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
视频标签:壶口瀑布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统编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成都市双流区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统编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成都市双流区
壶口瀑布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体会课文的风格特点。
3.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4.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学生活动:
1.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2.赏读课文,赏析精妙语句,体会壶口瀑布精神的伟大。
3.悟读课文,感悟作者在此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我们随着作者游览了雨季和枯水期等不同时期的壶口美景,让我们没去过壶口的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作者是借助精妙的遣词造句,一定的言语形式来实现这种效果的。
二、赏读语言美
1.准确的动词(换词比较法)
看到汹涌的河水落成瀑布时,作者用了一个动词,且在文中出现了七次之多。是哪个动词?(跌)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梁衡写壶口瀑布怎么不用“落”这个动词呢?
|
词义 |
视角 |
表达效果 |
跌 |
失足摔倒,猝不及防,河水的急坠,急坠的突然 |
俯视 |
准确地体现壶口瀑布地理上的特点,为瀑布之水的险急迅猛做铺垫 |
落 |
下落,强调位置的变化,照应“直下” |
仰视 |
表现瀑布的轻盈、优雅、美感 |
第2段: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第3段: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的深沟,他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起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跌形容河水的急坠,急坠的突然,“闹、挤、急”拟人,分别从声音、横向宽度、纵向速度三方面描绘河水急坠的画面,既全面,又准确。
第4段: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五个跌,两个碎”,反复但不单调,强调河水跌槽时的惊险力度,有紧锣密鼓之感,而且更有层次地呈现了水跌落的过程,增强画面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跌得多痛啊,但还如此坚持,这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可嘉);适当的重复形成了独特的音节效果,增强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
(引出短句和长句的表达效果。)
方法指导:这种赏读方法叫做换词法,就是换成近义词来理解用词的妙处。
文中还有哪些动词的运用特别准确,试着找找读读,并分析其效果。
重点分析第三段:河水从无败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
作者依在龙槽边沿一块大石头向上游看,所见之景就是河水朝自己涌来,用“千军万马”进行比喻,非常贴切。
-
“千军万马”,总体描绘波浪,“挤着、撞着”突出波浪不仅数量多,而且密度大,“推推搡搡”是横向的动态,“前呼后拥”是纵向的动态,这样就把撞的情态写得非常细致而生动。
-
排排,堆堆,叠词,强调多,且增加气势,增强音韵美
-
短句:急促有力
第二段的“冲进去,冲进去”:反复的修辞,短句的句式,水势大,有动态感(可否改为流呢?冲”字更有力度,更能显示出壶口瀑布灌的气势)
第五段的“凿”和“旋”的位置就不能互换,因为“旋”的结果一般是相对整齐的圆形,正好对应文中的“光溜溜的大坑”,“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是一种不平整的特点,自然不能用“旋”。“
第五段的“切”和“剁”:可否互换?前者是把事物相对整齐地分为几个部分,对应文中的“齐齐”二字,后者的力度要大于“切”,类似于“砍”,且对象是多为坚硬的事物,对应文中的“铁硬”和“一寸寸”。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人们日常的切和剁,也几乎不会去切剁石头。这也从侧面表现了黄河水的“柔中带刚”的特征。(找学生演示动作)
2.长句和短句
句式,通常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现代汉语的句式十分丰富,常见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疑问句、整句和散句等。
所谓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所谓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
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语气舒缓诗意化,短句的修辞效果是急促、有力。
3.比喻、拟人等修辞
(1)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翻滚奔腾的景象,形象地揭示了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作者在滩里俯视瀑布,壶口与锅形状相似,因此所见之景就像是一锅正在沸腾的开水。
(2)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
作者依在龙槽边沿一块大石头向上游看,所见之景就是河水朝自己涌来,用“千军万马”进行比喻,非常贴切。
(3)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情的大洞吸着,
顿然拢成一束。
这是作者与黄河拉开了一段距离之后,从高处对整条黄河俯视的所见之景。五百米宽的黄河水,近看、仰看是千军万马,远看、俯看则平坦如席,这是符合作者的观察角度的。
(4)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一卷飞毯虽然在视觉形象上与龙槽边沿的水流相似,但不足以表达出其“浑厚庄重”的特点。因此,作者紧接着又用了一个比喻“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钢板出轧会有白光闪亮,这与瀑布在颜色上有相似之处,而且将瀑布比作“钢板”,就能够体现其“浑厚庄重”的特点,与后文“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相照应。这也是后文写黄河水“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伟大性格的基础。
这是对壶口瀑布的整体描述,这既承接了第三段的描写,同时又为后文写那些没有被壶口“吸入”的河水奠定了基础。钢板会有白色亮光,颜色上有相似之处。飞毯不足以表现其浑厚庄重。
拟人:赋予人的动态,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赋予人的精神或情感,生发出哲理美。
第三段: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
千军万马,总体描绘波浪,“挤着、撞着”突出波浪不仅数量多,而且密度大,推推搡搡是横向的动态,前呼后拥是纵向的动态,这样就把撞的情态写得非常细致而生动。
“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三个短句,分别描写泉、溪、旋涡三种细小的水的形态,非常精准,与前面宏大的“钢板出扎”似的水相映成趣。
-
三、悟读课文,赏读哲理美(板书:所感——灵魂)。(5分钟)
作者梁衡在刻画壶口瀑布的形象时,不仅仅是通过精当的动词来呈现,还通过作者的内心活动感受和想法表现出来。大家认同吗?谁能举个例子?
1.观景时的直接体验:
第2段:可怕的警觉。可以看出想看又不敢多逗留、又喜又惧的内心想法,后来还心有余悸。
作者一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衬托出黄河的气势磅礴和惊心动魄之美,也表达出对黄河的敬畏。
第3段:打了一个寒噤,被瀑布之“险”所震撼。
2.由景物引发的感想:
第4段: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这里写出了作者看到黄河不同势态时的感想,从中体会到了黄河蕴藏的丰富感情。由物到人,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3.基于景物进行的带有较多理性色彩的思考
第5自然段中“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这句话,
我认为其中渗透着作者的一种思想,宽厚不等于软弱,不可以任由着谁欺负,到不可忍时,一定会有反抗。它可能是柔和的,但它并不软弱。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海纳百川,体现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性格品质。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人称代词“她”,由之前的“水”、“它”到“她”,这个称呼的变化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相对客观地观察描写到强烈的主观抒情,对水刚柔相济、奋力抗争的精神加以赞美。为下文的情感升华做了铺垫。
还有第六段。
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能引起人们的思想。”毛主席曾说:“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作者借助黄河,在传达着怎样的思想呢?我们齐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这伟大”在文中具体指的是:“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写作意图:所以,作者通过写“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来写黄河之水,更是写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意境,一种哲理: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在壶口将其伟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小结课文(1分钟)
作者另辟蹊径写枯水季节的瀑布,立足于河心(所至),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言语形式),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所见),并通过赞美黄河,赞美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壶口瀑布”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统编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成都市双流区”,所属分类为“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统编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成都市双流区”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