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所属栏目:初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山西省级优课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山西省级优课
主体·互动·生成·发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六章 第一节 新授课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节,主要内容有眼球、耳的结构和视觉听觉的形成,也涉及其他感觉器官。重点是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由于眼和耳是人体从外界接受信息的主要器官在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有着突出作用,所以本节也是本章的重点。
“想一想,议一议”从学生最熟悉的吃饭情境引入,目的是引发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同时思考感觉器官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在第一个黑体字标题“眼和视觉”中,教材首先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了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在学生掌握了相关名词的基础上,以一个典型的场景(黄蜂朝你迎面飞来)来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关于视觉的形成,教材阐述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通过视觉神经将图像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处理之后形成视觉。由于关于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要到第二节才学,关于反射弧的内容要到第三节才学,因此本节不能完全解决视觉和听觉产生的机理问题。有很多班级整班都是“小眼镜” 。
知识服务于生活。目前,中小学生近视越来越多,有很多班级整班都是“小眼镜’,因此教材安排了“近视及其预防”,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到“三要”和“四不要:养成卫生的用眼习惯关于近视的形成,需要以相关的物理知识为基础才能阐述清楚,但是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课,所以教材在旁栏安排了“小资料”栏目,对必要的物理知识进行介绍。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及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比较活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尚处于一种懵懂阶段,对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不甚了解,所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帮助。我们应该利用每个时机,在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远大的理想抱负。
教学重点: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的成因 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过程 教 法: 引导学习教学法 学 法: 自学,小组讨论 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 学习目标
1.准确识记眼球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课前准备
主体·互动·生成·发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阳泉七中七年级生物备课组集体教案 主备郝慧 上课时间5.12 上课班级290-292 上课教师郝慧
学生准备书、导学案、笔
教师准备眼球模型、手电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出示目标(2分钟)【幻灯片01-03】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是我怎么发现好多同学的窗口上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玻璃呢?你们的眼睛怎么了?(近视)那请你摘掉眼镜,试着来看看黑板上的字:
(问三遍)看到的请举手,看清楚的请举手。
为什么字越小,举手的同学越少呢?你的眼睛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节课请你戴好眼镜跟我走进你的眼睛,现在开启一场视觉之旅!
请看黑板上的学习目标: 二、完成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一:眼球的结构及视觉】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派代表补充板书。【幻灯片04】 8分钟 (1)看书P79页图4-47,对照课桌上眼球模型,按照从外向内的顺序认识眼球的结构。并填写导学案中“眼球结构及其功能”。
(2)读书P79第三自然段后,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你是怎么看到东西的。参考学案中“视觉的形成”(注意区分物象和视觉)。
(3)看书P80第一自然段后思考:人为什么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和眼睛的哪个结构有关?
2.小组探究,教师巡视,引导答疑【幻灯片05】 4分钟 3.板书更正,教师总结、点拨、评价。 当我们用手电筒照射眼球模型是,可以发现光线分别通过1角膜,2瞳孔,3晶状体,4玻璃体,到达5视网膜上,形成物象,因为视网膜有很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可以把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于是我们形成了视觉。
眼球除了刚才说到的6个结构之外,还有7虹膜,8巩膜,9脉络膜。你知道眼球的这些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吗?让我们来测试一下刚才的自学效果:(请举手回答)
4.自学检测 【幻灯片06-07】
(1)请把下列描述和图中的结构对应起来:
A、有人喜欢对别人“翻白眼” B、眼睛里能够折射光线的结构
C、感光细胞存在于眼球的哪个部位?
D、外国人的眼睛是蓝色的, 中国人的眼睛是黑色的。
(2)请区分猫在明暗处的眼睛(图片)
【学习目标二:近视及其预防】
1.了解晶状体【幻灯片08】 2分钟
晶状体能折射光线, 对光线有汇聚作用。 晶状体越鼓(曲度大),光线偏折的角度越大。
主体·互动·生成·发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阳泉七中七年级生物备课组集体教案 主备郝慧 上课时间5.12 上课班级290-292 上课教师郝慧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什么是近视眼?容易形成近视的陋习有哪些?你该如何预防? (2)我们是如何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的?与眼睛的哪个结构有关?
3.自学检测 【幻灯片09】 3分钟 (1)晶状体曲度过____(大或小)、眼球前后径过____(长或短),都会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一个模糊的物象,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就是近视眼。
(2)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可以预防近视眼,其主要原因是( ) A、是调节瞳孔的神经休息 B、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放松 C、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D、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3)请举出两项预防近视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内更正,教师点拨评价。 2-3分钟 只用物象落在视网膜上,我们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如果物象落在视网膜前,就是我们所说的近视眼,反之则是远视眼。我们可以利用凹透镜帮助近视眼,先把光线发散,再通过晶状体进行汇聚,让物象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这样我们就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了。
青少年阶段,由于长期用眼,导致看远处物体比较模糊,因为牵拉晶状体的肌肉——睫状体长期处在收缩状态无法放松。所以应该及时远眺,做眼保健操,对眼睛周围肌肉进行放松,从而改善眼周围的血液循环,可以帮助恢复视力。
三、当堂训练。【幻灯片10】 10分钟 1.导学案P101基础反思 2.导学案P102能力测控
四、小结。 5分钟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眼镜的结构,了解了眼睛是怎么看到明暗处和远近处的物体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大家能按照书中“三要四不要”的建议保护自己的眼睛,千万别像歌中唱的那样“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才能把这世界看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事物的感知
第一课时 眼和视觉
一、眼球结构 外膜:角膜+巩膜 眼球壁 中膜:虹膜+脉络膜 内膜:视网膜 眼球 晶状体 内容物 玻璃体 二、近视
主体·互动·生成·发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阳泉七中七年级生物备课组集体教案 主备郝慧 上课时间5.12 上课班级290-292 上课教师郝慧
教学反思
让小组合作真正促进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在日常教学中,我积极探索如何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结合本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1、小组合作的前提必须是“独立思考”
小组互助可以有效帮助每一个组员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前提是,要让学生先尝试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能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接下来的合作才更有效。所以在完成“学习目标一”的时候,我先设置3个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在此基础上,在组内处理更高级一的2个问题。这样,即可以在组内初步对小组成员自学情况进行了解,又可以让学生在沟通合作的过程中,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2、学会倾听是保证小组合作的关键。
学生在组内的交流过程并不是独立的、随意的,是需要教师及时关注,适时参与的。在恰当的时候参加学生讨论,设疑,引导,帮助学困生降低难度或适当拔高成绩好的学生。用“把你的想法说给其他同学听”或“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等问题,保证学生讨论环节更有价值。
3、小组互助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
传统的检测都是学生做完教师讲解点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接受程度越来越低,如果缓过来变成同桌或者小组内处理自己遇上的困难,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取到自己容易理解通俗易懂的讲解,这样比老师讲解更记忆深刻。我在第二次自学检测后就采用这样的策略让学生把问题在小组内解决,而我在巡视,听、看学生遇上的其他问题。最后学生处理不了的信息汇总在一起,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对统一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