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利用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利用比较优势应对经济全球化》北京市 - 西城区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利用比较优势应对经济全球化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思想政治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高二年级
相关 领域
经济全球化、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的实施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出发,突出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要努力做到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要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注重学生生活逻辑的主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因而,结合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兴趣着眼,从社会的现实问题出发,借助时代感强、有冲击力、易启发的典型事例,组织探究活动,在体验、合作的学习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的有效统一。
理论依据:以《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我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让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堂活动,打破教材局限,从感性入手,进行体验式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有效设问,引导学生由自觉形成的感性认识自主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参与政治课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生活、增长智慧、蕴育情感。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选修2》中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中的比较成本学说,利用必修1《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为切入点和载体,结合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经济学链条。通过经济全球化的探究,学生能依据国际经济形势,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内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辩证分析我国如何利用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功能价值分析:高中生是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如何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高中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2
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情况:学生刚刚顺利完成高中学段的过渡,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都比较有限,但是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有了基本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和增强学生的自主活动,进行体验式教学,做到论从事实出、情从感悟出,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 本节课教学设计在不同的班级会有不同的活动结果,需要教师给根据课堂实际进行教学。
教学方式:采用游戏体验、小组讨论、有效设问等形式,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体验活动和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从活动中引出问题,由问题引发思考,在教学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得出结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主体参与与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推到思维的前沿阵地,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通过采用声音、图片、实物等组合形式,直观、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技术准备:电脑投影设备,教师搜集文字、图片资料,制作POWERPOINT课件;确定课堂上要组织的学生活动,设计相关问题;为学生活动准备和制作卡片。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回顾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2.通过学习,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客观认识本国的发展优势,让学生认识到,要应对这些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教学难点:评析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双重性
3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第一环节:感受经济全球化
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时事提问,3月份我们国家要召开什么重要会议?(两会)同学
们说的很对,两会当中要解决国家发展的很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研究中国目前情况下如何面对和参与全球经济运行的问题。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Ppt1
教师讲解:这个问题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我在学生中间随机做了一个调查,请同学们记录一天当中所使用的商品。我选取了一位同学的记录的一部分,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出示材料:ppt2 我们一个学生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产品,品牌和产地列表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猜这些商品都是什么品牌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都是同学们熟悉的品牌商品。请问同学们,这些商品是否只在中国销售?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看来,中国处处国际品牌,世界充满中国制造。请同学们把这种全球商品销售做一个概括?——贸易全球化。由此可见,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使我们能够共享全球的商品,这就是贸易全球化。
教师过渡:这位同学有一部iphone手机,乔布斯创造的神话。Iphone虽然是美国苹果公司的产品,有没有人知道它的整个生产过程是否都是在美国完成呢?ppt3。iphone的诞生经历了多个国家和和地区共同协作生产完成的。这就是生产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教师提问:ppt4同学们都吃过肯德基,但是你们知道百胜公司吗?美国百胜公司是一个全球投资公司,他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了追求利益,他把资本的触角深入到全球。Ppt5.我们熟悉的必胜客、小肥羊都是百胜出资收购的企业。这种资本的全球流动和配置就是资本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我们刚才讲的百胜公司拿钱去投资来获取利益而使资本全球流动;另外一种是有实力的实体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吸引全球资本为我所用。
教师总结:ppt6刚才我们看到的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他们表现出来的就是经济全球化。我们看到的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我们把这种趋势叫做经济全球化。
教师讲解:同学们,我们刚才共同感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可是有一个美国人,她说她不想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她在美国出生、美国长大,她说她就只用美国产品,你们觉得这事行吗?这是个真人真事,ppt7一个名为萨拉的美国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离开中国制造的体验。结果以失败告终,她的生活的所有角落都离不开中国制造,离开了中国制造,会给她的生活带来生活成本的升高,以及生活的不便捷。最后,她说要跟中国产品共存。 教师总结:美国人,外国人也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师过渡:咱们同学谁去过国外?请你来谈谈在国外生活的感受。所见所闻。 学生活动:一个出国学生发言。
教师过渡:这位同学表达的真情实感,让我再一次感受到经济全球化无处不在。我们享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丰富多样商品。ppt8
教师提问:请问同学们谁把这些商品带向全球,带到我们身边? 学生回答:略(宝洁公司,苹果公司等)
教师讲解:这些公司全球性的经营活动把各国商品带向国际市场,这样的公司都是跨国公司。这些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他会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世界的每一角落。这种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这样的公司是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
