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外力作用,地表形态
所属栏目: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_重庆市江津中学校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_重庆市江津中学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2、能力目标
(1)辨别得出地表形态的形成是属于哪种(风力、流水、冰川或海水)外力。
(2)并能分析出是该种外力的哪种形式形成的这样的地表形态。
(3)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文化差异的引入,启发同学们理解探究式学习对自身、对祖国明天的重要性,激发爱国热情;并通过实验,引导他们学会探究式的学习,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多问为什么的探索精神。
2学情分析
学生刚文理分科,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比较懵懂的时期,很多时候思维方式和处理地理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如何在不乏味的同时,教授他们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风力、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一个地貌到底是何种外力、以及该种外力的何种形式形成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风化实验
什么叫风化作用呢?
请看我的演示:台灯,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太阳,这(泥土)代表的是自然界中的岩石,打开台灯表示白天,这时石头的温度会?** ,物体会?**(关台灯)代表黑夜,这时石头温度会?**物体又会**,正是由于这样日复一日的热胀冷缩,使得岩石发生崩解破碎,这个现象,我们把它称之为风化现象。由于哈密地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所以就有了如此多的风化碎屑物质。
活动2【活动】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实验
那么哈密地区的小土包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如果大家想起来实在困难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说话。
(生答“吹风”,用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对不对。)
好了,实验正式开始。
首先请大家看我的容器,盒子代表的是坚硬的岩石,表层的细沙代表的是风化碎屑物质。
(开始吹小风)请大家注意观察,地表的起伏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当出露橡皮泥时),请问露出来的橡皮泥代表的是什么?岩层。刚才吹走的是?风化的碎屑物质。
(风继续吹)地表的起伏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岩层被搬运走了,而有的岩层保留了下来?**(地表岩石岩性软硬不均,有的软易被侵蚀,有的硬不易被侵蚀),地表出现的这种起伏,就是风力的侵蚀作用的结果。
(加大风力吹)好了,现在我们风力加大了(请出大风天使或勇士),观察地表的起伏?**即强大的风力对地表会产生强烈的侵蚀作用。刚才我们说到哈密地区,每年大小风要刮到300多次,占年度天数的 86.5%。7-8级以上大风每年不少于40次。这种大风对地表产生巨大的侵蚀作用,就形成了我们刚才看到的雅丹地貌。也就是说雅丹地貌就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与此同时,这个实验还产生了另外一个现象,看这个区域,现在与实验之前是否有变化?**(刚才没有沙,现在有沙,沙是怎么来的?风吹来的,风把沙子从源地的吹到这里的过程就叫风的搬运作用。而随着速度的下降,沙子最终在远处沉积了下来,大家看上去最像西北地区的什么?沙漠。对了,沙漠就是典型风力的堆积地貌。
另外,西北地区还有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就是沙尘暴。沙尘暴危害巨大,刚才我们这里就发生了一场沙尘暴。这个实验延伸出来的第三个现象,就是防护林对自然灾害起到了防灾、减灾的作用。之所以有防护林,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规律,学以致用。
现在就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个实验我们都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结合学案。:对于哈密地区,由于气候干旱使其昼夜温差大,因此风化物质多,加之风大,使得风力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就形成了其独特的地貌类型。(板书:风力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那么哈密地区的小土包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如果大家想起来实在困难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说话。
(生答“吹风”,用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对不对。)
好了,实验正式开始。
首先请大家看我的容器,盒子代表的是坚硬的岩石,表层的细沙代表的是风化碎屑物质。
(开始吹小风)请大家注意观察,地表的起伏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当出露橡皮泥时),请问露出来的橡皮泥代表的是什么?岩层。刚才吹走的是?风化的碎屑物质。
(风继续吹)地表的起伏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岩层被搬运走了,而有的岩层保留了下来?**(地表岩石岩性软硬不均,有的软易被侵蚀,有的硬不易被侵蚀),地表出现的这种起伏,就是风力的侵蚀作用的结果。
(加大风力吹)好了,现在我们风力加大了(请出大风天使或勇士),观察地表的起伏?**即强大的风力对地表会产生强烈的侵蚀作用。刚才我们说到哈密地区,每年大小风要刮到300多次,占年度天数的 86.5%。7-8级以上大风每年不少于40次。这种大风对地表产生巨大的侵蚀作用,就形成了我们刚才看到的雅丹地貌。也就是说雅丹地貌就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与此同时,这个实验还产生了另外一个现象,看这个区域,现在与实验之前是否有变化?**(刚才没有沙,现在有沙,沙是怎么来的?风吹来的,风把沙子从源地的吹到这里的过程就叫风的搬运作用。而随着速度的下降,沙子最终在远处沉积了下来,大家看上去最像西北地区的什么?沙漠。对了,沙漠就是典型风力的堆积地貌。
另外,西北地区还有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就是沙尘暴。沙尘暴危害巨大,刚才我们这里就发生了一场沙尘暴。这个实验延伸出来的第三个现象,就是防护林对自然灾害起到了防灾、减灾的作用。之所以有防护林,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规律,学以致用。
现在就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个实验我们都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结合学案。:对于哈密地区,由于气候干旱使其昼夜温差大,因此风化物质多,加之风大,使得风力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就形成了其独特的地貌类型。(板书:风力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之风力作用学案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 何云凤
1、组成地表的岩石,绝大多数是沉积岩,且岩性不均,有的软(易被侵蚀,有的硬,不容易被侵蚀)。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太阳,主要有风力、流水、冰川和海水,具体表现有:分化、侵蚀、搬运、堆积四种形式。
3.哈密地区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月均温 (°C) |
-10.4 | -4.1 | 4.6 | 13.5 | 20.2 | 24.6 | 26.5 | 24.7 | 18.2 | 9.4 | 0.0 | -8.0 |
月降水量 (mm) |
1.3 | 1.5 | 1.2 | 2.0 | 3.9 | 6.6 | 7.3 | 5.3 | 3.3 | 3.3 | 2.0 | 1.3 |
月平均风速 (米/秒) |
1.4 | 1.6 | 2.2 | 2.5 | 2.2 | 1.9 | 1.7 | 1.6 | 1.4 | 1.4 | 1.4 | 1.3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A区域 |
地表起伏(大或小) |
看到出露 地表起伏逐渐变(大或小) ; 用实验模拟形成了ppt中所见的 地貌 |
B区域 |
该区域的泥沙多还是少? |
形成风力 地貌; 有防护林的地方沙子被拦截,没有防护林的地方沙子吹得更远说明防护林具有 的作用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