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三节《打破隔离的坚冰》浙江省 - 宁波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三节《打破隔离的坚冰》浙江省 - 宁波

视频标签:打破隔离的坚冰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三节《打破隔离的坚冰》浙江省 - 宁波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打破隔离的坚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泰戈尔的活动轨迹图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这段时间主要的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认识、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2.对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地探究问题,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史实能够解释相关问题。 
3.引导学生理解各民族、地区、国家间的文化只有在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中才能获得升级和真正的发展;通过学习泰戈尔的作品,认识到东西方文学的融合性;通过学习毕加索的绘画作品,认识到艺术领域的融合性和反传统的特征。通过分析文化的融合性的影响,引导学生得出文化共融性是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以此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变现 2.文化共融性的原因和影响 (二)难点 
1.理解这一时期文学艺术领域取得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 2.文化的融合对世界的影响  
三、学法教法 
教师围绕着教学主线设计问题,并且注意前后之间的连贯过渡,以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层层递进;学生自主阅读、思考问题,表格归纳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设计 
1、设计教学主线:以泰戈尔人物活动为主线,突出文化共融性的特点,最后升华到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本课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五大任务而展开。 
学习任务1、根据泰戈尔的生平大事件以及结合教材,完成以上空格内容? 
主要填写泰戈尔的作品和地位,加深对泰戈尔人物的初步认识。 
学习任务2、泰戈尔所到之处在当时有哪些文化名人? 
引导学生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文学艺术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并结合相关
作品的内容分析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特点,此环节是教学重点。 学习任务3、结合泰戈尔的生平大事并联系教材,他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对世界文艺发展有何影响? 
 
                    
             
                    
                             2 
       文学艺术都有时代的印记,泰戈尔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他的经历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能折射出时代风貌,再分析这个时代中的事件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   学习任务4、为什么此时会出现共融性? 
      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指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进行思考,例如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学习任务5 、文化共融性带来了什么影响? 
联系当今时代特征,得出文化的共融性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以此来
实现主题升华。对本课内容适当的整合,我认为这更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 
2、导入:用《泰戈尔》头像并结合诗句“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导入,并以“猜猜我是谁”?来设问,目的是设疑、激趣,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然后教师简单交代泰戈尔的地位引出本课的课题——打破隔离的坚冰,明确本课所探究的内容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的文学艺术。 
3、正式授课: 
    教师提供以上PPT内容,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学生结合教材不难答出《戈拉》、《吉檀迦利》、诺贝尔文学奖等内容,通过此环节一方面可以落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提供世界地图,把泰戈尔的活动通过地图的方式呈现,如下图所示: 
 
                    
             
                    
                             3 
 
 
通过泰戈尔的活动轨迹图,自然的过渡到当时有哪些文化名人、作品,顺利完成第二个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又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并提问这些名人在地点的分布上呈现什么特点?他们的成就主要集中在什么领域?充分挖掘地图信息,最后教师把以上的名人归为4组。分别是欧美文学组、亚非拉文学组、无产阶级文学、立体派美术组,并对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让他们带着任务去看书,目的是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本内容,然后通过我事先准备的表格框架,一一填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落实了本课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通过师生合作,最终呈现以下内容: 
 
                    
             
                    
                             4 
 
在完成以上内容探究之后,教师设问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有什么特点?要了解特点,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来找到答案,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泰戈尔的获奖作品《吉檀迦利》,通过对泰戈尔作品的解读,得出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学出现了融合性的特点。如下所示: 
 
材料一: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 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 
在那里,理智的清泉没有沉没在积习的荒漠之中; 
在那里,心灵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为 
--进入那自由的天国,我的父呵,让我的国家觉醒起来罢。                                                                              ——泰戈尔《吉檀迦利》  
思考1:材料一 中泰戈尔的诗歌为印度社会提供了怎样的精神力量? 
强调追求自由平等和爱国,民族觉醒 
材料二: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思考2:材料二中的评语体现出泰戈尔作品的什么特点? 1)、亚洲文学获得世界的承认; 
2)、作家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英语;体现了东西融合 (共融性) 
过渡:教师提问这种共融性仅仅出现在文学领域吗?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同时呈现毕加索以下两幅作品: 
 
