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北京市优课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北京市优课

视频标签:咕咚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北京市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学习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领悟学法,发展思维,从而提高能力,提升素养是生本化课堂的典范,也是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理想课堂。学习《咕咚》一课,通过学生自主实践、相互合作、教师点拨等方式,在教师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前提下,创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情境,使学生能及时的置身于文本角色,真切体验。在此过程中实现学法的落实,思维的训练,情感的陶冶。 
【教学内容分析】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 
本文所在单元的主题是“问号”,围绕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这3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独立识字和阅读能力,在实践中掌握“借助图画阅读”的方法。所以教学本课,朗读课文,给别人讲讲故事是本课的重点。 
【学生情况分析】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容易感兴趣。对于阅读课文的学习,能通过文字感知浅显的内容,并且初步学会从文本中获取信息,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信息的获取容易无序、片段,还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学生能运用自己已经具有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大致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课文中提及的道理缺乏感性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正确书写“吓”、“怕”、“跟”、“都”这4个生字。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服从。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正确书写“吓”、“怕”、“跟”、“都”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服从。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感知故事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咕咚》,请大家齐读课题。 2.分组出示词语,用不同形式复习词语。 
(1)出示词语卡片:吓了一跳、可怕、都有、熟了、跟着、热闹(生字组词和难读字) 
(2)出示字源图片:象、鹿、羊、家(提问:课文中的“大家”指的是谁?) (3)出示形声字:咕咚、拦住、领着(提问:上节课我们是怎么猜到这些字的读音的?) 
过渡语:字词我们都掌握了,那让我们把它们再放回到课文中,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回顾生字词的同时梳理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感知。同时从一年级开始有意识的渗透词语分类的思想。】 
二、借助插图,读好故事 (一)整体读文 
1.请7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 
2.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吗?(学生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二)读懂、读好这个故事 1.学习第1自然段 
这个故事是由木瓜掉进水里发出的声音引起的,那我们就来听听这个声音。(播放“咕咚”声)听到这个声音,你有什么感受? 
那应该怎么读这一自然段呢?自己练一练。 
你为什么这样读?(预计学生可能根据标点符号读出感叹的语气,也有的学生会从文字的意思去读,木瓜从高处掉下,所以声音特别大。) 
2.小组合作学习第2-4自然段 
(1)师语:我们知道咕咚是木瓜掉进水里发出的声音,那兔子和其他小动物们听到这个声音之后有怎样的表现呢?读读第2、3、4自然段,读完之后用“—”画出小动物们的表现。 
(2)学生小组汇报:①都有哪些小动物;②小动物们听到咕咚声有什么表现。(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把相应图片贴在黑板上。) 
(3)小回归: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热闹的场面。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小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跑?(预计学生会说跟着跑的原因有:①害怕,以为咕咚是个可怕的东西或者动物。②看到别的小动物跑我就跑。) 
师语:就在小动物们拼命奔跑的时候,谁出现了?(大象、野牛)它们又是怎么做的,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自由朗读,边读边想:野牛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没跟着跑? 我们继续跟着小兔子去湖边看看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4. 学习第6、7自然段 
 出示句子: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1)读到这你知道了什么?(预计学生会说:咕咚原来是木瓜掉进水里的声音。) 
(2)大伙儿在笑什么呢?(引导学生走进角色)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动物,你在笑什么呢? 
(3)这里面有一个动物的笑和大家不一样,说说野牛在笑什么?它为什么笑了? 
例句:(野牛)满意地微笑,因为它拦住大家,带领大家找到了事情的真相,让小动物们明白了做事情不要光听别人说,遇事要多动脑筋,很多时候要亲眼看一看才能下结论。 
【设计意图: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个版块的教学中体现了层次性:先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找到课文中相关的信息;再借助图画,在朗读中体会动物们害怕的心理。借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阅读课文,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画面中一边读课文,一边梳理故事情节,这样的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阅读心理。】 
三、搭设平台,讲好故事 
1.多有意思的童话故事呀,下面我们一起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好吗?你们觉得怎么讲故事,就能让别人听明白又爱听呢? 
要求:清楚完整;生动有趣;有新意,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加上动作。 
2.自己练习,讲给同桌听,再讲给全班同学听。评出“最完整奖”、“最生动奖”、“最有新意奖”、“故事大王”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评价标准:讲清楚、完整;讲的生动有趣;有自己的创意) 
【设计意图:练习讲故事,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 
四、对比学习,拓展故事 
1.学习绘本故事——《酸的和甜的》 
教师读故事,根据情境设计问题: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小白兔(小松鼠)会怎样回答呢? 
2.比较一下《咕咚》、《酸的和甜的》这两篇童话有什么相同之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品尝为实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学生对文中的道理得以深入理解。】 五、书写指导,依法评价  
过渡:故事讲完了,我们再来看看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吓、怕、跟、都),你认为哪个最难写?以学生提出的字为例,学会这个字后,其他的字按照这个字的方法学习。 
(1)先观察字的结构: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重点笔画。 (2)师范写,学生书空,再描红,练写。  (3)依据刚才的三个标准进行反馈评价,再练写。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认知出发,体现自主识字能力。】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趣的童话故事,它告诉我们不要偏听偏信,要尊重了解事实,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两个故事讲给小伙伴或者家里人听。同时在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今天学的四个生字,并组词。  
附:板书设计           
20.咕咚 
 
 
 
 
拔腿就跑    跟着跑    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一边跑一边叫 
 
                    
             
                    
                            【教学效果评价】 序号 考查内容 
考查目标说明 
自我 评价 同伴 评价 1 学会本课词语。 
读准字音。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正确、流利、有感情三方面评价。   3 
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 
语言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情感表达恰当。 
  
4 会讲故事。 用自己的话,加以自己的理解讲故事,能运用恰当的动作、表情等。 
  
 综合评价(完成1、2,成绩建议为良好;完成1、2、3、4成绩建议为优秀)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教学坚持“以读为本”,重视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故事——读好故事—
—讲好故事——拓展故事”,特别是在感受兔子、猴子以及小动物们的惊慌失措时,教师带领学生运用抓住文字、创设情境、内心体验等方法,通过读让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还对学生渗透了朗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在情境中与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通过“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其次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抓住文本中小动物的对话,我带领学生走进小动物内心,与小兔子对话(小兔子,你被什么吓了一跳?你为什么拔腿就跑?),感受它的恐惧;与小动物们对话(兔子你在笑什么?猴子你在笑什么?大象又在笑什么呢?),从而感悟到了小动物们在明白事情真相后内心的变化;最后是在本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比较”的思想,学生在“比较”这一思维引导下实现了文本拓展,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到“耳听为虚品尝是实”等等,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寻找文本的“同”和“不同”过程中,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最大化的学习。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咕咚”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北京市优课”,所属分类为“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咕咚》北京市优课”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