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新疆省级优课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新疆省级优课

视频标签: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

所属栏目:高中音乐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新疆省级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亢的西北腔》教学设计 
 
【教材】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题】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 二、《刨洋芋》(山西民歌) 三、《脚夫调》(陕西民歌)  
【教学目标】 
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对民歌的基本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做出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其音乐风格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 
一、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教学难点】 
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民歌。 二、感受西北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以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教材分析】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它与人类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兴所至地发挥,有所创新,有所变化。 
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具有浓郁的西北音乐风格特点:纯朴、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体现出西北人民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性格特点。但不同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及文化背景,又使它们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音乐特点: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刨洋芋》歌词采用“比兴”的创作手法,先叙述刨洋芋的过程,最后再抒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可以说是借景抒情的一首佳作。这种创作手法给人以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艺术美感。体现出劳动人民积极乐观的心态。 
《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采用了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上句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则一起即伏,表现了一种低沉、压抑、愤懑的心情。“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的绥德、米脂一带。“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由于它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教学过程】 
一、先声夺人新课导入 
 
                    
             
                    
                             
1、课前欣赏2016年春晚上谭维维和民间老艺人表演的《华阴老腔一声吼》,结合学案了解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华阴老腔。2006年“华阴老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用《华阴老腔一声吼》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做为导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民歌,更快的融入本节课,并增加了一个课外知识点—华阴老腔,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更多的传承我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艺术。) 2、问:陕西属于中国的哪个地区? 答:西北地区 
问:西北地区包括哪些省份? 
答: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和内蒙古最西部。 3、我们新疆人作为大西北的一份子,更应该了解和传承我们自己的民间艺术—民歌。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大西北,感受高亢的西北腔。(导出课题—高亢的西北腔) 
 
二、用心聆听初步感受 1、导入“花儿” 
说到西北民歌,我们首先来说一说身边的民歌,那就是咱们昌吉特有的民歌形式?(答:“花儿”)  
2、介绍“花儿” 
(1)哪位同学能谈一谈你对“花儿”的了解?(学生个别回答) (2)“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花儿”起源于甘肃南部的山区,居住在这里的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群众只要有闲暇的时间,都要唱上几句悠扬的“花儿”。(引导学生探讨由于地域、生活等的影响,民歌体现了文化的互通性) 
每年春季,甘肃、青海等地都会举办大型的“花儿会”,远近的百姓都登山对歌,多时人数常可上万。届时人们撑着伞,摇着扇,或拦路相对,或席地而坐,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以歌会友,极具生活气息。“花儿会”
 
                    
             
                    
                             
也是青年男女选择对象的极妙场合,他们以歌为媒,向对方表白心迹。此外,还有物资交流等活动。2006年“花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赏析青海河湟“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由青海“花儿歌王”朱仲禄演唱的青海河湟花儿代表曲目《上去高山望平川》。 
思考与探究:请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在学案上完成以下任务 (1)请将你听到的旋律用旋律线表示出来,看看有什么特点? (2)仔细观察歌词有什么特点及规律?  
4、给2分钟时间讨论整理,分析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每组分配1个问题进行讨论,派代表给出结论。在学生讨论的同时再次播放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 
(1)旋律线由高而低,再由低而高,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像西北地区连绵起伏的高原地貌,也像西北人的性格一样豪放自由,给人以亲切、豪放、悠远的感觉。与地域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人民的性格特征有关。 
(2)歌词用许多的语气衬词来抒情,第一段写景,第二段抒情。上句采用“2+2+3”的七言奇数结构,下句采用“3+3+2”的八言偶数句结构。例如: 
上去——高山——望平川,(上句)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下句) 看是——容易——摘去难,(上句) 摘不到——我手里——枉然。(下句) 
采用民间格律诗创作,典型的“双句双字尾”格式。 
(体现了民歌的歌词美,说明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再次聆听激发情感 
 
                    
             