4
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型企业,这样的公司我们称之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不光外国有跨国公司,中国也有。我们看看联想,ppt9.中国的联想就是这样一个跨国公司。
教师过渡:ppt10刚才我们看到了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我们进一步思考,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经济走向全球化?500年前是不是经济全球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那时候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交通不发达,劳动生产率低,这些都阻碍着资源的流动。现在我们看到,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商品丰富,效率提高,继续拓展国际市场。所以促使经济资源的流动由需要变为现实。所以,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科技进步推动经济走向全球化。而根本性的第一动力则是生产力。
第二环节:透视经济全球化——利用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教师过渡: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发展,但是由于自然资源和历史因素使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有这样两个国家,ppt11.两个国家各拥有200个劳动日的社会资源,A国和B国分别都有能力生产小麦和布。
教师提问:A国和B国如何生产和交换能让两国获得更多利益? 学生活动:讨论,计算,回答问题
教师讲解:同时从国情来看,同样生产50吨小麦,A国需要100个劳动日,B国需要150个劳动日,同样生产20匹布,B国需要50个劳动日,而A国却需要100个劳动日,很显然,两国在生产小麦和布的成本上各有各的优势,这种优势我们称之为绝对优势。这就是古典经学当中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如果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得好处。 印证观点:ppt13
教师讲解:这种绝对优势理论就存在于现实的经济活动中
教师过渡:我们看到了AB两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各自有优势,也就是刚才我们讲的绝对优势。那么两个国家通过公平交换,各自都获得了交换前更多的利益。可是,在现实中,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出示材料:ppt14
教师介绍国情:A国和C国在生产小麦和布的能力比较上,无论是小麦还是布,C国的生产能力都要低于A国,请问这种情况之下,两国是否需要交换?C国如何生产并与A国交换比较合理?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讲解:C国虽然在与A国比较中两种产品的生产能力都要低于A国,但是布的差距更小些,所以生产布更能够获得利益。所以在你们的结论非常正确, 突破了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你们这个想法其实是验证和践行了另外一种经济理论就是比较优势理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C国的相对比较优势就是生产布
教师过渡:通过刚才同学们分析的交换活动,我们来分析下,这些交换有什么好处? 学生发言:略
教师总结: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利用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交换,ppt15就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各国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和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出现是必然,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必须。
5
教师过渡:刚才的a国和c国都获取了比原来更大的利益。我们分析了理论上的好处,现实中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看看中国的发展,就足以验证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进步和发展。Ppt16
教师过渡:ppt17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张图,同学们看出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预设回答)图中表现的代工利润低,产品研发,销售服务等利润比较高。
教师过渡:ppt18分析图的内容我们发现,中国但是在国际分工领域当中看看我们是个制造行业,在利润的低端,由于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他们处在在利润高端,掌握着研发设计和品牌运作的能力。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左右游戏规则,这突出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我们看看如果我们国家一直是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状态参与经济全球化,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发言)差距扩大,两极分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我们在技术方面对国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会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受制于人,所以我们发展过程中也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第三环节: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怎样利用比较优势积极参与
教师提问:面对这样的问题,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学生活动:(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很积极, 为我们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发展想了很多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我们对比一下你们的发言和国家政府的策略,ppt19还真是不谋而合了。看来同学们也有国家领导人的思维和风范,高瞻远瞩,同学们应该为自己鼓鼓掌。
结束语:同学们,ppt20,我们今天共同感受了经济全球化,探究了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影响,分析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我们的国家正搭载着经济全球化的列车飞速发展,要积极参与,又要防范风险,不断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你们将来都有可能成为企业领袖,政府官员,所以更要做好知识储备,不断开阔视野,将来能够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角度上观察经济运行。从而为你的企业,为咱们的国家发展服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 学生评价:
(1)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具体案例,进行情境回归。 (2)通过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评价量规
1、《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
2、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视导课的评价标准:体验式教学、框架式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一.真实体验、自主探究
学生现场模拟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动性。 设计中的模拟是真实生活的
6
浓缩再现。先给出情境中的国家让学生在角色中分析如何生产和交换才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和劣势进行商讨,寻求国家发展的最佳方式。在具体的体验情境中,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体验过程中自觉生成相关知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设置的情境中完成了协作、会话、意义构建,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充分体验课堂参与的乐趣,体验合作的成功。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效尝试。 二.联系实际、立足国情
整节课的设计思路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以中国公民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结束,课程设计有生活、有理论、把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有机结合。既是学习科学知识,更是通过课堂学习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整合教材、理论深化
教学设计中设计到的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及国家竞争优势在学生活动中逐渐渗透,借助已学必修知识,重新整合教材知识,并进行深刻挖掘,把枯燥的经济学理论简单化,趣味化,用生动的例子见证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到了生活有理论,理论生活出。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