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湖北省优课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湖北省优课

视频标签:辛亥革命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湖北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走向共和(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  
年级:高一学科:历史总计1课时 课题 
辛亥革命 
课型 新课 
研究综述 
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近些年又有大批成果问世。研究中出现的新进展,基本涵盖在以下这些议题中。 
一、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尽管对清末新政的评价重点或角度不同,但它最终都与辛亥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勾连起来。比如,郭卫东认为“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目的是要维护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但‘新政’实行的结果是导出新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衍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几乎是研究清末新政者的共同感受。 二、南北议和与辛亥革命 
1911年末至1912年初,南方革命党人与北方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议和谈判。在这些年的研究者看来,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妥协合作既是当时政治力量的必然结果,也对革命的发展不无益处,认为“南北议和的实现,部分是由当时客观军事形势决定的”。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写道:“中国继续分裂只能招致外国侵略。”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从近些年的研究来看,凡是注重对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历史作用考察的,多给予相对积极的评价,而注重对革命后秩序重建考察的,则会给予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比如朱月白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赋予了辛亥革命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使中国以民族国家的形式进入现代国家之林。萧功寿认为,辛亥革命之后,无法重建有效的新秩序,“使中国从此陷入持续数十年的‘弱国家’状态”。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重新解构教材,采用主题式教学法,将死板的课本标题《辛亥革命》改为《走向共和》,并且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一主题:走共和之路、定共和之制、立共和之碑、续共和之梦。 
同时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补充大量历史材料,利用材料和问题设置创设教学情境,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依据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 兴奋点:结合高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将死板的课本标题《辛亥革命》改为《走向共和》,补充图片和文字材料,使用“问题式”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势:京山一中高一学生大多数在初中都十分优秀。学习习惯比较良好,能够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且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在网上获得大量信息材料,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劣势:学生的基础十分薄弱,并且学法单一,缺乏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一部分。上承太平天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对于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选修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习奠定基础。 
孙中山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迎来了20世纪的第
 
                           
                  
                           
                                     一次巨变。所以学习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兴中会、同盟会、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权等史实;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论证,小组合作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孙中山先生的爱国奉献,甘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的高尚精神。 
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难点: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教法 主题式教学、“问题式”和“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 学法 
提前预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思维导图学习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设计环节 
导入 
教师:这是1942年美国发行的纪念邮票。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人是谁吗?林肯、孙中山。林肯头像下方有家喻户晓的三句话: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而在孙中山头像下方则有孙中山先生所署的三句话:民族,民权,民生。当时美国总统林肯的政治使命是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那么19世纪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政治使命又是什么呢? 
学生:推翻满清政府专制统治,让中国走向共和„„ 
教师:我们今天就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一主题:走共和之路、定共和之制、立共和之碑、续共和之梦。 
呈现图片: 
 
一、走共和之路(重点分析当时中国为什么要走、能走共和之路) 
教师:我们先来看看走共和之路。还是一名医生的孙中山先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从香港来到了北京。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朝廷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所兴建的工程。这似乎也印证了,朝廷为筹备慈禧太后的大寿庆典耗尽海军军费的传闻。甲午中日战争迫在眉睫,国家岌岌可危。北京的景象让孙中山先生感叹不已,得出了满清政府之龌龊,更百倍于广州的结论。此时的孙中山意识到: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政治为之,若欲救国救人,非去除恶劣政府不可。下医医病、中医医人、上医医国,他决定为这个病魔缠身的国家开一剂药方---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呈现图片:西四转角楼---慈禧太后60大寿的庆典工程 
 
问题:请各位同学根据学案上的第一部分走共和之路的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为什么这时的中国要走共和之路?为什么能共和之路?(必要性和可能性) 
材料一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出世纪之问:“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能够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民族国家吗?”先进的中国人经历了太平天国的空想,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戊戌变法的君主立宪梦,清政府的垂死自救。一次次的失败历史证明了以上道路是行不通,辛亥革命选择民主共和道路是时代的选择。 
呈现图片:
 