                    
                             
花儿昌吉,“花儿”唱响新时代——我们身边的昌吉“花儿”歌手寇红,欣赏“花儿”《昌吉美》(拉近学生与民歌的距离,结合“花儿昌吉”的理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  
四、亲身体验加深感受 
1、探究:请同学们思考西北民歌的单元里为什么会出现华北地区的山西民歌?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与此同时,将两地的文化艺术进行了很好地融合。(使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认识到艺术文化的发展变迁,受政治、经济、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影响与联系的内涵。)  
2、山西民歌《刨洋芋》是借景抒情的山歌佳作,让我们欣赏歌曲,回答以下问题: 
(1)《刨洋芋》是单乐段曲式,共4个乐句,乐句之间有何异同? (2)寻找歌词特点,体会演唱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3、欣赏山西民歌《刨洋芋》,回答以上问题 
(1)《刨洋芋》第1句是整个歌曲旋律的发展基础;第2句与第1句头同尾不同—“合头换尾”;第3句重复第1句,主要乐思得到强调;第4句与第2句尾同头不同—“换头合尾”。给人以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艺术美感。民歌的旋律美,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音乐智慧。 
(2)歌词质朴口语化,采用“比兴”的创作手法。表达了农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体现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心态。  
 
                    
             
                    
                             
4、歌唱实践《刨洋芋》,感受十里不同音的民歌特点,体会民歌“土“的真善美。要求学生演唱时注意方言的吐字发音,声音洪亮,唱2遍。(探讨高亢的原因:大西北地广人稀、风沙大,性格豪爽爱自由。)  
五、感悟探究扩宽视野 
1、陕西不仅有豪放的华阴老腔,还有西北民歌的代表曲风“信天游”。 “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的绥德、米脂一带。“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歌词多为即兴编唱,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增可减,上句用比兴,下句点题,句尾押韵。由于它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单乐段曲式),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2、《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脚夫,旧社会对搬运工人的称呼。在陕、甘、内蒙、山西、青海一带,过去有靠赶着骡、驴、马等牲畜帮人运输的人,这种人称作“赶牲灵”,或“脚夫”。“脚夫”的生活很困苦,走南闯北,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走就是十几天或至数月、数年,全凭两只脚谋生糊口。脚夫的歌会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3、让我们欣赏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脚夫调》,回答以下问题:《脚夫调》与《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对比找异同。让我们聆听《脚夫调》,聆听脚夫的心声。  
4、欣赏《脚夫调》,给2分钟时间讨论后回答问题。 
《脚夫调》与《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对比找异同。(总结出了西北民歌特点)  相 同 点 
1、体裁:山歌 
2、创作:口头、即兴、传唱 
3、歌词:口语化、质朴、多用比兴手法 
 
                    
             
                    
                             
4、曲式:多为单乐段、短小精悍 5、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 
(旋律框架 5→1→2→5  2→5→1→6→5) 
6、情感表达:反映人民生活的喜怒哀乐 
不同点 方言的不同,导致旋律色彩的不同 
 
六、课后探索拓展升华 1、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20页拓展与探究3,要求学生以4人一组为单位,课后查阅资料,记住歌名和至少一首完整的歌曲,并在下节课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2、西北民歌感悟(让学生先来谈感受,老师再总结。) 
西北民歌犹如西北广袤的土地、豪爽的人,它的美就在于她的“原生性”,体现和渗透着传统的民族文化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正是所有艺术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希望同学们能从这节课中,不仅学会鉴赏西北民歌的方法,更要将西北民歌所表达的真、善、美,传承下去!  
3、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片尾曲《神仙挡不住人想人》中结束本课。(建议学生课下看一看路遥的著作《平凡的世界》,了解西北人与天抗争,不与命运低头的奋斗史,从而更深刻的感受西北民歌所表达的情怀。)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新疆省级优课”,所属分类为“高中音乐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新疆省级优课”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