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
视频标签:芣苢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统编版语文高一上册《重章叠唱 劳动赞歌——芣苢》四川省绵阳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统编版语文高一上册《重章叠唱 劳动赞歌——芣苢》四川省绵阳
重章叠唱 劳动赞歌
——《芣苢》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认识古代劳动者积极乐观的劳动精神——识芣苢。
2.反复吟诵,感受诗歌叠章复沓的结构形式表现出——韵律美。
3.涵泳咀嚼,体味诗歌以自然质朴的语言所描绘出——画面美。
4.还原情境,通过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创造力——劳动美。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吟诵涵泳,感受诗歌叠章复沓的韵律美,自然质朴的画面美。
教学难点:
还原情境,通过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创造力——劳动美。
教学过程
(以“劳动”为主题的课前3分钟演讲)
一.导入之,识《芣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用语言为我们描绘的美妙意境,从小便萦绕在我们心头,培育着我们的民族心,文化根。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朴素而浪漫的时代,一起感悟这首《芣苢》之歌。
1.解题
芣苢,也叫车前草,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猪耳朵草。春天,它的叶子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到了初夏,开花结出的籽儿就叫车前子。晒干后可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1.划分节奏,标划重音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整部《诗经》,大多以四言为主,二二节拍,两字之后要停顿或声音延长,充满节奏感、音乐感。
-
这首诗讲了什么意思呢?理解这些字,采、有、掇、捋、袺、襭 。(查阅网络)
“掇”右边有四个“又”字,“又”字指的是手。“捋”的右边指以五指持物。袺、襭两字与衣服有关。当时老百姓的衣服是这样的,上衣长到膝盖,腰间有腰带,类似现在的人穿的风衣款式。
-
译文
活动1:《诗经》中的作品产生于约两千五百年前,自二十世纪以来,众多的诗人学者将《诗经》转译为白话文,以便令人阅读欣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找出至少三种《芣苢》的今译版本,选出你们觉得最好的一种,推荐给同学,也可译出自己的版本。
提示:
①好的译文不仅能准确翻译出诗歌的意思,更能再现诗歌语言形式的特点和内在的精神情韵。
②今译的版本多,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数据库来查找。
③以下三种版本的译文以作参考:
余冠英译文:
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手提衣襟兜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衣襟兜回来。
袁梅译文:
大伙儿来采车前草啊,快来采呀快来采。大伙儿来采车前草啊,采起来呀采起来。
大伙儿来采车前草啊,捡起来呀捡起来。大伙儿来采车前草啊,捋下来呀捋下来。
大伙儿来采车前草啊,兜起来呀兜起来。大伙儿来采车前草啊,系好衣襟兜回来
程俊英译文:
车前子哟采呀采,快点把它采些来。车前子哟采呀采,快点把它采得来。
车前子哟采呀采,快点把它拾起来。车前子哟采呀采,快点把它抹下来。
车前子哟采呀采,快点把它端起来。车前子哟采呀采,快点把它兜回来。
-
我们的译文
鲜嫩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起来。鲜嫩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得来。
鲜嫩繁盛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鲜嫩繁盛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鲜嫩繁盛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鲜嫩繁盛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
这首诗最独特的地方就是“重章叠唱”中仅仅换了六个字。这六个字究竟妙在哪里呢?(小组讨论)
这首诗用词连贯,富于变化,是按情境的推进来写的,《芣苢》是一首劳动的歌谣,姑娘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序幕曲;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的劳动进行曲;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扎起衣襟“襭之”的劳动凯旋曲。这一完整的采摘过程,就是通过六个动词体现出来的,顺序是不能调换的。“掇”、“捋”,“袺”、“襭”,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这使其节奏舒卷徐缓,韵律和谐,耐人寻味。
