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之《论语》扩展整本书阅读-吉林省 - 白山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之《论语》扩展整本书阅读-吉林省 - 白山

视频标签:其蔽也愚,论语,扩展整本书阅读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之《论语》扩展整本书阅读-吉林省 - 白山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之《论语》扩展阅读教学设计 
课 题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之《论语》扩展阅读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研读,了解“仁”的含义 2. 语言表达及思维逻辑的训练 
3. 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和审美鉴赏的能力 4. 通过阅读《论语》,走近孔子,评价孔子 5. 了解真实的孔子,汲取智慧。 
教学 重点 “仁”的含义 
教学 
难点 1.“仁”与“礼”、“智”、“信”、“义”的关系2.孔子追求理想
的过程;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提问法  讲解法  比较法 
教学 
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授课过程 导入: 
《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一章: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单独的“忠”、“清”都算不得“仁”。那么,孔子所主张的“仁”到底是什么含义呢?怎样才能达到“仁”呢?这也是我们进行《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之《论语》扩展阅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我们已经对《论语》进行了一个月的集中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完成一个任务和四个论题,现在就让我们探讨、切磋、展示我们的研读成果。 
  
共同研讨过程: 
一、完成一个任务:画出《论语》中“仁”、“义”、“礼”、“智”、“信”的关系图。 
我从同学们所画的关系图中挑出来一些比较典型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幻灯片) 
这些关系图主要分成三个类型:1.认为“仁”、“义”、“礼”、“智”、“信”五者为并列关系;2.认为“仁”、“义”、“礼”、“智”、“信”五者为互相转化的关系;3.认为“仁”是主体,统摄“义”、“礼”、“智”、“信”,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其实有同学在课下与我交流时,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质疑:“仁”、“义”、“礼”、“智”、“信”这一说法并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并提的是“仁”、“义”、“礼”,孟子并提了“仁”、“义”、“礼”、“智”,到了汉代董仲舒才正式提出“仁”、“义”、“礼”、“智”、“信”,成为与“三
 
                    
             
                    
                            纲”并列的“五常”,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道德标准。同学说得是正确的,而且发展到董仲舒时期的“五常”中的五者应该是并列关系。 
但是我想问这样几个问题:是孔子所处的时代在前,还是董仲舒所处的时代在前?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中有没有提到“仁”、“义”、“礼”、“智”、“信”的相关内容?《论语》中提到的“仁”、“义”、“礼”、“智”、“信”是否就是董仲舒所提的“五常”?最后我要提醒一下同学们:我们要找出的是《论语》中“仁”、“义”、“礼”、“智”、“信”的关系。 
现在我们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出关系图,并进行讲解。刘骐嘉同学。 我比较赞成刘骐嘉同学的观点。“仁”是孔子的“道”的核心,“仁”的目的是要塑造在思想道德上、日常交往中、为政治民时的君子,孔子把“仁”作为君子品德的核心,包含了其他所有高尚的品质,从而把“仁”、“义”、“礼”、“智”、“信”联系在一起。 
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义以为上 ;义与之比 
智:择不处仁,焉得知;智——知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不仁者远矣。  
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由《论语》中的这些篇章,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义”、“礼”、“智”、“信”是孔子界定的“仁”的含义,反过来“义”、“礼”、“智”、“信” 是达到“仁”的方法,《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并不是后世的“五常”。 
其实《论语》中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还有很多,如1.义利之辩 2.礼       3.乐4.孔子为什么喜欢颜回5.交友之道 6.儒道互补,儒者的道家情怀        7.孝8.中庸9.谦虚10.自省精神11.环境与人的成长12.知行合一,实践精神    13.诚信精神14.透视《论语》中的现代管理学思想…… 
 
二、 共同交流展示我们的四个论题。 
 
                    
             
                    
                            1.从“仁”这一主张,走近孔子,评价孔子。  2.从孔子与弟子的关系走近孔子,评价孔子。  3.从孔子的施教方法与过程,走近孔子,评价孔子。  4.从孔子追求理想的过程,走近孔子,评价孔子。       首先来展示一下同学们的成果。(播放幻灯片) 
同学们读的很认真,写的也很认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语言组织和逻辑思维上,我们举两例来看一下。(播放幻灯片) 
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避免这样的问题。 现在我们逐一的来切磋一下四个论题。 
(一)从“仁”这一主张,走近孔子,评价孔子。 负责这一问题的读书小组谁来分享一下。 李金淞同学。 
教师点评:李金淞同学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了“仁”的含义,从孝悌到爱人,从礼到宽恕之道。“仁”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孝悌就在你我的日常言行之中,“仁”是立足于凡尘的,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别驿玮同学。 
教师点评:别驿玮同学主要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角度分析了孔子主张的“仁”,“孔子不是为了回报他人的友善而友善”这句话说的特别好,他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而友善他人的。 
综合李金淞同学和别驿玮同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没有给我们一个“仁”的固定概念:“仁”是“克己复礼”,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爱人”,是“忠恕”,是自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自己对他人的宽容,是至今依然适用的基本道德。 
(二)从孔子与弟子的关系走近孔子,评价孔子。 负责这一问题的读书小组谁来分享一下。 王乙臣同学。 
教师点评:子贡把孔子比作日月,无可逾越,初读来似乎觉得有阿谀奉承的嫌疑,但是越是仔细琢磨,越是认可子贡的评价。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膜
 
