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信息素养提升实践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安徽)高一化学《电解质的电离》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9926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信息素养提升实践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安徽)高一化学《电解质的电离》

视频标签:电解质的电离

所属栏目:高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信息素养提升实践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安徽)高一化学《电解质的电离》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一化学《电解质的电离》

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 教材内容
1.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以“电离”为关键词,首先通过实验探究蒸馏水、N a C l固体、N a C l溶液和熔融N a C l宏观物质的导电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微观本质,建立电离模型,从而认识像
N a C l这样的化合物以及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并用电离方程式表征电离,进而引导学生从电离角度深度认识酸碱盐,实现知识的进阶,最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2.素养呈现
通过对实验探究物质导电性的宏观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分析推理,得出微观解释,构建模型,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电解质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生产生活服务,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
  • 教学目标
1.通过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现象,学会从宏观现象辨识物质,并通过离子产生途径的学习认识电解质导电的微观本质。
2. 通过假设、实验、推理等过程,以探究的方式构建电离模型,并以此认识电解质,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电解质溶液导电现象,以及借助能量笔探究化学中常见物质的导电性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原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4.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能够通过实验现象,由表及里探究事物微观本质,从而能将电解质与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提升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科素养。
  • 教学方法
真实情境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虚拟实验法
四、实验用品
实验器材:导电性实验装置、能量笔、点滴板、烧杯
实验药品:蒸馏水、N a C l、乙醇、蔗糖、硫酸等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离、电解质模型认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电解质电离的微观探析
 
【教学流程】                                                                                          

素养
问题/任务
活动
知识
情景
                                                                                                             

       
   
 
 
 
 


科学探究
                                                                                                                                          

                   
   
模型认知
 
   
1.升华认知,提炼判断电解质的方法
2.电离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
 
TDS检测笔和能量笔在生活用水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1.讨论设计实验并用能量笔探究化学中常见物质的导电性
2.书写电离方程式
   
1.生活用水能导电吗?
2.实验探究化学中常见物质的导电性
3.如何用化学符号表征电离?
 
 
 


科学探究
                                    

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引用作家名言名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进而我们在使用电器时要注意用电安全,激发思考。
环节一:宏微结合 初探电离
问题1:为什么在手上有水或者出汗较多时更易发生触电现象?
活动1:学生讨论并提出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水能导电
猜想二:NaCl能导电
猜想三:水和NaCl共同作用而导电
评价1:根据学生的猜想评价学生在进行猜想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评价其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案设计能力。
实验探究:蒸馏水、NaCl固体、NaCl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结论:猜想3正确,NaCl溶液能导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从生活现象思考化学问题,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问题2:NaCl溶液为什么能导电?(方法引导: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金属导电是由于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活动2: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学生评价,教师小结。(NaCl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粒子。)
评价2:根据实验现象的对比和方法引导的利用评价学生分析总结问题以及化学学习中学会类比思想的能力。
(设计意图:获得新知识,初步认识微观过程。)
问题3: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么产生的?是因为通电吗?
活动3: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教师介绍相关化学史)
评价3:根据学生对导电性对比实验的观察和思考评价其分析问题及推理的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对比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其分析推理能力,并通过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概念从诞生到成熟的不易,科学没有捷径,科学发现需要大胆的想象、小心的求证、理性的思维、严密的推导,以史为镜,学生在情感和审美上均获益匪浅,同时引导学生课下进一步查询资料体会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并写一篇相关小论文。)
问题4:不是通电,那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将NaCl拆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了呢?
活动4:学生根据导电性实验对比分析讨论得出这个“神秘”的力量就是水。并绘制NaCl固体和NaCl固体在水中行为的微观示意图。观看NaCl溶于水的微观动画演示以及NaCl熔融状态的导电性实验视频,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讨论总结物质导电的宏观现象对应的微观解释,最终构建电离认知模型,得出电解质概念。
评价4:根据学生对微观示意图的绘制评价学生对NaCl固体和NaCl固体在水中时粒子存在状态的微观分析理解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评价其观察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导电性实验现象对比,根据宏观现象绘制微观示意图,进一步深刻理解水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绘制微观示意图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微观实质具象化,可以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水平,通过实验视频的观看学生了解到产生自由移动离子另一条件也可以源于加热提供的热能进而认识电离模型,从知识维度和方法维度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帮助学生建构认识概念的方法模型。)
环节二: 实验探究 理解电离
问题5:生活用水是电解质吗?生活用水能导电吗?
活动5: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及结合生活常识讨论思考并进行导电性实验验证生活用水导电,但是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教师展示生活用水水质检测工具TDS检测笔和能量笔以及介绍他们的用途,并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上这种方便操作的仪器进行设计实验检测化学中常见物质的导电性(结合能量笔的特点,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在点滴板中进行检测),分析微观本质,进而得出化学中常见电解质类别。,
评价5:根据对生活用水的判断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再根据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运用实验方法获取溶液成分信息分析微观本质评价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水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对电离模型和电解质模型的认知将知识上升到实际生活问题中,并关注饮用水质量,再从实际生活回到化学中,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能量笔的特点,设计实验检测化学中常见物质的导电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同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电解质的电离。)
问题6:讨论如何判断某物质是否是电解质?
活动6:小组内讨论总结电解质的判断方法并汇报交流。
评价6:根据讨论汇报电解质的判断方法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归纳总结电解质判断方法体现对知识的认知升华。)
问题7:如何将电解质电离这一微观过程用化学符号表示出来?
活动7: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并点评学生板演的电离方程式。学生分析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特点并能从电离的角度深度认识酸碱盐。
评价7:根据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评价学生对电离模型建立宏微符关系的认知能力。
(设计意图:承接以上对电离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然后用符号语言表征电离过程,学生对比各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后,酸、碱、盐的定义呼之欲出。通过辨识记忆、概括关联等学习理解型活动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新认识角度的建立,对酸、碱、盐概念的理解较初中学段实现了认识进阶。
环节三:回归生活 应用电离
问题8:你能想到生活中与电解质有关的生活现象吗?
活动8:独立思考后讨论,教师点评。
评价8:根据从化学到生活应用电解质的电离分析解释生活现象评价学生的思维结构水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从化学进入到生活中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看待问题的两面性,提倡积极向上的,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的学科素养。)
 
 
 
 
【教学反思】
  1. 本课时教学遵循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教学目标通过三个环节8个问题引发的学生活动表现性评价可以看出,圆满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2.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遵循的深度学习基本教学模式为:情境-问题-活动-知识-素养,整个学习过程以生活现象为情境创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体会学有所用的价值感。教学内容上不再是传统的概念填鸭式教学,而是让学生设计实验推理得出结论,宏微结合理解电离,从而实现模型认知,进而灵活运用,同时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体现了高阶思维的培养过程。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电解质的电离”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信息素养提升实践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安徽)高一化学《电解质的电离》”,所属分类为“高中化学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信息素养提升实践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安徽)高一化学《电解质的电离》”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9926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