材料二奖励实业是新政在全国实行的一项举措。清中央政府成立商部后,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商会简明章程》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1902年至1910年,新建厂矿企业约330多家,是1901年前20年的两倍多。 
                          -------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三(新政期间)鼓励兴学,成立学部,颁布《学堂章程》,在全国推行各类新式学堂,包括高等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以及师范学堂和各类实业学堂,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学制。 
                                   ------陈文海《中外政治文明进程》 
 
                           
                  
                           
                                     材料四 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五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结果 萍浏醴起义 1906 刘道一 第一次 失败 浙皖起义 1907 秋瑾徐锡麟  失败 镇南关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  失败 黄花岗起义 1911 
孙中山黄兴 
影响最大 
失败 
材料六 
 
结论: 
必要性:中国制度落后,政治腐败 多种救国道路方案实践的失败 
可能性: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思想基础:新教育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有利时机: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武汉兵力空虚  
二、定共和之制(解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师:具备了走共和之路的条件,我们再来看看革命党人走向共和的过程。(过渡) 
学生朗读导学案材料:革命党人在1911年10月10日发动了武昌起义。并且在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在12年的春天,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共和政体。 
问题: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共和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我们一起看看《约法》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一起阅读导学案的第二部分,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思想或政治制度?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别。 
材料四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
 
                           
                  
                           
                                     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 
结论: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人人生而平等责任内阁制 
三、立共和之碑(民主共和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  
问题:《临时约法》是从法律上确定中国走的是共和道路,那民主共和这条路对中国近代化又产生了什么重要意义呢?(分6组、成果展示、答案评讲) 
请同学们看着学案的第三部分材料,完成ppt上的表格  
 封建社会 近代社会 政治 君主专制  法律 人治  经济 农业社会  思想 宗法等级  风俗 
封建陋习 
 
材料一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向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的木雕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二就中国而言,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是礼、法并行,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但崇尚法治的理念和契合法制的有效法治实践,君主旨意、道德规范都可以代替法律,甚至是制定成文法的依据或是僭越法律之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道德评价就等同于法律裁决。 
------柯新凡《辛亥革命前后动董必武法治思想的初步形成与自觉践行》 材料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事业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据统计,1913年中国现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082万元。到1920年,现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 
------《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四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学生:小组讨论,组织语言,派代表把答案写到黑板上。 结论 
 封建社会 近代社会 政治 君主专制 民主政治 法律 人治 法治 经济 农业社会 工业化 思想 宗法等级 自由平等 风俗 
封建陋习 
近代礼仪 
 
                           
                  
                           
                                     四、续共和之梦(分析革命局限性)  
教师: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孙中山先生所描绘的新中国貌似并没有真正的做到。大家先阅读孙先生退位之后的中国的景象,感受一下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 
学生朗读导学案材料:1912年孙中山在众望所归的呼声中,就任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可是呢,仅仅两个月之后,他就辞去了职务,让位于袁世凯了。1914年9月28号,袁世凯先是率百官到孔庙祭祀。12月23号更是以帝王礼仪前往天坛祭天,这时的袁世凯复辟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于是1915年12月12号,袁世凯发布命令,承受帝位。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队四分五裂。大小军阀,遍地皆是,他们混打了十年。 
问题:这样骨感的现实不得不让孙中山继续寻求他的共和梦了。请同学们联系学案材料思考,为什么这时候的孙先生要续共和之梦? 
材料一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到了上海。他的朋友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为他设宴洗尘。在筵席上,他对汪孟邹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而已,现在袁世凯连这块招牌也不要了。“中国要进行政治革命须从思想革命开始,首先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 
呈现图片: 
 
材料二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全世界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遗嘱》 结论: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无共和之实 追求民主共和是孙中山毕生的梦想 
教师补充:在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后,孙中山先生仍然没有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他多次发起护法运动、二次护法。 
 
                           
                  
                           
                                     总结提升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150年过去了,今天全世界只要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孙中山的故事在流传。他的精神也在这个时代里,依旧生生不息。 
问题,你们能从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党人追求共和道路的事迹,学到什么精神品质吗? 
呈现图片: 
 
