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辛亥革命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广东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A.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我的理解是,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应指的是对宏观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建构,从中外联系以及国内各种力量间的互动、搏弈和消长中感受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与艰难。而认识破旧制、建新国的意义,更多地应该从对已发生历史的理解中,体悟到近代中国迈向现代步履维艰的“切肤之痛”,同时通过了解革命先辈们的革命过程,去感悟革命的精神。
2.教学内容定位:
《辛亥革命》属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模块、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一课。
与初中以孙中山人物活动为重点,全面探讨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不同的是,高中学习内容中的辛亥革命应从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给出定位。
本课也最能体现单元主题“求民主”,如何以初中所学和现实学情为基础,体现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从新的高度审视和定位辛亥革命是本课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知识基础】高一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没有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心理特征】高一学生又处于知识与生活阅历增长的阶段,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现。 【认知水平】高一学生大多停留在感性层面,缺乏理性认知,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需要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主要过程、影响。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通过多维史料去评价辛亥革命,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驱为国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1.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其中又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重点) 2.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流程图 v
2
1.以辛亥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为明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的主要活动为暗线,呈现近代中国转
型时期的真实场景,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建立史实间的正确联系。
2.通过材料解析,问题设置,比较探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解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需具备必要的条件以及转变过程的艰难,在艰难中体会取得的进步的重大意义和可贵,从而形成自己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分析图片,建立联系 提炼教材,总结归纳
导入 感受情境,准备学习
利用漫画和课本,引导学生思考
图片引导,叙述过程
武昌起义和民国建立
认真听课,认真梳理
图片引导,问题思考
袁氏窃国的原因
积极思考,探究原因
统理知识,升华认识
探究辛亥革命的原因
对于史观进行解说,为本节课分小组分史观评价辛亥革命做准备。
分组搜集适合自己所选史观的材料。
图片和音乐结合,回顾前几课内容
悲欢辛亥,多角度评价
小组合作,整理答案
分组分史观讨论探究
视频播放,情感升华
感悟辛亥精神
3
五、 板书设计
B.课堂系统部分
导入: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教学资源
学生活动
学情分析 及设计意图
导 入
提问:面对国土沦丧,同胞被屠杀,我们该如何选择?
板书:辛亥革命
学生看图。 集体回答:革命 通过音乐与图片带领学生回到近代岁月,以此导入不仅易于激发兴
趣,而且点燃学生的情绪。
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意义
提问:革命的历程是怎样? 板书:武昌起义,民国建立
简述: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新军工程营爆发了武装起义,一天时间占领了武昌城,一个月时间,全国15个省市宣布独立,1912年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任命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选定五色旗为国旗,一个月时间,革命之火就燃遍全国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材料:
提问:据材料,体验社会危局:仔细观察两幅图片,用一两句话概括当时中国社会有什么问题?出示图片
板书:辛亥革命的原因
提问2:根据教材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
阅读教材,总结归纳
介绍革命过程,带领学生探究分析革命迅速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
提问:如此快的速度,会不会存在隐患?
出示材料:革命党人承受的压力 简述:正是由于政党的组建以及论战宣传的影响,许多由于清政府新政而产生的留学生都成为了同盟会员。其中就有秋瑾、邹容、林觉民和陈天华等众多杰出青年。此外,由于有了统一的组织领导,1905年之后革命派进行了多次的武装斗争。更加之,从1902到1911年间,民变四起,有数据显示示平均每两天半就发生一次。此时,清政府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出示图片: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工业结构比例图和地区分布图
提问:根据以下材料合作探究孙中山和革命派最后向代表封建势力的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妥协的深层次根源?
简述:最终的革命果实落入袁氏之手,因此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但也有认为它成功了,换成是你该如何评价,如果这就是一道高考题,让你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辛亥革命,你该如何选择如何作答,今天我们就分为四个小组,进行讨论和整理,最后由一位同学来阐述。
反方向分析,深层次挖掘。
观察图片,提炼信息
选好角度进行分组合作,进行讨论然后由代表阐述主要的观点及其依据,教师做适当补充
探究革命快速带来隐患,以此引导学生思考,革命背后的压力,以及最终革命果实被袁氏窃取的深层次原因,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从经济角度去挖掘政治事件原因的历史思维方式
设“四个史观”环节意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历史,
5
《临时约法》 简述:《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在中国政治史上可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下面,我们看看节选的部分宪法内容,
提问:据材料,体现出哪些理念或原则?
总结归纳、提炼升华:
根据学生所陈述内容,将辛亥革命的影响进行归纳,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
简述:辛亥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遗忘了革命前辈的留给我精神。
最后,我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分享梁启超先生的一段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福,则国富,少年独立则独立。”我们当今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民族复兴的希望依旧是在座的各位青少年们,为国家为民族为使命,我们该如何做?
《与妻书》的节选视频
对比封建的中国政治制度和美国政治制度,深入了解宪法颁布带来了改变
聆听,感受。
《临时约法》无疑是重点,辛亥革命的意义更多地可能靠对它的提示才能呈现。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对历史多一些理解和体悟,少一些苛求和冷漠。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