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岳麓版版高一年级第4章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辽宁省优课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岳麓版版高一年级第4章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辽宁省优课

视频标签:经济体制改革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岳麓版版高一年级第4章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辽宁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岳麓版版高一年级第4章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辽宁省优课

岳麓版版高一年级第4章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题 岳麓版版高一年级第4章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 课    型 
二、教学分析 
课题与课标、教材的分析 
本课内容在课表的要求是:“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
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本节课讲授的内容在必修二第四单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高一下学期,已经文理分班,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历史素养和历史方法,这些为本课的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及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及国企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情境式教学,师生共同走入“小明家庭”,感受经济体制改革带给小明人生的影响。 (2)通过运用材料对农村率先改革的分析,使学生经历依据材料研究历史问题的学习过程,体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农村改革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情感,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讲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难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及意义。 
教学资源 实验准备  
其他资源 
视频、音频、图片、史料、习题 
  
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与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课前: 
播放视频  导入新课  
播放中共中央决定开放雄安新区的视频 
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分 
 
                    
             
                    
                             

课堂 新课讲授  
多媒体展示课标: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本课的重点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难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及意义。 
材料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内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 
材料二: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教师设问】: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目的、目标及实质?  
下面,我们通过小明一家的历史经历来感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一)改革之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 
情景一:文革结束后,小明的爸爸当选为市长。1978年12月18日,小明的爸爸去北京参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5天后回到大连。 
【教师设问】假如你是小明的爸爸,如何传达全会精神?(主要内容、工作重心、重大意义) 
【教师设问】党的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时间、会议、重心转移) 时间 会议 重心转移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城市——农村 1949年3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农村——城市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阶级斗争——经济建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接
   
学生齐读   
学生记录          
概括总结              
归纳概括    总结        
   
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重难点           
知识补充  
                    
回归旧知           2分                      6                   
姓名:小明 
居住地:辽宁大连 
出生:1960年 
 
                    
             
                    
                             

下来,我们来共同探讨我国改革的过程。 (二) 改革伊始——农村巨变 
【教师设问】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材料一  邓小平说过:“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材料二:当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公社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造成生产力极大的破坏。到1978年仍有2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差,生活苦,“交通靠毛驴和行走,运输靠小车和背篓,通讯靠喇叭和人吼,治安靠柴门和家狗”,“早晚天天喝菜粥,中午白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 
情景二:1980年9月,中央支持了农村出现的改革势头,肯定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和四川广汉向阳公社的做法,土城子村委为此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学习和推广小岗村的做法,由于村委会其他成员文化程度不高,村委就要求具有高中水平的小明负责向村民解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师设问】假如你是小明,你怎么向村民解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提、生产方式、分配方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昔日小岗村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 
 
材料二:     今日小岗村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包地到产后, 家家户户大变样。 
【教师设问】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实施了30多年,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中国的农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随着社会经
    
合作探究                  
归纳概括                  
归纳概括        
论从史出                   
能力提升                                       7                             
 
                    
             
                    
                             

济的发展,它的弊端也日益显露。 
探究讨论: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党和政府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这一弊端? 
【教师设问】建国后,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我国在农村先后进行了哪三次生产关系的调整? 
情景三: 1981年,小明妈妈就利用自家一些责任田养起了鸡,办了个养鸡场,不久就成了当地有名的“鸡王”。 
【教师设问】小明妈妈创办的鸡场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 
材料:到198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72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4%,吸纳农村劳动力达60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0%。1978—1989年十多年间,乡镇企业用于农民分配的资金共为3828亿元,占同期农户净收入增量的75%。 
【教师设问】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有哪些? 
探究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乡镇企业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近年来,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正在想方设法推动农民走致富的道路,如现代农业、旅游农业、进城务工、城市化道路、土地流转等等。但农民致富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致富道路依然漫长,依然任重道远。 
在农村经济改革的推动下,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迈开了稳健的步伐。 
(三)改革推进——城市飞跃 
 情景四:1982年,家里的养鸡场人手常常忙不过来,而此时小明所在的国营大连机床厂效益不好,因此小明就辞掉工作,回家帮助妈妈经营鸡场。 
【教师设问】今天,很多年轻人因国企待遇好而争先到国企工作,当时小明所在的国企却效益不好,是什么制约国企的正常发展呢?带着上述问题,我们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到夏天了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小组讨论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      
归纳概括                   
小组讨论          
突破重点                
深化难点                    
合作探究                          7                           
 
                    
             
                    
                             

【教师设问】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管理僵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因此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那么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是怎样的呢?(时间、阶段、特征) 
时间 阶段 特征 1978——1984 局部试点 扩大企业自主权 1984——1992 全国推广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1992——今 深化改革 目标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 
阅读材料: 
材料一:截至1999年底,全国2767家企业集团资产总额达86218.33亿元,  同比增长15.39%。资产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集团,资产估计为57647.29亿元,  占全部国有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51.3%。                   
材料二:2011年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共有69家公司入选《财富》杂志排出的全球500强,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133家),再创历史新高。有3家中国企业进入前10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国家电网分别位列第5、第6和第7位。 
材料三: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下岗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苦难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教师设问】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国企改革的重大意义及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内改革的逐步深入,改革前景渐趋明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我国也逐步确立起来。 
(四) 改革深化——体制确立 
情景五:2002年,小明的儿子拿着一本书来问爸爸,“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确立的” 
儿子的这些问题,小明也回答不上来。我们就一起来帮帮小明父子。 
材料一:坚持公有制的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材料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材料三:国家能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实行有力的宏观调控。 
【教师设问】依据材料,从主体、目标、国家职能三个角度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连连看:依据教材88-89页三段正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进行连
      
归纳整理                    
归纳概括            
合作完成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突破重点                           7                       
 
                    
             
                    
                             

线。 明确目标        1993年写进宪法  写进宪法         1997年中共十五大,   
 
创新理论        21世纪初 
 
初步建立        1992年,中共十四大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犹如指路明灯,指引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前进,结合下列两幅图片归纳概括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的重大意义?  材料:“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
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教师设问】材料中“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在世界史中各举一例,证明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教师设问】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学生连
线 
 
     
              
  
 
 学生讨论                 
突破重点                  
            7                     
课堂练习  
1.(2013·全国新课标卷·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2012·全国新课标卷·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   
  小组竞答     
     
检验学习效果     
           
 
                    
             
                    
                             7 
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3.(2011·全国新课标卷·34)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5         课堂小结 
回顾历史,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三部曲,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再到经济体制的转型,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这些历史告诉我们: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需要,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学生总结    
知识体系      2 
课后作业  请你站在当下农民或国企总裁或国家领导人的立场谈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有哪些? 
 
深化认识 

板书设计 
略 
 
四、教学反思 
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如何加强教学的整体性?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经济体制改革”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岳麓版版高一年级第4章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辽宁省优课”,所属分类为“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岳麓版版高一年级第4章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辽宁省优课”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