                    
             
                    
                             5 
   
《亚威农少女》(1907)是毕加索融合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技巧创作而成的,它是世界上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思考1:《亚威农少女》呈现出怎样的艺术特点? 
这幅画,受非洲黑人艺术和塞尚绘画影响,体现了共融性。比例、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体现反传统特征。 
 
思考2:从《格尔尼卡》这幅画中你可以看到什么?画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体现了什么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对《格尔尼卡》进行解读,分析立体派的一些特征,同时指出这幅作品是在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之后创作的,作品艺术价值具有明显的反法西斯性质,体现了画家的人道主义精神。然后教师呈现以下材料: 
20世纪初,欧美兴起了一系列以反传统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流派,被称为现代主义文学。    
                                     --- 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八P160  
教师明确反传统不仅仅在艺术领域,文学领域也出现了反传统的文学,我们把她称为现代主义文学。然后设问,为什么这一时期会出现以上特点?教师再次呈现泰戈尔的大事年表,并与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任务3。 
学习任务3、结合泰戈尔的生平大事并联系教材,他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对世界文艺发展有何影响?     
 
                    
             
                    
                             6 
 
通过师生合作,并结合泰戈尔的生平大事年表,学生很容易得出泰戈尔所处时代有这样一些大事件,一战、二战、俄国的十月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等内容,然后教师通过连连看环节,让学生把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大事件和文学艺术进行关联,并归纳这一时期的特点,最终呈现下图内容: 
 
在完成20世纪上半期大事记和文学艺术的关联之后,教师归纳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文化的时代性、共融性和反传统的一些特征,同时指出共融性是最主要的特征,跟本课的主题及时呼应,并自然的过渡到学习任务4。 
学习任务4、为什么此时会出现共融性? 
 
                    
             
                    
                             

 
从材料中引导学生得出世界一体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这也是共融性出现的原因,而世界一体化的原因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必修二的内容及时关联,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 
教师然后设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学艺术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但是这种融合是一帆风顺的吗? 
 
 
教师在课堂讲好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环节教师再次联系泰戈尔的活动,设问泰戈尔1924年首次中国行,为什么乘兴而来,沮丧而归?这与泰戈尔在中国的演讲内容有关,泰戈尔在中国演讲中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怀疑,同时敦促亚洲人不要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内容,此时中国对待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自然的可以找到答案,并引出我们
 
                    
             
                    
                             

应该对文化应该持什么态度。然后教师展现以下问题,并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 
  
 
通过此环节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形成思辨的能力,并渗透家国情怀素养,我们对待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在融合中发展又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设计意图,渗透唯物史观,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直接答案的。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是:一是让学生在理解本课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归纳总结;二是让学生理解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它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它“有利于世界文化的整体进步,有利于世界各地区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思想
 
                    
             
                    
                             9 
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从而进一步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本课的结尾,我做了小结,联系今天习大大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文化上的共融性在今天又带来了什么影响,并用北师大黄会林《当代与传统:中国文化影响力生成国际论坛》结束,文明不只有冲突,更应该有对话、有融合,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创新与融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由的文化之路。 
   
本课课堂作业:实战演练 
1.如果我们要了解下图这一美术作品,应该查阅下列哪部著作?(   )    
  A.《世界漫画大师笔下的造型》 B.《华丽的回归:文艺复兴的辉煌与荣耀》 C.《一战秘史:鲜为人知的1914—1918》  D.《反传统的艺术革命:现代主义美术》  2.“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寓含作者对人生的态度。”这种手法典型表现在                                              (  ) A.《太阳照样升起》    B.《老人与海》  C.《永别了,武器》      D.《丧钟为谁而鸣》 
3 、下列不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是(    ) A、《太阳照旧升起》 B、《丧钟为谁而鸣》   C、《老人与海》    D、《约翰·克里斯朵夫》 
4.高尔基的哪部作品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 (    ) A.《在人间》          B.《童年》      C.《我的大学》        D.《母亲》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A .川端康成          B.鲁迅  C. 巴金              D.泰戈尔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打破隔离的坚冰”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三节《打破隔离的坚冰》浙江省 - 宁波”,所属分类为“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三节《打破隔离的坚冰》浙江省 - 宁波”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