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第三届全国统编部编版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第三届全国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优质课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例_贵州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三届全国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优质课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例_贵州
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注重朗读。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朗读。对于朗读的作用有精辟的见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阅读教学中建议: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从古至今“读”一直就是用得最多,且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更是魅力独具。
3.注重学法的迁移,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步骤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之前,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文言文,但接触过古人写的古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本设计着眼于迁移学生已有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从朗读入手,指导学生从读准字音、读好停顿两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练习。然后迁移运用学习古诗的借助注释、借助插图等方法理解文意。在此基础上又引导探索发现联系上下文、组词理解等方法。
【教材分析】
《司马光》一文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4篇课文。既有古代历史学家也有近代革命家,他们身上都有美好的品质。其中,司马光聪明机智、沉着冷静。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本套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安排默读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尝试不出声不指读。本单元对默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本文虽然是文言文,但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基本一致,学生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是组词理解。比如,“庭”是“庭院”的意思,“戏”是“游戏”的意思,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地方传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学情分析】
《司马法》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是学生对文言文的起步阅读。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甚广,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或生活经验,再者,《司马光》全文篇幅短小,课文注释多,在文本内容上不难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文言文这种独特的文章样式,在朗读、品析中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步骤和理解文言文意思的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新字,会写“司”等7个生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能用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话讲故事。
4.感悟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用自己话讲故事。
【教学难点】
感悟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方法】
课堂上,在进行朗读教学时以示范教学法为主,让学生在跟着老师朗读中,读好词句之间的停顿。理解文言文意思时以自主探究的方法为主,鼓励学生迁移理解古诗的方法理解文言文。同时,采用学生自主练习、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形式多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运用学过的方法尝试记忆生字。
2.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
板块一:导入,激发阅读期待
(一)看图猜故事,唤醒阅读经验。
1.出示课文插图,指名猜故事。
2.指名讲一讲这个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二)揭题板书,认识生字“司”。
1.司字是平舌音,强调读音。
2.指名说说写司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提醒学生:司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要先写外边再写里边。司字的横画比较多,要注意横画之间的距离要相等,长短有差别。
3.师写,生书空。
(三)趣味猜姓,了解复姓
1.猜猜司马光姓什么?引出复姓。
2.说说生活中的复姓。
师小结:生活中的复姓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再去了解了解。
【设计意图】
采用看图猜故事的方式导入,既能唤醒学生的阅读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学习古人写的《司马光》产生阅读期待。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司马光姓什么,联系《姓氏歌》回顾复姓,再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的复姓。既是对旧知的复习巩固,又是对课堂的一种延伸。
板块二:初读,感受文本特点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1.知道课文的体裁——文言文。
2.自由朗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和现代文的语言有什么不一样?
3.指名回答。
师小结:字数较少、语言精炼,这便是文言文的特点了。
板块三:细读,读好文章停顿
(一)回顾学习方法,迁移学习步骤。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第一步--读。
(二)明确读的要求,多种形式朗读。
1.明确读文言文的第一个要求——读准字音。
2.借助拼音大声地朗读课文3遍以上,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不好的句子停下来多读几遍。
3.认读理解重难字词。
(1)归类识字,认读理解生字词:跌、持。
(2)借助注释、结合语境,认读理解生字词:皆、弃。
4.指名读文,检测读音。
5.明确读文言文的第二个要求——读好停顿。
(1)听老师朗读。
(2)跟着老师一起读。
(3)学生借助节奏线自由读。
(4)指名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读。
(5)配乐读。
【设计意图】
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是要读,迁移学法,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也是要读。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告诉学生“读”有两个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停顿,帮助学生明确“读”的目的。同时,从读准字音开始,到跟着老师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好停顿,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文言文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
板块四:析读,理解课文意思
1.回忆曾学过的理解古诗词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借助注释、借助插图)
2.学法迁移,鼓励学生运用借助注释、观察插图的方法,自主尝试练说故事。
3.指名说出文中表示人物的词语,厘清人物。
(1)师提问:“群儿”“一儿”“儿”分别指谁?“众”“光”又指谁?
(2)师引导:同样的字在文中也有不同的意思。所以读文言文还得联系——上下文(生)。(板书:联系上下文)
4.指名汇报,你读懂了哪一句?
(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①读句子,说句意。
②了解故事的人物,地点。
③指名汇报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句子意思,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新的学习方法——组词理解。(板书:组词理解)
④用“组词理解”的方法,给句子中的词语组词。
⑤句式训练“群儿戏于_______。”(板书:戏于庭)
*一群小孩儿在操场上玩游戏可以怎么说?
*如果说一群小孩儿在公园里玩游戏可以怎么说?
*那咱们这么多小朋友在教室里读书呢,又可以怎么说?
⑥想象画面,体会小朋友们玩耍时快乐的心情,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过渡:这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的不亦乐乎。但是,如果我们过度玩耍,不注意安全,就很容易发生危险的事情。文中有一个小朋友就发生了危险的事情,请读一读这句话。
⑦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指名读。字理识字,学习登字。
⑧借助注释理解“瓮”,借助插图区别“瓮”和“缸”。
联系生活,知道文中的瓮用来装水,就叫水瓮。如果用来装米就叫——米瓮,用来装酒就叫——酒瓮。
⑨联系生活,想象小孩儿掉入装满水的水瓮中有多危险,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过渡:面对这么紧急的情况,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①指名读句子,说句意。
②指名汇报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句子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组词理解几种方法理解句子意思。)
③对比其他小朋友的表现和司马光的表现,感受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
小结:当时的司马光年仅7岁,他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也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长大后,他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写写的《资治通鉴》被评为一部不可缺少的史书。
5.带着新的理解,再读文言文。
【设计意图】
学习古诗的第二步是理解诗意,在读好文言文之后,第二步也是要理解文义。在理解文义方面,重在启发学生迁运用理解诗意的方法(借助注释、借助插图)理解课文的意思,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的情况,提炼新的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组词理解等。当然,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还有很多,但考虑到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就只提炼了四种常用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语言训练“群儿戏于 ”,有助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潜移默化中种下创作文言文的种子。
板块四:回顾,总结课堂收获
(一)借助板书小结理解文言文的四种方法: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组词理解。
(二)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次练讲故事。
(三)指导背诵。
1.带着新的感受再齐读课文。
2.根据提示、看着插图等多种形式背诵文言文。
(四)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收获。
1.总结学习文言文的三个步骤:第一,读;第二,理解文意;第三,说说故事内容。
2.总结理解文言文的四种方法: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组词理解。
(五)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突出重点,提高学生注意力。在学习四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后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四种方法。
学生在充分的理解文意后,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有助于巩固所学。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背诵文言文,学生就更容易背诵,轻松获得学习成就感。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课堂总结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课堂收获,可以帮助学生厘清学习文言文的三个步骤和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四种方法,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板书设计】
主板书 副板书
【设计意图】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主板书上板书文中关键字词,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借助板书讲故事。副板书上板书课文的体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体裁是文言文。三个步骤、四种理解方法的板书,重点突出,给学生直观传递信息,便于学生掌握。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