入。
经典诗词描绘如画江山,文字贯古今,书中藏乾坤。教材第六单元,我们跟着课本领略山川湖海,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古诗三首》。
2. 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初读正音,比较诗题
1.读三首古诗:请大家打开书86页,捧起书有滋有味地读三首古诗,每首古诗读两遍。
2.读第一首古诗,揭示诗题。
“浪淘沙”,原是六朝民歌的题目,到了唐朝,成了教坊小曲的曲名。宋朝,浪淘沙由曲名发展为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律。刘禹锡和白居易首创用浪淘沙这个曲依曲唱和七言绝句。
指名读课题,读出画面感。
教师相机指导“簸”、“曲”的读音。
3.读第二首古诗,男女生合作读。
4.读第三首古诗。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图片理解“畦”的意思。
师生配合读。
5.快速浏览诗题,比较异同点:这三首古诗,编在一起,颇具匠心,快速浏览,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教材按照时间的先后,选取了名家的经典之作。根据诗题,你还可以猜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吗?
6.教师小结:三首古诗都是写景,但写景的角度不同,北方的景,南方的景,小小庭院之景,想必各具特色,别有景致。我们先来品品刘禹锡的《浪淘沙》。(板书诗题)
三、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情境导入创作背景。
2.默读古诗,运用学过的方法了解古诗内容。
四、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创设情境,品读“眼前之景”
(1)品读“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结合“九曲、万里”、“浪淘风簸”、“自天涯”等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朗读诗句,体会黄河的气势。)
(2)拓展诗句,结合资料,感受黄河九曲的绵长曲折之感和挟沙带浪的气势,体会诗情。
2.引经据典,品读“心中所想”
(1)品读“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抓关键词,通过了解相关典故帮助学生体会诗人一往无前,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
(2)补充资料,结合生平体会诗人刘禹锡的豪迈气概。
3.教师小结,引读全诗。
五、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刘禹锡一连写了九首《浪淘沙》,其八和其一最广为人知。运用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浪淘沙》(其八)。
2.学生交流,在教师相机指导下读懂《浪淘沙》(其八)的含义。
3.对比《浪淘沙》(其一)、(其八)这两首诗,看看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4.交流反馈。
5.出示刘禹锡的名句(上半句),学生根据对诗人的了解,选择符合他诗风的诗句(下半句)。
六、结课
1.(观看视频)全班起立,齐诵古诗。
2.布置作业:主题式语文实践活动。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