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克和千克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天津市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课题概述
教材版本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 学科 数学
年级 小学二年级
学习内容
《克和千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简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质量的概念,学好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能够为高年级学习“吨的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质量单位相比于长度单位学生理解起来更为抽象,无法靠观察直接感受到重量单位的含义。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还要让学生了解1克和1千克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因此,教学时将采用教师展示、实物体验、多媒体操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概念。
学习背景
教师事先已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超市去感受不同商品的质量,并观察商品标识中的质量说明,初步感受了质量的概念。这节课将带领学生认识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用秤称物品质量的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既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实际。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 3.在感知、猜想和验证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并学以致用,估测物体的质量。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他们乐于用自己闪亮的眼睛去发现新知,并在生活中应用新知。但学生平时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质量单位,主要是“斤”和“公斤”,对克与千克两个概念接触得比较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常更关注物体的表面特征(如形状、颜色、尺寸等),对物体的本质属性关注不多。本课中“克”的单位比较小,学生对它缺乏实际感受。为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力求通过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模拟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辅助其建立对质量单位的认知。
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1.通过多媒体课件导入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
2.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示抽象概念,帮助学生理解1克的概念。 3.鼓励学生亲自操作,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体验物体的质量。 4.教师启发引导突出学习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
5.自主读书既让孩子们回顾所学的新知,又提供给他们发现新概念——净含量的空间,实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6.通过合作交流和生生评价,增加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者。 7. 通过生动形象的“解题大会”,内化知识,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的设计
1.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实物体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1克和1千克的概念。 2.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特有的放大演示功能,向学生展示天平结构及质量测量方法。 3.利用实物投影,由学生直观演示1克的测量过程。
4.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解题大会”形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评价结论,帮助学
3
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天平、黄豆、二分硬币、柠檬、500克白糖,台秤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学媒体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任务:生活小调查(让学生到超市感受不同物体的质量) 搜集资料
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多媒体课件
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前小调查,引导其关注质量的概念和单位等知识。 一、导入
数学书是我们的学习伙伴,引出以下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物体有多重? 2、在日常生活中你都见过什么样的秤?
3、秤是测定物品质量的衡器,要表示物品的轻重怎么办?
导入本课主题“克和千克”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
多种称量工
具——秤,引入课程主
题。 通过师生的对话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获知物体质量,以及质量测量工具有哪些。
二、建立质量单位“克”的概念
1.介绍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展示天平构造及测量方式,(课件展示天平构造及测量要点。)
利用课件配合展示天平结构及测量要点。(由教师实际操作) 激发学生对天平的学习兴趣,了解天平基本操作方法。
4
2.明确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克”作单位,了解“克”的字母表示“g”。学生参与测量1个2分币和约重1克黄豆的过程。(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操作过程)
3.学生实际操作,采用掂一掂的方法体验1克的质量。 (感受实物:二分币和黄豆)
4.习题巩固(101页做一做“找出比1克轻的物品”)。 (课件展示习题内容,学生参与作答)
5.指导运用。(感受实物:500克白糖)
①一个2分硬币大约重1克,2个2分硬币大约重几克?
②如果重5克,有几个2分硬币? ③读一读, 深入101页例题图。
④教师演示一个柠檬重100克。问:是所有的柠檬都与老师拿的同样重吗?为什么? ⑤像这样的柠檬5个重多少克? ⑥学生体会500克有多重。
⑦算一算把两袋盐合在一下是多少克? 借助实物投影的放大功能向学生展示1克的砝码和称量过程。
利用课前准备好的二分币和黄豆,请学生自己操作感受1克质量。
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由学生操作解答习题,实时评价作答结果。
利用500克白糖等实物,帮助学生感受500克质量。
由形象的砝码到抽象的文字,运用电教手段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直观易懂。
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1克概念的理解。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解题,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联系生活实践,拓展学生对克的理解,同时为“千克”的引入做铺垫。
三、建立质量单位“千克”的概念 1.承上,500克+500克=1000克。导入千克概念,1000克还可以用1千克来表示,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
克”作单位,字母“kg”表示千克。
承上一个知识点,两袋500克白糖合在一起是1千克质量。
将克与千克之间建立关联,利于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进率关系。
5
2.介绍计量比较重物品的常用测量工具(课件展示),展示台秤构造及测量方式,明确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几千克重。(实物展示)
3.学生实际操作,感受1千克物品的质量。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讨论,感受到相同质量的物品在形状、大小、数量等方面会有所不同,实现了真切地亲历胜过教师的说教。(实物感受:学生自备1千克物品)
4.. 引导学生看书,既重温刚学习到的知识又使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明确“净含量”的含义。
课件展示较重物品的质量测量工具。实物展示台秤,增强学生直观感受。
通过掂量课前准备的1千克物品,理解千克的概念。
通过课件展示商品包装上的“净含量”标识。
课件与实物结合扩展学生认知范围。
以实际操作的方式,体会千克概念,明确克与千克单位的差异。
以鼓励学生自学的方式,引导其发现问题。
四、巩固练习
六道习题,分别从以下不同方面,由浅入深巩固知识点:
1.考察克和千克单位的区分(填单位、改错误) 2.考察质量的估算(为不同物品选择合理的质量) 3.考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本质
“同为1千克的不同物品,一样重吗?”) 4.拓展对质量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相同大小的物品,一定一样重吗?”)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习题,并实时评价学习结
果。
鼓励学生充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同学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适时实现了生生评价。 五、知识小结 1.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
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
2.提示计量更重的物品还需要更大的质量单位,为今后学习做铺垫。
通过多媒体展示知识树来达到收获就是种子,
日后定结硕
果的寓意。
总结知识点,展望后续内容。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