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经济体制改革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_黑龙江 - 绥化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_黑龙江 - 绥化
高一年级历史导学案(文用) 审核人:高一历史组 授课日期: 月 日 姓名: 班级: 编号:_________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背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通过对本课知识的学习体会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只要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就能使我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础知识梳理】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⑴时间:1978年12月 ⑵内容:
A.确立了____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
B.确立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___________方面来的方针。 ⑶实质:大幅度地提高________________。 ⑷意义:揭开了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⑴概念: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⑵试点:安徽和_______________ ⑶特征:________________
⑷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___________,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________________。 ⑸成果: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基本解决了8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时期。 2.乡镇企业
⑴概念: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
⑵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 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国有企业改革
1.背景:________________的推动。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___________。 3.过程:
⑴1978—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处于_________时期。
⑵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__________全面展开。
⑶1992年,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_____________制度。
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___________。 5.意义:
⑴增强了企业的______________。
⑵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⑶使________________大幅度增加。
⑷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6.存在的问题:下岗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等。
7.解决办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 的提高。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 1.十四大明确目标:
⑴时间:___________年10月
⑵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体制。 2.完善创新
⑴写进宪法:_________年,全国人大将《宪法》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
⑵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____ _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
⑶内容:________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⑷意义:这对我国____________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基本形成: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____________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4.特征
⑴坚持公有制的________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________________为根本目标。 ⑶国家能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实行有力的________________。 5.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解放了中国的 ,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 发展的进程。 【合作探究】
材料一 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材料二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
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
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以上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
(2) 材料二所属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
(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能力训练】 (A类)1.“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A类)2.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类)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 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C类)4.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从侧面反映了( ) A.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 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 C.城乡差别的消失 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
(D类)5.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C.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知识结构】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