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
视频标签:声声慢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苏少版高二全一册《声声慢》四川省成都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苏少版高二全一册《声声慢》四川省成都
《声声慢》教学设计
中国文坛上有这样一位奇女子,她天真烂漫,浅唱:“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她哀婉惆怅,低吟:“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是女儿身却有着男儿的铮铮铁骨,大声喊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她是谁啊?她就是我国婉约派词人李清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作品《声声慢》,进一步认识这位乱世中的美神。
二、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词,理解词的内容。
2.分析意象,体会词人情感.
三、初读课文
1、朗读的标准: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语调低沉,节奏缓慢、情感凄婉哀伤,读出词人的满腹愁怨)
2、听读录音.
3、学生齐声读。
四、知人论世(因何而愁)
1、读完这首诗之后,能不能找出本词的主旨句?
主旨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眼:愁
2、那么词人因何而愁?知人论世
明确:出示词人经历及写作背景“半世漂泊感生平”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期,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善于音律,能诗能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前期词风天真、活泼,抒写闺愁、闲愁、相思。(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声声慢》就是她晚期最著名的作品。明确:国愁,家愁,情愁;亡国之恨,故国之思,丧夫之痛,孀居之悲,颠沛流离之苦。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抒发愁情的呢?
(一)、直接写愁
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除了这一句,还有吗?并赏析。
明确: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分析手法细描述谈效果)
形式上:叠词:增强节奏感、音乐美 ,有利于增强情感.
寻寻觅觅——动作描写——怅然若失
冷冷清清——环境描写——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描写——凄凉惨淡
作用:层层递进,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情感基调。
(二)作者还借助一系列意象来抒发愁情,找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意象,结合原句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一意象抒发愁情的。
明确:
①“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几杯淡酒是抵挡不住傍晚萧瑟的秋风的)
“酒”:这一意象,诗人往往用来浇愁,词人也是借酒浇愁,可见愁情。
举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思考:浇愁的酒最好是浓酒,词人为什么要用淡酒呢?
明确:词中的“淡酒”并非酒味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过心愁,浓酒入愁肠也顿觉索然无味。
②、“晚风”写出了环境的清冷,更加重了这种愁情。
举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1、国家情感——大雁在秋季从北往南飞,李清照也是南逃避难,雁和人都是由北往南,但雁来年还可飞回北方,而诗人却有家难回。诗人看到雁不觉生发故国之思,亡国之悲。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2、个人情感——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大雁在丈夫在世时,曾经给李清照传递相思,而此时的大雁,带来的只有伤心和绝望。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仅伤心,表达亡夫之痛。明确:“雁”这一意象常用来表达离愁和天涯沦落的情感,在这里蕴含词人对丈夫的怀念和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愁。
举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一剪梅》
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明确:凋零的黄花,烘托忧伤的氛围,另“黄花”喻女子憔悴的容颜,词人借黄花表达容颜老去,韶华不再的忧愁。枯萎凋零的菊花多像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景。往年都是在它盛开的时候,摘下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憔悴,想到了自己。
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词人借“梧桐”表达自己孤身一人,与丈夫永世隔绝的愁绪。而“细雨”加重了这种愁情的表达。
明确:“梧桐”这一意象常用来表现寂寞忧愁,离愁别绪,凄凉悲伤。“雨”哀伤、愁丝的象征。
举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补充说明梧桐这一意象乡的含义
-
高洁品格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
古人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
忠贞爱情
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
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笔下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
孤独忧愁
风吹叶落,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
-
离情别绪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里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
总结: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梧桐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是滴在树上,而是滴在词人的心里。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极富顿挫凄凉之感。
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让我们带着对愁的感知,再一起齐声朗诵,体会这凄美绝伦的意象意境。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位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地艺术灵魂,苦难越重,艺术家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又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最后,让我们齐声朗诵声声慢。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声声慢”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苏少版高二全一册《声声慢》四川省成都”,所属分类为“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苏少版高二全一册《声声慢》四川省成都”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