                    
             
                    
                            拜,不是想从孔子这样的一介布衣那里获得什么名或者利,而是源于真心,这种真心恰是对孔子真心对待学生的回报。孔子不但学识高深,而且对待学生十分的真诚,真诚到可亲、可爱、可敬。 
于子翔同学。 
教师点评:于子翔同学用与孔子对话的方式肯定了孔子对弟子的尊重、关爱、夸赞和鼓励。对一个人最大的关怀不是注重物质而是注重心灵,只有灵魂的救赎才能真正的改变一个人。比如冉雍,冉雍的父亲是一个为恶的“贱人”,而孔子给了冉雍关爱、尊重与鼓励,就像阳光照进冉雍的世界,最终冉雍位列孔门十哲之一。还有孔子对子路的真诚相待,孔子因颜回之死的痛不欲生,孔子对患了麻风病的伯牛的无私之爱。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令学生崇敬,甚至膜拜呢? 
(三)从孔子的施教方法与过程,走近孔子,评价孔子。 负责这一问题的读书小组谁来分享一下。 张涵舒同学。 
教师点评:张涵舒同学赞美了孔子的“有教无类”,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孔子的广收门徒,打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带来了时代进步的新动力。虽然在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孔子,但是历史、时间、中华文化给了孔子最公正的评价。 
徐瑞阳同学。 
教师点评:徐瑞阳同学给了我启发,也许孔子不曾想要站在神坛上让后人膜拜,他也许只想做真实的自己,他也不该只是一个被神化了的符号。正如徐瑞阳同学所说的:“与其说孔子是一位圣者,不如说他是一位老者,如此博学,如此睿智,那颗对待学生与教育的心从未冷却”。所以孔子几乎了解他的每一位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得师如此,学生何其幸运。 
(四)从孔子追求理想的过程,走近孔子,评价孔子。   刘鑫同学。 
教师点评:刘鑫同学娓娓道来,从孔子对自己的坦然,扩展到我们要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无知;从孔子对自己的内在要求,谈到我们要改变自己,拉近了我们与孔子的距离。孔子是从平凡甚至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与神
 
                    
             
                    
                            圣的。这才是真实的孔子。 
王琮琪同学。 
教师点评:王琮琪同学主要从外在阻力方面谈了孔子追求理想的过程。在鼓励与肯定中前行是容易的,在否定与批评中坚持才是困难的 。而孔子知其困难却依然终身不悔,这种精神不该崇敬吗? 
当你读到楚狂接舆“趋而避之”,孔子“不得与之言”时,你感受到孔子的委屈了吗? 
当你读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时,你感受到孔子的无奈了吗? 
当你读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时,你感受到孔子的孤独了吗? 
但这些都不能动摇孔子,孔子用“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来回答他们;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来表达自己执着的追求,正如仪封人所说的:“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三、收束总结。 
最后,我想让李瑞达同学分享一下他所写的《孔子的自白》。 教师点评:孔子的一生难以用寥寥的几百字叙述详尽,但是我们可以从李瑞达同学的文章中感受到孔子和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他曾向子路对天发誓,曾被宰我气得口出辱骂之言,曾对着子贡哭诉自己的失意。只是他比我们有更多的坚守与执着,担当与自我约束。 
《论语》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的书,在我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生阶段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启迪。今天我们关于《论语》的整本书阅读就要结束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多次重读《论语》,汲取人生智慧。 
    
四、 板书 
  
 
                    
             
                    
                                     礼    克己复礼             智   不仁者远矣  
一日克己复礼                    择不处仁,焉得知                     仁 
君子喻于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义                       信 
  君子义以为上              谨而信……而亲仁 
a)      
b)      五、反思 
我已经是第二次尝试进行整本书阅读了,还在摸索阶段,很多环节和方法还都是尝试,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关键,让同学们展示、分析、评价是比较简单的做法,学生还是期待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的,只不过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付出的比较多。 
还有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落实,比较简单的是语言训练,但是需要师生多多付出。逻辑问题是这几年学生普遍而突出的问题,可以适当的针对性练习。难的是审美鉴赏,学生们的文字和想法容易流于表面,看不到深层的问题,这也是迫切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原因。文化的传承是在阅读和赏析过程中完成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登堂入室的过程,就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了。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其蔽也愚,论语,扩展整本书阅读”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之《论语》扩展整本书阅读-吉林省 - 白山”,所属分类为“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之《论语》扩展整本书阅读-吉林省 - 白山”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