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倍的认识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福建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⒈这节课的难点和盲点在哪里?如何突破? ⒉这节课要让学生学会什么?怎样学? 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磨课要点 ⒈起点。
知识起点:《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1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理解了乘除法意义,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积和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以乘除法的意义为知识基础。
已有生活认知:学生在生活中较少接触到“倍”,对倍感到很陌生,通过课前调查发现,仅有5%左右的学生对“倍”有比较清晰、正确的认识,绝大多数孩子对“倍”并不了解,或者说仅是模糊的认识。
思维特点:“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很重要的概念,三年级的学生,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
⒉终点。一方面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倍的模型并理解倍的概念,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思考及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另一方面在层层深入的探究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⒊过程与方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动的情境,通过启发谈话、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看一看、圈一圈、说一说、摆一摆、用一用等活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
2
程,突破难点,以达到真正掌握,并尝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 经历“摆一摆、看一看、圈一圈、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在操作活动中,构建倍的直观模型。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 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概念。
2.在圈一圈、用一用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果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感知经验,提出“倍”
1.课件出示“孙悟空”举办水果宴会的情景。
师:悟空的生日快到了,它在花果山举办了一场水果宴会,朋友们都来道贺,悟空摘了梨子和苹果。(出示2个梨子)你能确定梨子是多还是少吗?
预设1:梨子少。
预设1:不能确定,因为只知道梨子,苹果还不知道? 2.指出比较必须要有两个量。
师:比多少要有两个量,它指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师:现在梨子和苹果比呢?(出示2个梨子和1个苹果)
师:现在梨子和苹果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出示2个梨子和2个苹果) 师:梨子和苹果的数量同样多,还可以怎么说?哪位聪明的小朋友知道? 3.引出课题。
师: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倍数关系,那什么是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设计的。首先,课一开始创设了孙悟空举办“水果宴会”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唤醒了学生对苹果与梨子两个数量之间进行“比多少”的已有知识经验。
3
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倍”来表示,为后面构建“倍”的数学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经验,理解“倍”
(一)初悟“倍”的含义(倍数不变) 1.感受3倍
师:现在还是1倍吗?(出示2个梨子和3个苹果) 师:现在呢(出示2个梨子和4个苹果)
师:现在苹果的个数是梨子的几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出示2个梨子和6个苹果)
师:把2个梨子看作1份,我用1个圈表示1份,苹果有这样的3份是3个2,这时候我们就说苹果的个数是梨子的3倍。
2.理解3倍
师:孙悟空最喜欢变魔术了,它眼睛一眨,水果变了,现在苹果是梨子的几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水果图变成了5个梨子和15个苹果)
师:悟空轻轻吹了口气水果又变了,现在呢?(水果图变成了1个梨子和5个苹果)
师:(同时呈现刚才的3幅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为什么苹果都是桃子的3倍?”
师:不管悟空怎么变,都是把梨子的个数看作1份,苹果的个数有这样的3份,苹果的个数就是梨子的3倍。
3.抽象3倍
师:你们认识3倍了吗?考验你们的时刻到了。(课件动态演示:只剩1个梨子和3个苹果,把分两行摆放的水果变成一横行)
师:你们看,我这样摆,你能找到他们的关系吗?(出示3组横放的3个苹果1个梨)
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还可以这样摆,把梨子看作一份,苹果有这样的3份,所以苹果是梨子的( )倍,去掉一组呢?增加一组呢?如果我按这样的规律不断地增加下去呢?(课件演示水果图竖着摆放)
师:悟空又要变了,你们瞧!水果没了,变成椭圆形、圆形、线段,你能找到倍数关系吗?
4.总结方法
4
师:为什么不管怎么变,红色线段都是蓝色线段的3倍?
