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长方体的认识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湖南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版本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18-19页。
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 》是在学生过去已经对长方体有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认识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本节课的学习,为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学习作准备。本单元内容在图形的认识领域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教材编排上注重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入手,由具体到抽象,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研究“面”“棱”,建立“形”的概念。通过本内容的学习,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对长方体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教材从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实物出发,学生并不陌生。这些都为学生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分析,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知识。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空间想象力还不够丰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了解它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的特征,能运用长方体的特征解决 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其合作意识和探究的精神,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索长方体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师切土豆。 将土豆放好,沿竖直方向切一刀。问题: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发现原来凹凸不平的面,现在变成了一个平平的、光滑的面。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面
2、师将土豆切出的平面朝下,沿竖直方向再切一刀。问题:又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观察,指一指,说一说。师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这还有一条线段,它是由切出的两个面相交而成的,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在数学上称为棱,读一读。板书:棱 (大屏幕上展示出切后土豆的面、棱)
3、师将土豆前面还朝下,沿着竖直方向切第三刀。问题:这次又有什么新变化呢?
结合学生回答,师引出:因此像这样由三条棱相交而成的点在数学上叫做顶点。板书:顶点。(大屏幕上展示出切后土豆的面、棱、顶点) 小结:在切土豆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面、棱和顶点。如果将这块土豆再这样切三次,你们猜,会切成一个———— 长方体。板: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体。
[设计意图:“切物成形”引入新课,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分解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为下一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做好铺垫。] 二、合作学习,探究特征
1、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呢?(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其他长方体形状物体。 2、小组合作, 探究。课件出示要求:
(1)两人一组合作探究。
(2)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 (3)把你的发现记录在活动单上。 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
师:关于长方体的面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有6个面。
师:你是怎样数的?能到前面来数给大家看吗?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相对”。指面时,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数一数。 师:这些相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不同意见?
板: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师:那长方体相对的面还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回答后,板: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关于棱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生:有12条棱
师:数出来是12条的请举手,你能上来数一数吗?生数 师注意引导学生有序的数数这12条棱
师:老师认真的观察了一下,发现他先数的这中间的4条棱,在位置上是相对的,我们把这样的4条棱叫做一组相对的棱,你还能找到其它组相对的棱吗? 生用手指出其它两组相对的棱。
师:让我们通过课件更清楚的看一遍。 师:哪些棱长度相等,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生指
板: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长方体有几个顶点?请上来指一指。 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发现了长方体棱的特征,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 8个顶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对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探索与梳理,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提升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三、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1、 师提问:搭出一个长方体框架,想一想,我需要多少根小棒? 生:要用12根小棒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个长方体它由12条棱组成。 2、动手操作。
师:那么,是不是12根小棒就一定能拼出长方体框架呢?这里有3袋小棒,每一袋都有12根小棒,请选一袋小棒来搭框架,看能不能搭出长方体框架,为什么?
课件出示要求:
1、两人一组合作,在三袋小棒中选一袋搭出一个长方体框架。 2、把你的发现与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
教师分别采访各组
师:老师来采访一下你们好吗? 请问:这一组有三组长度相同的小棒,相同长度的小棒摆在什么位置?
师: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点?(两组棱一样长。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采访选3号材料的同学, 能搭出长方体框架吗? 为什么?
小结:真了不起,通过“搭框架”,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搭长方体框架”活动,不是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特征进行深入讨论与思考。“选哪一袋小棒来搭框架”,不是教师规定的某一袋材料,让学生操作;而是让学生选择,选的过程就蕴含让学生运用特征的思考过程,此问题设计别具匠心。教学生会学习、会思考。] 四、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指导看直观图(课件)
师:同学们,将长方体画下来,是什么样的呢?
从这幅图上我们能看到几个面,几条棱?(3个面、9条棱)
师补上看不见的三条棱。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把立体图记在自己的脑海里。教师依次擦去一条棱、三条棱,想想它原来的样子。
问:至少保留几条棱,你还能想出它原来的样子? 2、认识长、宽、高
师:同学们,看,相交于这一个顶点的有几条棱? 生: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有3条棱。
师: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一般情况下,底面较长的那条棱叫长,底面较短的那条棱叫宽,垂直于底面的那条棱叫高。指一指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像至少保留哪几条棱才能想像出原长方体的样子,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引导下,观察、操作、想像各种感官协调作用,长、宽、高不再是一个名称了,而是决定长方体形状的重要要素,认识长、宽、高就水到渠成。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想像力、观察力、分析能力及空间观念均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此环节设计,从实物长方体到立体图,再从观察立体图到面、线,认识长、宽、高,理清了线、面、体之间关系,更重要的是] 五、巩固练习
1、变式呈现,理解长、宽、高
课件出示
2、猜一猜
(1)长、宽、高分别是10米、2.5米、3米 , 教室、公共汽车、家用冰箱
(2)长、宽、高分别是24厘米、17厘米、0.7厘米, 数学书、新华字典、文具盒 (3)当长、宽、高分别是24厘米、17厘米、0.1毫米,猜猜是什么物体? 3、出示冰箱的外形尺寸(cm):70×60×180。看到这组数据,你知道这台冰箱的哪些信息? 4、根据长、宽、高想象长方体的6个面,选择合适的长方形配面。
将宽变成4厘米,你能给第二个长方形也配好面吗?如果继续变化将长也变为4厘米,将
会得到一个什么形状呢?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既有层次,又有坡度。特别是第4题“由体想面”向“由面想体”拓展,对学生想象力、空间观念的发展大有裨益。]
六、畅谈收获,总结课堂。
提问: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收获吗?现在,如果请你来介绍长方体,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小结:本节课同学们经过自主探索,在操作中了解了面、棱、顶点的特征,又通过搭长方体框架,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棱的特征,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长方体的奥秘。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 6个 长方形 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 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 8个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