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练习使用显微镜
所属栏目:初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及分析:
《练习使用显微镜》属于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一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中的内容。课标要求: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他有三项内容。
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说出,学习水平为了解,学习内容是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第二项维度目标是技能目标,行为动词是使用,学习水平为独立操作,学习内容是显微镜。 第三项维度目标是技能目标,行为动词是制作,学习水平为模仿,学习内容是临时装片。 教材分析: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的内容。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的认识了生物和生物圈,但是对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还不明白,而显微镜是帮助学生了解生物体的工具。本节内容包括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功能以及使用显微镜的步骤。让学生认识和使用显微镜,也是为后面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优势:六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初中,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强。而显微镜又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个专业精密仪器,所以他们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于本节课的顺利完成有着一定的优势。
劣势:本节课主要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六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独立动手操作这方面的能力较弱,在生活中接触显微镜的机会也不多。所以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演示,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使用显微镜”。教材分析中指出:“本节内容包括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功能以及使用显微镜的步骤。让学生认识和使用显微镜,也是为后面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正确使用显微镜。
课标要求“使用显微镜。”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六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独立动手操作这方面的能力较弱,在生活中接触显微镜的机会也不多。” 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正确使用显微镜。
学习目标:
(1)通过图片、问答、指认等,学生了解显微镜,并能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作用。 (2)通过演示、操作、练习等活动,学生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 (3)通过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学生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教学流程: 一、课前自学
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到共同学习的QQ群中,学生下载微课后观看,通过QQ群进行问题交流和讨论。
微课中包含以下内容:
引入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那你们见过细胞长什么样子吗?想知道细胞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吗?因为细胞非常微小,所以我们必须得借助一定的工具才能观察到它们的行踪,这种工具就叫做“显微镜”。
那么,显微镜是怎么构成的?我们又该如何使用显微镜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显微镜。 2.明确目标:
通过这个视频的学习,你要完成以下任务: a.说出显微镜有哪些部分组成
b.说出使用显微镜的正确过程 3. 讲解新知:
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为学生设置一个检测题,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4、交流讨论
在QQ群中提出交流的话题“显微镜使用中的问题交流”,将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课上讨论。
二、课堂活动 导入:
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大家用肉眼能看到细胞吗?要想探索生物的奥秘就必须要了解细胞,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显微镜的相关内容。
新课讲授
1、微课学习情况检测(10分钟)
用提问的形式带领学生回顾显微镜的结构。拿起显微镜,指着上面的结构提问:“这个叫什么,有什么作用?”既带领大家回顾了所学知识,又检测了学生掌握情况
随机选取一位同学做指挥,按学生指挥的步骤操作显微镜。既检测了学生课前的学习,又为学生做了规范的演示。
2、显微镜操作练习
在课前发给学生一张显微镜操作步骤表。第一列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第二列空白,用来记录学生操作情况。
任务一:观察写有“上”字的载玻片,看到清晰的物象。(10分钟)
同桌之间为一个小组,一个扮演老师,一个人扮演学生,扮演学生的人负责操作显微镜,扮演教师的学生严格按照显微镜的操作步骤进行监督,对学生操作错误的地方及时指出,并记录在分发的操作规范表上,一次实验结束后双方交换角色。
任务二:让学生找出显微镜所呈物象与载玻片上原象的不同。(3分钟)
学生看清物像后会发现,显微镜所呈物象到了。引导学生归纳出;显微镜所呈的象是倒像,与原象相比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讨论:当你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当怎样移动载玻片才能让物像回到视野中央?
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能得出结论: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像,所以看到的物像偏左上方的情况下,载玻片实际上在载物台的右下方,要想回到中央应当向左上方移动。
观察:让学生用写有“上”字的硬纸片替换载玻片来观察,试试能不能在显微镜中观察到像。通过观察学生总结出结论:观察的玻片须是薄而透明的。 任务三:观察动植物细胞(12分钟)
将动植物玻片提供给学生,学生自由观察,能将图像移至视野中央。更换目镜和物镜,观察图像的变化并讨论:显微镜放大倍数怎样计算?归纳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在更换镜头的时候学生会发现目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任务四:小结与检测(5分钟)
小结在练习操作显微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条结论,用几道检测题检测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引导学生将显微镜放回原处,准备下课。
实验教学效果与评价:
通过课前在QQ群当中的问题交流情况,我已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初步的判定,学生在课堂上亲自操作联系的时间较多,很多问题也是在操作过程中逐渐生成的,课堂较活跃。通过回收学生的操作规范表,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操作出现的问题。对本节课出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1、 在对学生课前微课学习状况的检测中发现,学生对于显微镜的结构掌握还不错,但是操作显微镜时的
步骤不够规范,如果在微课的学习中设置练习检测环节就更好了,比如课前给学生提供一个能交互式练习显微镜的动画。
2、有些学生可以总结出的实验结论,我没给他们更多的时间。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