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电子书包,他乡菜
所属栏目:品德社会生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四年级品社电子书包展示观摩课《他乡菜》陈媛琳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四年级品社电子书包展示观摩课《他乡菜》陈媛琳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学校 | 闵行区中心小学 | 班级 | 四5 | 学科 | 品德与社会 | ||||
课题 | “篮子”里的家乡菜 | 教时 | 1 | 执教者 | 陈媛琳 | 日期 | |||
一、教学目标: 1、调查篮子里菜的产地、了解它的分布情况,知道我们每天的一日三餐中有很多食品来自他乡,初步感受上海人的饮食与全国各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2、交流调查情况,感受到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地方生产不同的农产品,了解上海需要他乡菜的原因。 3、初步了解菜篮子工程,知道上海人的优质生活离不开政府的关心,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懂得感谢对“上海菜篮子工程”给予支持的他乡人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家中篮子里菜的产地、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 了解兄弟省市对于上海“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支持,对援助上海的他乡人民怀有感激之情。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篮子”里的他乡菜》是上海小学《品德与社会》(科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与他乡手拉手》中“水土相连的乡情”主题学习中的第三个学习内容。教材提供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展现了上海市区菜市场的照片,通过工作人员的话说明了上海人每天的日常蔬菜和水果等很多是从全国各地运送过来的。第二部分:呈现了学生围绕“篮子里的菜”所进行的调查成果范例。第三部分:通过相关文字和图片说明了上海人能吃到这么丰富多样的菜,与菜篮子工程有关。由此,进一步体现了上海人的生活与全国各地密切联系。 《“篮子”里的他乡菜》一课旨在通过学生的调查交流、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了解篮子里菜的产地、分布及“菜篮子”工程等情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了解上海市政府的利民工程——“菜篮子工程”,懂得感谢对我们“菜篮子”给予支持的他乡人民。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处理,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学生面对学习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他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乐于进行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相关资料来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领学生认识社会。 2.学生实际 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调查,以及从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来看,分析“学情”如下: 1、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上海因自然资源有限,许多生产和生活物资都需要外省市的支援。 2、现在的学生在家中衣食无忧,想要吃什么就有什么,对于自己每天吃的菜“从哪里来”没有感受,更谈不上要感激提供这些菜的外省市人民。《“篮子”里的他乡菜》这一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平台,针对课程特点,教师利用书本资源,努力挖掘生活资源,设计了课前小调查和课内小组合作完成篮子里的菜分布图活动,呈现了相关图片资料和新闻资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3、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调查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能经常应用小组合作、探究调查的方式来展开课堂学习活动。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了解篮子里菜的分布和产地,教师采取了布置学生课前进行社会调查的方式,完成家中菜篮子的小调查。在家长的配合下,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对他乡菜展开调查。 4、“菜篮子工程”对于学生比较陌生。为了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菜篮子工程”,在教学时借用相关时事新闻报道引导学生简单了解菜篮子工程为市民的菜篮子都做了哪些工作。引导学生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四、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准备:教师课前调查、收集相关新闻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学习准备:完成《家中菜篮子小调查》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联系生活 揭示课题 |
1、出示多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菜是哪些地方的特色吗? 2、出示PPT,介绍对2000年上海市民的“菜篮子”作了一个调查。 3、出示课题:“篮子”里的他乡菜。 |
1、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菜肴。 2、对比数据后进行讨论。 3、齐读课题。 |
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出上海本地生产的食物不能满足我们上海人民的需要。 |
||||||
了解他乡“菜”的种类、产地 |
1、出示各个小队的调查表。 2、出示采访录像。 |
1、交流这些“篮子”里的他乡菜产地在哪里。 2、交流:你从录像里了解到了什么? |
结合小队活动,通过在不同场所的调查,得出调查结论:全国各地的他乡菜丰富了我们的菜篮子。 | ||||||
了解上海需要他乡菜的原因 |
1、出示图表:对比香蕉在上海和海南地区的生长环境。 2、出示上海地图。 |
1、讨论交流:上海适合种植热带香蕉吗?为什么呢? 2、分析上海需要他乡菜的理由。 |
通过两地的环境对比,能够得出很多他乡“菜”不适宜在上海生长的结论。 | ||||||
了解“他乡菜”的来历,知道“菜篮子工程” |
一、了解“他乡菜”的来历 1、播放视频:陕西苹果娃娃们的故事。 2、出示PPT。 二、了解菜篮子工程 1、出示PPT生产基地。 2、出示数据图表。 |
1、学生思考:陕西的苹果是怎样来到我们的菜篮子的呢? 2、思考:浙江舟山的海鲜、海南的芒果、内蒙古的羊肉又是通过怎样的包装和交通工具来到上海的呢? 1、观看视频,了解“菜篮子工程” 2、学生交流:对比上下两组内容,你又知道了什么? |
利用学生熟悉的他乡菜为切入点,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的他乡菜通过不同的运输途径来到上海,丰富我们的“菜篮子”。 学生能够体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支持,所以上海和全国各地的关系密不可分。 |
||||||
提升认识 |
1、出示媒体:台风侵袭我国很多地方 2、播放新闻 |
1、思考:我们的菜篮子受到哪些影响? 2、学生交流:台风袭击,直接影响了上海市民的“菜篮子”问题,怎么办呢? 3、看着这群为了我们的“菜篮子”辛勤忙碌的他乡人民,你想说些什么? |
提升情感,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外省市遇到困难时,也义不容辞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和他乡人民手拉手。 |
||||||
板书设计 |
关系密切 “篮子”里的他乡菜 全国各地 怀有感激 (“菜篮子工程”) 采购 运输 生产基地 |
||||||||
作业设计 |
除了“篮子”里的菜之外,上海人的许多生活用品也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援,回家,我们也去调查调查,完成一份调查表。 |
||||||||
教学反思 |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