-
“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反复品味。清代著名学者方玉润先生教我们这样读——平心静气,涵泳此诗,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描绘画面、交流)
看到鲜嫩茂盛的芣苢,即将“采而有之”,姑娘们不由得呼朋引伴,心情欢悦,动作轻快的
喜悦图。
接着慢慢摘取的动作就变成了飞快的拾取,紧接着由手指的动作变成了手指与手掌的协作,从“拾”变成了大把大把的“捋”的
竞技图。
然后飞快地采摘,她们不得不一手拉起衣襟,一手把捋下的车前子放进去。但这样仍然不够,最后,她们还要把已经沉甸甸像个大包袱似的衣襟塞进腰带里的
满载图。
整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热烈、紧张、充满欢欣的劳动景象,耳畔余音绕梁,令人心旷神怡。
(出示劳动图片、号子歌视频)
六.总结之,明主旨
画面是优美的,歌声是悦耳的,歌声可以减轻疲劳,振奋精神。劳动是欢乐的,劳动是充满热情的,劳动是最美的,因为辛勤的劳动会绽放出嫣然的花朵,因为辛勤的劳动会结出累累硕果,因为辛勤的劳动会让人的人生变得更有希望。享受劳动之乐,感受劳动之美,让我们用心去体味,用心读文本。
七.劳动美,读文本
(见学习任务单)
重章叠唱 劳动赞歌
——《芣苢》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中学 刘尚才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意,认识古代劳动者积极乐观的劳动精神——识芣苢。
2.反复吟诵,感受诗歌叠章复沓的结构形式表现出——韵律美。
3.涵泳咀嚼,体味诗歌以自然质朴的语言所描绘出——画面美。
4.还原情境,通过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创造力——劳动美。
课前学习任务
一.文化常识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2.《诗经》表现手法
3.了解四言诗
二、预习课文
1.明确字音
芣苢( ) 掇( ) 捋( ) 袺( ) 襭( )
2.解释词语。
①采采:
②薄言:
③有:
④掇:
⑤捋:
⑥袺:
⑦襭:
3.诗歌译文:
活动:《诗经》中的作品产生于约两千五百年前,自二十世纪以来,众多的诗人学者将《诗经》转译为白话文,以便令人阅读欣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找出至少三中《芣苢》的今译版本,选出你们觉得最好的一种,推荐给同学,也可译出自己的版本,写在作业本上。
三.以“劳动”为主题的课前3分钟演讲。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朗读划分节奏,标划重音。
【学习任务二】这首诗最独特的地方就是“重章叠唱”中仅仅换了六个字。这六个字究竟妙在哪里呢?(小组讨论)
【学习任务三】“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反复品味。清代著名学者方玉润先生教我们这样读——平心静气,涵泳此诗,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描绘画面)
课后作业:《芣苢》和《插秧歌》(杨万里)两篇作品产生的时代相距十几个世纪,诗体不同,所表现的劳动内容也不同,但两者也有相同的地方。他们的相同之处在哪里?(小组讨论、交流)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①,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 ①莳(shì)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推荐学习资源
1.
《诗经》中的《关雎》《蒹葭》《七月》《斯干》《大田》《无羊》《甫田》《十亩之间》
2.汉乐府《江南》
3.《插秧歌》宋 杨万里
4.《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大成
5.《乡村四月》宋 翁卷
重章叠唱 劳动赞歌
——《芣苢》
一.拓展练习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①,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 ①莳(shì)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1)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前人评价杨万里的诗,都认为他讲究“活法”,所谓“活法”就是努力用自己的眼和手,将“活泼泼”的自然风景和生活场景捕捉到笔底来加以表现。请任选一联,谈谈杨万里的这首诗是如何体现“活法”的?(3分)
《十亩之间》与《芣苢》在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明确: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芣苢”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统编版语文高一上册《重章叠唱 劳动赞歌——芣苢》四川省绵阳”,所属分类为“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统编版语文高一上册《重章叠唱 劳动赞歌——芣苢》四川省绵阳”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