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不怕牺牲、越挫越勇、淡薄名利、眼界宽广、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老师通过思维导图法(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有益于加强学生记忆、阅读、思维)来对这一课进行了总结。 
呈现图片: 
 
教师:请各位同学在课下也做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思维导图。 
 
                           
                  
                           
                                     设计反思 
本节课设计始终围绕以学生的探究为主体,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他们的语言表达、思考问题的角度等能力为目的,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且在实际授课过程也达到了这一效果,这既契合新的教学要求,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京山一中的学生个人知识储备多,自身素质好更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但是这节课还存在许多问题,对学生的发言处理过于简单,引导的还不够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自身在教学理念、人文底蕴、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功等方面都有待于提高。 

第13课   走向共和(导学案)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临时约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难点: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学习方法】运用史料研习、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
【概念解读】
(1)近代化的含义: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
(2)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学习过程】
一、走共和之路
材料一 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出世纪之问:“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能够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民族国家吗?”先进的中国人经历了太平天国的空想,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戊戌变法的君主立宪梦,清政府的垂死自救。一次次的失败历史证明了以上道路是行不通,辛亥革命选择民主共和道路是时代的选择。
材料二 奖励实业是新政在全国实行的一项举措。清中央政府成立商部后,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商会简明章程》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1902年至1910年,新建厂矿企业约330多家,是1901年前20年的两倍多。
                                    -------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三 (新政期间)鼓励兴学,成立学部,颁布《学堂章程》,在全国推行各类新式学堂,包括高等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以及师范学堂和各类实业学堂,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学制。
                                              ------陈文海《中外政治文明进程》
材料四 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五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结果
萍浏醴起义 1906 刘道一 第一次 失败
浙皖起义 1907 秋瑾 徐锡麟   失败
镇南关起义 1907 孙中山 黄兴   失败
黄花岗起义 1911 孙中山 黄兴 影响最大 失败
材料六

思考:中国为什么要走共和之路?(必要性)为什么能走共和之路?(可能性)
二、定共和之制
1911年10月10,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1911年10月11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份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随之土崩瓦解。1912年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别。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
 
 
 
 
三、立共和之碑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向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的木雕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二 就中国而言,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是礼、法并行,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但崇尚法治的理念和契合法制的有效法治实践,君主旨意、道德规范都可以代替法律,甚至是制定成文法的依据或是僭越法律之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道德评价就等同于法律裁决。
------柯新凡《辛亥革命前后动董必武法治思想的初步形成与自觉践行》
材料三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事业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据统计,1913年中国现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082万元。到1920年,现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
------《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四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思考:民主共和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什么影响并完成以下表格
  封建社会 近代社会
政治 君主专制  
法律 人治  
经济 农业社会  
思想 宗法等级  
风俗 封建陋习  
 
 
四、续共和之梦
1912年孙中山在众望所归的呼声中,就任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可是仅仅两个月之后,他就辞去了职务,让位于袁世凯了。1914年9月28号,袁世凯先是率百官到孔庙祭祀。12月23号更是以帝王礼仪前往天坛祭天,这时的袁世凯复辟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于是1915年12月12号,袁世凯发布命令,承受帝位。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队四分五裂。大小军阀,遍地皆是,他们混打了十年。
思考:请联系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为什么这时候的孙先生要续共和之梦?
材料一 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到了上海。他的朋友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为他设宴洗尘。在筵席上,他对汪孟邹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而已,现在袁世凯连这块招牌也不要了。“中国要进行政治革命须从思想革命开始,首先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             
 ——《陈独秀传》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全世界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遗嘱》
 
 
 
 
 
 
 
 
 
 
 
 
 
★课后巩固
(     )1、有的史学家称中国辛亥革命为英国版的“光荣革命”。此观点的提出是基于
A.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旨在推翻清软统治
B.武昌起义导致了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
C.列强以武力威协向革命政权施加了压力
D.清政府和平交权实现了对袁世凯的妥协
(     )2、某学者认为: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该观点强调的是:
A.三民主义思想存在缺陷            B.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
C.革命实际没有推动社会重大进步    D.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
(    )3、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辛亥革命”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湖北省优课”,所属分类为“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湖北省优课”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