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统编四(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贵州贵阳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统编四(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贵州贵阳
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内容简析】:
本文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讲述了一些很经典的历史传说故事。本单元的人文要素是了解历史中的俊杰,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和“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课文主要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他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推断路边李树上的李子是苦李而不取。“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启示我们也要像他一样,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背诵课文,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作文纸。
【教学过程】:
板块活动一:介绍出处,进入课题
1.师:话说,有这样一本书,它是魏晋南北朝写人小说的巅峰之作,书中刻画的人物一共有一千五百多个,个个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而且啊它篇幅短小,最适合咱们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这本书就是《世说新语》。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就出自这本书,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生回答:王戎。
3.讲解“戎”字。戎是本课的生字,看图猜一猜戎字和什么有关?戎字啊本义是兵器的总称,由进攻的戈和防御的甲组成。师范写:伸出小手和沈老师一起写,戎字是半包围结构,戈字部,注意了,横撇要交叉,关键笔画在斜勾,要写得舒展有力。常常组词为:投笔从戎,戎马一生。
4.写人离不开写事,是什么事?揭示课题。
5.那谁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生回答:王戎不摘道旁的李子。
6.请生给大家读读课。
7.师:《王戎不取道旁李》、《王祥卧冰》、《荀巨伯救友》,你发现《世说新语》中这些故事的题目都有什么特点?
师总结:像这样用主要人物加事件作为题目的故事还有许多,这样的题目让读者一目了然,以后大家给习作取题目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8.齐读课题
9.师:是呀,王戎为什么不摘道旁的李子呢?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两千来年啊,能够流传千年,一定有它独特的地方,我们可得去好好学学呀。
【环节设计意图】:介绍出处,补充文学常识,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板块活动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1.来,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生读课文,师听音评价。多样评价语:读得有节奏会更好;读得比较流畅,再讲究一些古文的重音、停顿会更好;有韵律,有节奏,读得不错。
3.师:你们刚刚很厉害,有一个很难的读音读正确了,“多子折枝”的折是个多音字,PPT出示“折”在字典中的两个意思。师:你们是怎么判断它的读音的?
请两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不出,可以引导:看看文章的插图,发现了什么?如果学生答对了,可以根据回答多样评价:你联系了生活实际;你借助了课文的插图。
4.师总结:当我们不好判断一个字的读音的时候,可以借助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
5.我们一起读读课文。
预设1:学生读得不好。
师:文言文相隔我们千百年,在古代读文章是很风雅的事,古人读文章时很注意节奏和韵律。PPT出示划好节奏的课文。读之前呢,先选好方法,听仔细,第一种:“王戎七岁。”(短促,断句生硬),第二种:“王戎~~七岁~~”哪个更好?对,虽然有停顿,但要讲究声断气不断,声断情不断,赶紧练一练。
预设2:学生读得好。
师:一看到文言文大家就能模仿个一二,看来古代文学已在你们心中扎根了,但是要读好它可是有一些讲究的。古人读文章时很注意节奏和韵律。读之前,先选好方法,听仔细,第一种:“王戎七岁。”(短促,断句生硬),第二种:“王戎~~七岁~~”哪个更好?对,虽然有停顿,但要讲究声断气不断,声断情不断,赶紧练一练。
6.请1生起来读,师点评指导:把节奏读的再明显点,来,再试试。
7.对,就这样读,真好,假如和上一些音乐,这种感觉会更好。一起试试?
全班配乐齐读,评价:古风古韵,回味悠长。
【环节设计意图】:台阶一:读准字音,落点:读“顺”;台阶二:读好停顿,落点:读“好”。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要能理解文中意,必先读文之韵味。自读、指导读、跟读,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听音正韵。
板块活动三:借助“起因、经过、结果”,粗知大意
1.师:那这篇古文到底讲了什么故事呢?咱们刚刚学到第四单元神话单元让我们学会了什么?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那文言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能找到吗?挑战一下?
