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图形的周长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图形的周长》云南省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图形的周长》云南省 - 曲靖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3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指出图形的周长,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图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中,获得对周长的最真实、最直接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交往、合作意识,让其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周长的含义,懂得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叔叔阿姨都在干嘛呢? 生:低头玩手机。
师:这群人在生活中被称为“低头族”。 师:你想对这些人说点什么?
生1:过马路玩手机不安全;生2:吃饭玩手机不尊重老人,应该多陪陪老人;生3:玩手机伤身体,应该多锻炼身体。
师:谢谢这位同学的建议。其实啊,我也是一名低头族。长时间玩手机使得冯老师的颈椎越来越疼,所以冯老师为自己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请看,冯老师的跑步计划是?
生:每天沿花坛跑一圈。
师:请记清冯老师的跑步计划,我要邀请你们当我的小小监督员,看看冯老师有没有按计划跑步。
【设计意图】 :从冯老师的实际生活出发导入课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社会普遍现象出发,提醒学生要注意出行安全,要做一个身体健康、懂得尊重他人、孝敬长辈的孩子。
2、感知周长,揭示课题 (一)感受“一周”
师:请看,冯老师第一天的跑步情况。(出示课件)完成计划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没跑完。
师:唉,万事开头难。再看冯老师第二天跑步的情况。(出示课件)完成计划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也没跑完。
师:但是比第一天跑得更......那你认为怎样跑才算跑完一圈?
生:从出发的地方跑回出发的地方。
师:也就是,从起点跑回起点,首尾要接上,才是跑了一圈。
师:来看冯老师第三天怎么跑的?如果我跑对了,请给我掌声鼓励一下。 生:鼓掌。
师:感谢你们的鼓励,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达成目标。那谁愿意来说说冯老师第三天是怎么跑的就跑完一圈了呢? 生:因为你从起点跑回了起点。
师:生活中的一圈,在数学上也叫作“一周”。(板书“一周”)同学们,伸出小手,我们来绕一绕一周。 生:绕。(教师根据学生绕的情况规范绕法) 师:重新绕一周。
(二)体会周长,揭示主题
师:回顾三天的跑步情况,看,图1、图2是花坛的一周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没有跑完一周。
师:像1、2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不封闭图形”。图3是花坛的一周吗? 生: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跑完了一周。
师:像3这样的图形,谁能来取个名字? 师: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生:齐读。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图形的周长”。(板书“图形的周长”) 师:老师有个地方没弄明白。周长两个字,这里的“周”指的是? 生:一周。
师:那“长”呢? 生:长度。
师:合起来就是指? 生:一周的长度。
【设计意图】利用冯老师三天不同的跑步路线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一周”和“封闭”的概念,揭示周长的定义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3、探究方法,强化概念
师:请大家打开记忆的匣子,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里,哪些有周长?
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师:同学们对平面图形的知识掌握得真牢固。冯老师带来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贴在黑板上并邀请1位同学上黑板指出它们的周长) (1)观察并描出周长 完成学习单第1题。(收集学生作品并展示,巩固“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2)量算周长
师:原来,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刚刚两位同学也非常规范地指出了黑板上两个图形的周长。请估计一下,这两个图形,谁的周长更长些? 生:长方形。
师:怎样验证你的估计?
生:先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它们加起来,算出周长就可以比较了。
师:请找到学习单的第二题。说愿意上台来当一当老师的小帮手,具体说一说怎么做?
生1带领学生边量边算,完成学习单上的第2题:量一量,算一算。
周长: 周长: 师:通过大家一起的努力,我们计算出了周长,很明显,谁的周长要长些? 生:长方形。
师:你们真厉害,估计正确。
(3)绕线法
师:那你们能不能算一算它的周长呢?(举起一片树叶) 生:观察思考。
师:用直尺直接测量树叶边的长度,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的边缘的是弯弯的,不是直直的。不好量。 师:那你能想个办法吗?
生:可以用线绕树叶一周,量出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师:这种方法好用吗? 生:好用。
师:嗯,不错。这位同学说的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数学上的绕线法。冯老师邀请了小蚂蚁为大家演示一下,请看。(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以实例出发,通过对比,让学生掌握规则图形的周长可以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把它们加起来;像树叶这样边是弯的的图形,可以借助“绕线法”来求周长,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4、巩固提升 师:生活中的图形各式各样,要想知道它们的周长,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请看,这两组图形的周长一样吗?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并在学习单上圈出你的答案。 (完成学习单第3题)
( )cm
( )cm
( )cm ( )cm ( )cm ( )cm ( )cm
(一样 不一样) (一样 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移补”的方法巧比周长,让学生在思考中拓展思维,体验不同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4、拓展延伸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那么多有关周长的知识,想不想实际感受一下周长? 生:想。
师:请大家拿出冯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白纸。请问这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快速指一指一下它的周长。 生:指
师:现在,我想让大家来扮演魔术师。想办法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周长相等的两部分。 生:操作。
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折法,并请学生边展示边说一说。
师:冯老师可没你们能干。冯老师在尝试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长方形撕成了A和B这样的两部分,请问它们的周长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光说可不行。我们来动手验证一下。先用红笔分别描出A的周长,用蓝笔描出B的周长,再比较。 生:边描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交流想法。师:你说得思路很清楚,冯老师听懂了,下面的同学,你们听懂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件演示过程,巩固知识) 师:原来,A和B的周长是一样的。可是乍一看它们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你们觉得呢?
生:A比较小,B较大。
师:是呀,你们看到的A较小,B较大,在这里指的不是A、B的周长,而是指它们的面积。面积是我们之后将学习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摸,让学生感受长方形的周长;通过想办法,让学生加强对“长方形对边相等”的认识,并巩固周长的概念;通过描和比较,强调“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同时,能联系到与之相关的整个知识网络。
5、课堂小结 陆游有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透彻的认识事物,需要亲身实践,学习数学亦如此。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不仅依赖于仔细观察和动脑思考,更需要动手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总结方法,以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cm 4cm 3cm 3cm 3cm
4cm 3cm 3cm
五、板书设计
图形的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周长: 周长:
六、教学反思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