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神权下的自我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大象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第2节神权下的自我-内蒙古 - 呼和浩特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必修三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2节 神权下的自我
课标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高中二年级阶段学生对于《神权下的自我》一课具备一些通识性的理解。学生对于思想史学习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但是缺乏清楚的逻辑认识。
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经过高一一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
记忆、阅读、比较、归纳、分析,具有一定基础,但是论从史出的史料意识、古今中外相联系的历史通感仍有所欠缺。
3.学生学习风格及兴趣分析:一中二年级学生学习较为积极主动,学习习惯好;学生普遍对于思想史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更多的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从现象出发,探索本质,帮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教材分析
人民版教材第一目介绍了文艺复兴及其时代背景,揭示文艺复兴首先兴
起于意大利的重要原因。本课的重心在第二目,即文艺复兴运动早期和晚期的代表薄伽丘和莎士比亚这两位文化巨人及作品。人民版教材介绍《十日谈》和《哈姆雷特》,内容详实。有的地方值得引申:如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中世纪圣母像与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像的对比。通过举实例,才能让学生感性体会人文主义的内涵,从而将对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上升到理性层面。
时代需要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
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人格与道德的不懈追求。它关注人的尘世生活,重视人的精神意义,是人的价值尺度在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历史积淀。西方的人文精神影响了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对于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成均有借鉴意义。学习这一课,学生能够感悟到人文关怀,并将其溶于自己的生活中。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知道薄伽丘与《十日谈》;但丁与《神曲》;彼得拉克;达·芬奇与、《蒙娜丽莎》;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及自己已有的知识,找出问题,
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运用阅读法、对比法等方法进行大胆的推理和论证,以理解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性质、思想理论主张,从而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对于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及其主张,学生可以运用图表法进行概括和总结,以利于了解和掌握。另外,要重视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必要的时候进行分析,从而更有利于理解本课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学习重点 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巨人的代表作品。
学习难点
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内涵。
教学过程预设
预习要求 预习《神权下的自我》课本内容。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及背景引入
1. 展示但丁的名言。
2. 展示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3. 出示文字:“谁剥夺了凡人的幸福?”及彼特拉克的话。
4.展示中世纪的
1.观看文字史料
2.学生观看名言,思考在中世纪,人们可以走自己
的路吗?
3.阅读史料,提取1.展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但丁的名言。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知识,做好学习的准备。
3.帮助学生初步
教学方法
通过史料的使用,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
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
神学观念:原罪说、赎罪说和来世说。同时展示文艺复兴运动要在怀疑中抗争,
在抗争中重生。 5.出示课程标准。 关键词。知道中世纪“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
生活”。明白文艺复兴运动对中世
纪神学的抗争性。
4.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
了解中世纪神学对人的束缚。
4.引发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将导入的内容与文艺复兴的背景——中世纪神学的束缚相结合,逻辑更加清晰。
二.新课讲授 要求凡人的幸福——文艺复兴与人性的复苏
1、什么是文艺复兴
2、文艺复兴产生的时代背景
1.出示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念——从时间、空间、人群和性质四方面概括概念:14—17世纪,始于意大利,波及其他国家(西欧),影响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的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2.展示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基督教神学思想支配着人们的生1. 阅读教师出示的地图和概念,知道文艺复兴的概念。
2. 阅读图片史料,及时记录笔记,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及波及范围。
3. 阅读史料, 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学生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学习逻辑和学习范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2.培养学生观察历史地图的能力。树立时空观。
3.帮助学生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
3.文艺复兴的主要诉求
4.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活;工商业城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3.展示意大利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只是借助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4.展示人文精神的主要诉求和内涵
5.展现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展示《十日谈》的故事情节、《哈姆雷特》剧照、文艺复兴前后圣母的形象对比、《蒙娜丽莎》。
4. 根据教师标注的关键词,理解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与神学观念的束缚产生的矛盾。
5. 知道意大利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同时明白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6. 思考人文精神的内涵。
7. 学生通过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形成对人文精神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人文精神“崇尚
人性、解放人性”的内涵。
4.检测学生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几个方面考察历史事物的背景的能力。
5.了解意大利有大量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理解文艺复兴的来龙去脉。
理解:文艺复兴的“复生”“再生” 的内涵。进一步理解文艺复兴的性质。
6.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5.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
6.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
7.从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积极和局限性方面对其评价,引导学生形成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全面认识。
8、 从思想、文学 艺术、自然科学、对当时及后世影响几个方面思考积极意义;并从局限性方面认识文艺复兴,形成客观评价。 7.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地
看待文艺复兴运动。
三、以练促学——尝试高考
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贯穿审题、做题的方法。
小结
本节课是一节高二深度复习课,这种课模是介于高一和一轮复习之间的一种形式,难度介于两者之间,把史学观念落在课堂,思维能力、解题方法贯穿课堂。文
艺复兴运动是西方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把人性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同样,宗教改革也是对西欧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批判和否定。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宗教改革》这一课。 板书设计
二、人文思想的复兴——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概念
时间、空间、人群(范围)、性质
2、时代背景
3、主要诉求:人文精神 4、代表人物: 5、评价文艺复兴
性质:积极方面:局限性: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