PPT出示任务要求:默读课文,结合注释,一边理解,一边勾画出文章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一同学用文言汇报起因,PPT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师:这句话在说什么啊?你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师:正是因为这次出游,才有了这个故事。
4.师:大家发现没有,有一个字和我们今天的意思不一样?生:“尝”,课文中的“尝”的意思是指?生:曾经,师:现在咱们说尝的意思是?生:品尝。
板书,尝----曾经,古代的意思和现代的意思不一样,我们称之为:古今异义。板书:古今异义。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5.师:接着汇报你勾画的经过。请1生汇报,PPT出示: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师:那故事的经过又是在讲什么呢?请生回答。
6.师:看到压弯枝头的李子,文中是怎么形容伙伴和王戎的表现?(竞走和不动)你再来读读这句话。
7.讲解“竞走”,“竞走”是一种运动项目。这是今天的意思,而在古代指——请1生说:争着跑过去,师:哪个字的意思是跑?请1生回答“走”,“走”也是一个古今异义字。板书:走--跑 。
师总结:文言文真有意思,今天我们知道了学习文言文还要注意古今异义。
板书:古今异义学文言。
8.诸小儿竞走,王戎不动,王戎为什么不动?他可能在想什么?请生回答。所以他说:PPT: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指导读好句子。
9.师:文中说只有王戎不动,可我认为,只有王戎动了,谁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请生回答。是啊,他动了脑筋,进行了思考,所以他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10.“唯”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请生回答。和我们之前学的《司马光》中的哪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生:众皆弃去.师:是啊,这是一种对比手法,字字珠玑,古文的文学造诣同样高。板书:对比手法习文学。
11.师:故事的结果是什么?1同学用文言汇报结果。PPT出示:“取之,信然。”
12.师:有一个字,笔画很少,意思却千变万化,哪个字?“之”字经常在文言文中出现,PPT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常衔西山之木石。师:这是之前学的,而且意思总是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仔细读文,认真分析得出。
PPT出示:学习任务3小组合作,找一找“之”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的意思一样吗?
讲解“之”。指名说三个“之”的意思。总结:在这篇文言文中“之”代表着人或物,是代词,有实际的意义。
【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借助注释,师生共同理解等方法,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板块活动四:加以想象,生动复述
1.师:四个字就结尾了,老师看到的可不仅仅是这四个字,我像王戎一样动了脑,于是我通过这四个字看到的是却是:师声情并茂朗读——PPT出示:其他小朋友伸出左手拉住枝条,右手去摘下最大的一个李子,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猛地一咬,酸得眯紧了眼睛,连忙把李子吐出来,连声说道:“酸、酸、酸死了,还是王戎说得对。”
2.觉得我说的怎么样?请生评价
3.总结:当我们要把文言文的故事复述给别人听的时候像这样加上你的想象,故事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在脑海里留下一幅幅画面。不信你们看。PPT出示手绘《王戎不取道旁李》漫画。
4.师:难度加大,PPT出示学习任务:小组合作,选择起因、经过,结果中的一项,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5.小组派代表上台合作复述故事。评价:故事讲的比较全面,还加了自己的一些联想。
6.总结:大家看,它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也是一篇文章啊,我们平时学课文的方法都可以用上。板书:故事完整——知文章
7.带着对文章的这份理解,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篇文章。
【环节设计意图】:统编版教材从二年级就开始着手训练学生复述的能力,在三、四、五、六年级都安排了跟复述相关的训练单元,而且复述确实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语文能力。练习讲述故事是课后第二道题目,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讲故事,与理解课文内容时的讲故事大意有所不同,不仅要求能将文言词汇转化为现代语言,还要能按照一定顺序完整讲述。教参中给出的教学建议是根据不同学情提出分层要求。第一个层级:对讲述有困难的学生,重在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述完整。第二个层级: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把故事讲生动。我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意思达成第一个层级,通过让学生生动地复述故事,达成第二个层级。
板块活动五:讨论交流,感受人物形象
1.师:就这样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在邻里间传开了,每当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会说:“孩子,你知道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吗?”生答:“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孩童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也会时常提起这个故事:“你知道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吗?”生答:“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年轻的书生在一起讨论学问的时候也会提起这个只有7岁的孩子:“他是这样得出结论的。”生答:“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师:此刻你觉得王戎怎么样?聪慧,善于思考。
3.师:对他充满的赞叹受到他启发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在唐代就有一位诗人说:“道旁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而到了宋代,大词人苏轼又这样写道:“君知先竭是甘井,我愿得全如苦李。”宋代还有一位诗人叫范成大,他又说:“味如道旁李,味苦不堪折。”再后来到了明代,他写道:“吾辈幸味苦,得似道旁李。”你看王戎一个人的聪慧影响了多少人,以至今天就有了这样一个成语:道边苦李。
4.同学们,开始上课的时候沈老师说这是流传千年的作品,那大家想一下,它为什么能流传千年呢?大胆的说。请生回答。
5.PPT出示《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配道理),是的同学们,古代的经典、古人的情怀,往往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阅读,去领悟。因为它是独属于中国人的精神之源,是咱们中国人的文化。板书:精神之源——悟文化。
6.来,让我们向经典致敬,向精神之源致敬,一起背一背,配乐梯度背诵。
【环节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聪慧的形象。回顾曾经学过的文言文,感悟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
【板书设计】: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尝 走 古今异义 学文言
唯 对比手法 习文学
想象 故事完整 知文章
聪慧 精神之源 悟文化
【板书设计意图】: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板书围绕故事发展进行,提取故事发展中的关键字词,结合文言文的一体四面:文言、文学、文章、文化突出教学重点。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