师:以蓝色线段为1份,红线段有这样的3份,所以红线段是蓝线段的3倍。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圈一圈”“说一说”“ 变一变”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比较桃子与梨子数量之间的关系中,建立3倍的模型。】
(二)体会“倍”的关系(标准量不变) 1.认识4倍
师:如果老师把红线段再增加1份呢?(课件出示蓝线段1份、红线段4份)
2. 认识5倍
师:如果红线段有这样的5份呢(课件出示蓝线段1份、红线段5份) 3.认识8倍
师:现在呢?谁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课件出示蓝线段1份、红线段8份)
4.认识几倍
师:如果红色线段有这样的10份、30份、100份呢„„ 师: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蓝色线段不变,红色线段一直在增加。
预设2: 红色线段有这样的几份,就是蓝色线段的几倍?„„ 师:以蓝色线段为1份,红色线段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以蓝色线段为标准,红色线段不断变化,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两者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表象,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构建了“几倍”的模型,同时给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和正比例的思想。】
(三)深化“倍”的理解(比较量不变) 1.探究倍
(1)师:水果宴会上来了许多客人,勤劳的沙和尚正在帮忙摆水果呢?想一想:可以摆上几个桃?使苹果的个数是桃子的几倍?(课件出示6个苹果)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交流汇报,展示摆法。
(3)师:请大家仔细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展示4种摆法)
5
预设1:桃子一直在变。 预设2: 苹果的个数没有变? 预设3:倍数在变„„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苹果的个数不变,为什么倍数却变了呢?(生:桃子变了)
(4)师:桃子变了,也就是比的标准变了,当6倍时,我们以几个桃子为标准?当3倍时,我们以几个桃子为标准„„
(5)师小结:看来确定标准很重要,比的标准变了,倍数关系关系也就变了。 2.创造倍
(1)师:如果标准由你来定,让你自由摆小棒,你能创造出不同的倍吗?(同桌合作摆小棒)
活动要求:
①摆一摆:使两种颜色的小棒根数之间成倍数关系, ②说一说:( )是( )的( )倍
(2) 师:你能说一说你摆的是几倍吗?(选两组学生板贴,展示并交流摆法)
(3)师:还有谁想说?(请台下的同学汇报)
【设计意图:在观察比较与辨析中学习倍,体会在倍数关系中确立“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倍的认识,将倍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渗透了反比例的思想。】
三、提升经验,应用“倍” 1.变化中凑成“倍”。
(1)师:贪吃的八戒看到这么多的水果可想吃了,悟空出了个难题考它,放上一个水果,使他们成倍数关系?(展示零乱的2个梨子和9个桃子)
(2)师:水果放得这么乱,怎么办呢?(整理)
(3)师:请你们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可以放什么呢?(课件演示把零乱的水果整理好)
预设1:放上一个桃子,桃子的个数是梨子的5倍。 预设2: 放上一个梨子,桃子的个数是梨子的3给 2.情境中寻找“倍”。
(1)师:八戒吃掉了1份,现在桃子是梨子的几倍?再吃掉1份„„
6
师:八戒吃得正开心呢,悟空又要考八戒了。(悟空说:“八戒,你可别光顾着吃呀,你得告诉我,你每吃一次桃子,剩下的桃子和核之间有什么倍数关系?”你们能帮帮八戒吗?)
①吃掉1个桃子。
师:我们想象一下,八戒吃掉了一个桃子,剩下的桃子和核之间有什么关系?(课件)
预设:桃子是核的11倍。 ②吃掉2个桃子
师:八戒再吃掉一个桃子,现在呢? ③吃掉3个桃子
师:八戒吃掉了3个桃子,这时候,你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吗? ④吃掉5个桃子
(2)师:请你大胆地猜一猜,八戒吃掉5个桃子,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⑤吃掉6个桃子。
(3)师:现在桃子和核同样多,我们可以怎么说? 预设:桃子的个数是核的1倍。 师:还可以怎么说? 预设:核的个数是桃子的1倍 ⑥吃掉8个桃子。
师:请你想一想:现在谁是谁的几倍? ⑦吃掉12个桃子
(4)师:当八戒把桃子全吃完了,现在全是桃子,我们还能说谁是谁的几倍吗?(课件演示)
(5)师小结:倍数关系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没有比较的标准,自然就没有倍数了。瞧!你们多棒呀!你们不但认识了倍,还用倍的知识帮八戒解决了吃桃子的难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让学生通过放水果和吃桃子的巩固、拓展练习,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整合经验,延伸“倍”
7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师:请同学们静静地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课件回放)
2.师:谁来说一说你对哪一部分的知识印象最深刻?你学会了什么?(课件随机展示)
①圈一圈:你学会了什么? ②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③摆一摆:你创造了什么?
④用一用:你用新知识解决了什么难题?
3.小结:你们学到的知识可真多呀!倍的知识可有趣啦,希望你们今后在生活也能像今天一样勤于观察,认真思考,你一定会发现更多与倍有关的小秘密。
【设计意图: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回顾梳理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不仅得到知识上的收获,而且还帮助学生提升了学习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对“倍”模型的构建。】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