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新城道中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城道中(其一)》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城道中(其一)》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新城道中(其一)》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和写作背景。 2、背诵这首诗,赏析并积累名句。 (二)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整体感知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
3、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掌握诗句中的修辞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诗人畅达的胸怀。 2、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 2、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1、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以前我们学习的苏轼的诗歌、散文、词作,大多都是写于诗人贬谪黄州之时,所表达的情感大都为遭贬后的苦闷和在逆境中的乐观豁达。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外一种风格的诗歌。首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苏轼。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一种美食,蕴藏着生命的智慧;一曲水调歌头,传唱大江南北;一种人生态度,凝聚着幸福生活的秘诀。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说,他是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间绝版;他是豪放的词人,是伟大的散文家;他的书画青史永传,他的诗篇更是闻名遐迩----今天我们走近苏东坡的诗篇:《新城道中》(其一) 二、出示课题、学习目标,介绍背景:
1、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中生机勃勃的农家春景图。 (2)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重点是修辞手法。 (3)把握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笔下的“乐”。 2、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苏轼正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属各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 本课是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所作的《新城道中》两首诗中的第一首。 三、朗读,整体感知
1、听朗读音频,初步感知(注意字音)。
2、自己带着情感读一读(注意句读停顿、轻声重音)。
2
3、请一位同学朗读(带着感情诵读)。 4、齐声朗读。
5、置身诗境、感知内容。
要求: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然后思考并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作者的心情怎样?
(学生回答)在这首诗歌中,我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我的心情是……,苏轼的心情是……
四、师生合作探究、鉴赏品味
教师把学生分为三大组,每组一联诗句,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探讨,赏析诗句。 1、(学生回答,可补充)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写诗人正打算去山里,恰好这时春风吹停了屋檐下积雨的声音(即雨过天晴),他心里愉悦,因而觉得春风极通人性,好像知道“我”打算到山里去似的,特地为“我”吹散阴霾,使得阴雨连绵的天气突然放晴了。一个“知”字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把“东风”写成是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知己,为“我”进山创造条件,使“我”心想事成。这样写,就使“东风”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也即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思考(一):赏析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山行”时的心情如何? 提示:(拟人)
①有领起(引出)下文描写春晴之日山村风景、山人生活的作用。 ②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诗人出发时的心情自然就是愉悦(愉快)的。
2、(学生回答,可补充)颔联“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描写春日清晨山村里的情景,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等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并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以絮喻白云并非苏轼首创,此前韩愈就有“晴云如擘(bò)絮”(板书:晴云如擘(bò)絮)的诗句(见《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但苏诗用“披絮帽”(板书:岭上晴云披絮帽)来比喻笼罩在山头上的白云,在前人的基础上是有所突破。(师解孰高孰低?)把“晴云”比作“絮帽”,既生动地写出了晴云的色泽和质感,也写出了岭上笼罩着白云的状态。文学需要比喻,诗歌更离不开比喻。《诗学》上说:“比喻是天才的标识”。《礼记·学礼》上也说:“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就是比喻。苏轼是善设比喻的文学家,他以“披絮帽”比喻笼罩在山头上的白云,贴切、形象、生动,给人以联想。而把树头上的“初日”比作挂着的“铜钲”,则写出了“初日”的形状和橙黄的色泽。我们应该学习诗人这种巧于设喻(板书:巧于设喻)的写作方法。
提示:(远景、比喻)
①第二联描写远景,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绵帽,树头升起的初日像挂着的铜钲。 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 ③同时诗人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山行之乐。
3、(学生回答,可补充)颈联“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继续描写山村的自然景物,语言生动,诗意盎然。出句“野桃含笑竹篱短”重在描写“野桃”,对句“溪柳自摇沙水清”主要是刻画“溪柳”。前者以“野桃含笑”这拟人化的诗歌语言
3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生的桃树鲜花绽开,而以“竹篱短”三字侧面烘托“野桃”高过竹篱。(突出层次,烘云托月)后者写溪边柳树的枝条在春风吹拂下摇曳多姿、翩翩起舞。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提示:(近景、拟人)
①第三联描写近景,野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②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写
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似乎在殷勤地欢迎诗人的到来。③同时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山行之乐。
思考(二):颔联和颈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提示:
①颔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乐器)”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颈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野桃”和“溪柳”都被赋予人的神态和举止,在沐浴了一场春雨之后,“野桃”向着朝阳笑脸迎人,“溪柳”在春风里翩翩起舞。②颔联写野外远景,颈联写农家近景。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春日山村晨景(岭上晴云,树头初日),穿山越岭,再往前行,才看到了桃花、竹篱、柳树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意思相近即可)
思考并讨论:(三)尾联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诗人之“乐”,“乐”在哪里? (学生回答略) 提示:
尾联由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山人及其生活的反映,更增添了这种喜乐之情。本联紧扣一个“乐”字。雨过天晴,春暖花开,景致优美,令人心旷神怡,何况这又是闹春耕的大好时光呢?如此美景良辰怎不使山人倍感欢欣呢?你看西崦(西山)人家又是煮芹,又是烧笋,忙着春耕,其乐无穷!本联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生活的气息,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明确:
诗人之乐,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乐于清新秀丽的山野美景。 (2)乐于闲适安乐的农家生活。 (3)乐于淳朴的民风人情。
从熙宁五年至熙宁八年,苏轼通判杭州整整三年。于杭州通判实际上是在与王安石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而被放逐,苏轼创作此诗之时处于政治生涯的低谷,但他并没有消极地对待生活,而是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作为杭州的地方官,苏轼关注百姓的生存、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做事,在安民赈灾中坚守地方官的责任,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呈现一片太平景象。所以,诗人之乐,还(4)乐在百姓安居乐业,(他是)“与民同乐”。
由此,我们再思考:
苏轼创作此诗之时并不是处在人生的得意阶段,恰恰处于政治生涯的低谷。然而为何我们从《新城道中(其一)》中读不出丝毫的苦闷与不平,反而觉得其中处处洋溢着喜悦与快乐?
(学生回答)
(5)乐在人生态度和精神气度。 5. 结语:
在苏轼的精神世界里,人生的不平被转化为一种精神的独特体验:世界本有不平,
4
人生亦有坎坷。然而人生的意义和快乐未必不能在每时每刻的应对中获得。人间无处不美景,无时不良辰,重要的是要用一颗澄澈之心去创造,去构建。愿我们也如苏轼一般从容应对人生中的惊涛骇浪。
6. 集体诵读全诗(注意带着感情诵读)。 五、总结全诗
这首七言律诗首先以“东风多情、雨声有意”写出行时的愉悦心情,随后诗人描写了山行途中的所见之景,出得门来,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岭上晴云”“树头初日”),穿山越岭,再往前行,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这些景物都带上了主观色彩(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好不快活自在!),充满着欢乐和生机,再加上那正在田地里忙于春耕的农民,有物有人,有动有静,有红有绿,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活泼、闲适的农家春景图。雨后的山村景色如此清新秀丽,使得诗人出发时的愉悦心情有增无减。而诗人想象中的“西崦人家”更是其乐无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间小憩,妇童饷耕;春种秋收,自食其力,不异桃源佳境!这些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六、作业: 1、背诵全诗。
2、比较阅读《新城道中(其二)》。 附 板书设计:
晴云如擘(bò)絮——韩愈
巧于设喻
岭上晴云披絮帽——苏轼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