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兰亭集序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三6.《兰亭集序》教学-江西省南康中学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山水掩映中的生命情怀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比较,体会兰亭集会的清雅环境,领略千年盛会的自然境界。
2.理清文脉,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喟中
蕴涵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由情及理,深刻探寻“痛”、“悲”中的生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在了解兰亭集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学情分析】
学生的文言基础和所处年龄阶段,会影响到他们对文意的理解,尤其是其中对生命、生死产生感慨的内容,对相关历史背景了解得不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文章理解的深度和透彻程度,关于生死的思考和探求可能会流于表面,难以深入内心。 【教材分析】
《兰亭集序》是高中语文教材北师大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其共同特点是在对自然风物的
客观描绘中往往含有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而阅读鉴赏这类文章,不但要置身情境,感受古人徜徉山水的情趣,还要联系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旨趣。从《兰亭集序》文章本身来看,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其字面落实和文意理解的难度不小,虽然情感脉络清晰,可是情感变化的内在逻辑以及生死感慨背后所折射的时代特征等内容才是这篇文章的关键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兰渚山间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要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大家的簇拥之下,他拿起毛笔,蘸上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待到作品出炉,他把手中的毛笔往旁边一掷,瘫坐在一块石头上打起呼噜来。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不如昨日醉酒时写的好,不禁长叹。这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这位醉里泼墨作文的人就是王羲之,而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今天我们穿越历史的云烟,一起走进千年前的兰亭盛会,来体悟那山水掩映中的生命情怀。 二、诵读感知 1、配乐诵读
首先先听老师配乐诵读这篇美文,请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感受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背景音乐应随情感由乐转痛而变化)
2、理清情脉
同学们可以从课文中迅速找到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吗? 乐——痛——悲(板书) 三、“文本比读”品乐景
那我们先来看到宴会之乐,一想到春天三月的兰亭欢聚,老师脑海中就出现了很多宴酣之乐的画面,于是我把我想象中的画面变成了文字,请同学们说说老师改写的文本和原文的一二段对比有什么不同呢?(请重点抓住文中的景、情来分析)
展示老师改写的文本:
烟花三月,兰亭欢聚。此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杨柳飘依。又有桃杏明媚,红英丽艳。抚琴瑟奏乐,引笙筑提兴,高音迭咏,啸歌递奏。羽觞频传,诗兴时起;觥筹交错,名士命笔。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掇芳兰之盛,俯挥素波之清。信可乐也。 ·景的角度:
1、“烟花三月”呈现的是一片明媚艳丽的春景图,而文中的“暮春三月”色彩更为素雅。
2、“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给人一种竞争比拼的气氛,但原文中是惬意舒适的自由环境.
3.“杨柳飘依”显得轻佻浮躁,一种浮世绘的感觉。而原文中的景侧重写山、水、林、竹,山间有竹木,水中有清流,山光水色,茂林修竹,显得清幽高雅。
·情的角度:
第二段中的“乐情”已不是仅仅表达少长咸集的相聚之乐,也不是宴会中的酣畅之乐。情感纵深到天、风、宇宙、自热,高阔浩渺,物类繁盛,融入到天地宇宙中,让精神回归自然,这是一种忘怀物我之乐,心境开阔旷达。 四、“体验解读”悟痛感
置身于欢畅的兰亭宴会,王羲之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在大欢乐的情境下,突然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迸发出生命的痛感。那么王羲之为什么而痛呢?它发出了怎样的痛感?
为了更好理解王羲之的“痛”,老师对第三段也进行了一些梳理改写。 1、研读要求:请说说你对文中哪一种痛最有感触。试结合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或阅读积累分析。
【屏幕展示】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岂不痛哉!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岂不痛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岂不痛哉!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预设:
(1)、“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当我们沉迷于自己所热衷的事业时总会有时光流逝,人生短暂之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在他的诗中曾经写道“人生几何,对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回忆走过的时光,那些曾无比喜欢的新衣或新物,那些曾以为会陪我们一生一世的朋友,已然不在。这是世事无常之痛。世上的人和事无往不在不变化,不变的唯有变化。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向之所欣”,可以指朋友相聚欢谈之乐等,“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写出事物变化快。享受到的快乐很快成为陈年旧事,这是乐事不再之痛。多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转瞬之间已成为过眼云烟,使人不能不感慨伤心。
(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最大的痛事是死生之事。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长短,生命终会消失于世。分裂动荡时期,人们对死生大事更易发出感慨。你永远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一个先来临。
补充材料:北大教授王瑶先生说:“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最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情感。”
为什么魏晋时人容易生发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情感呢?
2、扩充背景
分裂动荡的魏晋,政治极为严酷,天下名士,少有全者。永和初年,又遇地震、瘟疫。人祸天灾,无时不在,天下名士普遍感到生命虚无、无常。因此有人悟言一室之内,崇尚老庄哲学,清谈玄理,一味追求旷达玄远;有人放浪形骸之外,醉生梦死,认为死生等同,陷入悲观绝望。
五、“诗文拓读”感悲怀
那么王羲之对当时这两种生存状态持什么态度呢?肯定还是否定呢?哪句话可以看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问题:王羲之只说生死是一件大事,并未正面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死,那么你认为王羲之的生命观是什么? 深入文本:
作者悲昔人,也悲后人,得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认为长寿和短寿绝不等同,体现了对生命长短的珍视。这个观点由“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句而来,通过自己读古书的经验,用“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对死生大事发出感慨。而无论时代怎样发展,这种对生命的体验是古今同一的,“后之视今”“虽世殊事异”两句即可证明。所以“痛”是一己之痛,是感性的;而“悲”是为古人、为时人、也为后人,是千古同悲,已上升到理性思考。 作者认为有限的生命时光应该怎么做? 补充材料: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立言,就是通过文章传世,从而名垂青史。在作者看来,人生如此短暂,如此有限,在这有限的生命里,绝不能虚无相对,碌碌无为,而要积极向上,用立言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悲叹但并不悲观,这就是王羲之的生命情怀,是强烈的生命意识觉醒,“悲”是对生命的深深眷顾,是从理性上对生死命题进行了哲学思辨,是在深思应该怎样更好地生,即“向死而生”。 材料补充: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②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⑤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王勃《滕王阁序》) 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六、课堂小结
兰亭盛宴,由乐转痛,进而生悲,跌宕的情感中蕴含着对生死观的探讨、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在面对人生有限与自然永恒的矛盾时,王羲之告诉我们,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时不我待,更应该珍惜当下,奋发有为。一次普通集会,王羲之生发出对人生、对生命的深层思考;一次灵魂坚守,王羲之探索出实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永恒方式。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