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
视频标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广西省级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广西省级优课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堂教学实录文稿
(一)知识目标:1、识记 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及其方法论要求。
2、理解 联系的多样性。
3、运用 结合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懂得从材料中归纳知识点、并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在理论观点的推导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在反思中内化知识;全面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在把握联系观点的同时深化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联系的普遍性。
难点:联系的客观性。
师: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哲学的课堂!我们先来欣赏两幅画。(停顿)同样是描绘蛙声,你更喜欢哪一幅?”
生:……(让2—3位学生回答)
师:有人说第一幅,有人说第二幅,欣赏的角度不同,选择自然不同。而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第二幅比第一幅更高明。 画中六只小蝌蚪在急流中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由此,人们可以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不见蝌蚪, 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青蛙,但让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齐白石老人把诗画融为一体,让人们由蝌蚪联想到青蛙,这蕴含着哲学联系的观点。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诗情画意,进入新课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师:我们本节课主要活动有以下三回。第一回 发散思维 认识“联系”;第二回 创设情境 探究“联系”;第三回 结合事例 运用“联系”。 现在我们逐项进行。
师:第一回 发散思维 认识“联系”;《悯农》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诗,脍炙人口,朗朗上口。大家找找诗中哪些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简单信息)
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把这首诗的联系基本找完了。刚才大家找到的联系用图简单表示为:有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也有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
师:哲学上的联系就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大家在课本54页把联系的含义找出,明确它的两个表现和三个相互。
(巡视课堂,学生将课本相关内容划出)
师:刚才在诗中,我们找到了不少与“禾”有关的联系。现在大家发散思维,试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这三个不同的领域,书写与“禾”(水稻)有关的其它联系。
生:思考并在纸上写下。
师:我们听听几个同学的发散思维内容。
生:……
师:刚才大家的发散思维表现得很棒!其实老师在课前也进行过发散思维。,这是老师的发散思维图。(指图)大家观察一下:蓝色泡泡是什么领域?红色泡泡呢?绿色泡泡呢?判断得非常正确!三个不同的领域又都交织在一起。可见,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要正确认识“禾”这一事物,就要用什么观点看问题?反对什么观点?
生:运用联系,反对孤立。
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那是不是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必然有联系?比如图上的水和收割机?
生:没有。
师生总结: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每一具体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这就是联系的第一个特征:普遍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师:刚才以“禾”为中心词,大家发散了思维,得出了种种不同的联系,现在我们一起梳理发散图中部分联系的例子,说一说其主要体现了什么形式的联系?在回答问题之前,大家先用一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56页正文内容。
生:独立思考
师:时间到!有答案便可站起来回答。
(根据幻灯片文字,师问,生抢答,并适时点评)
师:经过提示,我们明确了其体现的主要形式。联系还有很多其它的形式,比如: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偶然联系、暂时联系和长远联系等,也就是说,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师:追根溯源,为什么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生:……
师:对,是因为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种植水稻时,就要把握好内部和外部联系,直接和间接联系,有利和不利条件。换句话,就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就是联系的另一特征:多样性。和刚才的普遍性一样,明确它的原理和方法论要求。
师:《悯农》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种田的辛苦。正如农夫所说:“种田那么苦,秧苗长得太慢,产量低,有没有更省时省力的办法呢?” 这个男孩给出的是什么办法呢?
(进入第二回创设情境 探究“联系”)
生:观察并回答。
师:大家都笑了!这方法可行吗?你能用联系的观点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吗?
生:违背联系的客观性。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大家同时在课本55页将相关内容找出。
(巡视课堂,学生将课本相关内容划出)
师:这两幅图哪一幅是自在事物联系?另一幅是什么联系?判断的依据是是否有人的实践活动在其中。
生:……
师: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吗?
生:……
师生总结:通过人的实践形成,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因此,联系是客观的。
师:真的没有办法帮助农夫吗?袁隆平的办法行得通吗?
生:……
师:是的,实践证明,杂交水稻的发明是伟大的,造福了人类。袁隆平依据对遗传学的认识,反复实践,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请用联系的客观性知识说明袁隆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生: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师:回答得很好!大家同时在课本56页相关链接处将方法论找出。这充分说明,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师:这就是联系客观性特征的内容。相对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它的方法论要求是两个方面,切忌主观随意性和建立新的联系。
师:借助袁专家的技术,眼看有好收成了。可是……可恶的台风来了!面对台风,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你同意老太太的观点吗?女巫能办到吗?袁专家的措施科学有效吗?
师:现在我们进行分组评议。题目是请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对这三种不同的观点进行评议。
大家按照评议程序做好。讨论开始。……提问三位代表人。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倾听,进入第三回结合事例,运用“联系”。)
生:三位代表发言。
(三)课堂小结 梳理知识
师:经过三位代表的发言,我们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呈现出来了。一个含义,三个特征,以及明确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师:三个特征的原理和方法论内容如下。
生: 观察内容。
(四)课外拓展 延伸内容
师:明确知识体系后,我们来看一段小视频。借力海上丝绸之路,广西农业施展更大空间。请你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为广西农业“走出去”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下周的主题班会课上,将你们的成果展示出来,共同分享。高手在民间哦!
生:观看视频。
四、板书设计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 联系的含义及表现
(二)联系的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条件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条件性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广西省级优课”,所属分类为“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广西省级优课”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