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一轮复习《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四川省 - 成都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一轮复习《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四川省 - 成都

视频标签: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所属栏目: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一轮复习《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四川省 - 成都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成都市为例》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一、课标、考纲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1. 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有关资料”,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习“过程”“方法”的强调,所以本节课中对资料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尤其是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资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2.从本条“标准”的内容来看,重在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自然地理环境中大气、水文的影响是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和高考的高频考点,从而促进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考纲要求 考情统计 命题视角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6.课标I,6 2016.课标III,4-6 2015.课标II,1 2014.课标II,1-2 以重点区域的城市发展为背景,试题取材贴近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实际,突出“生活中的地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
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的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本章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之上,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探讨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和地区差异,以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属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人地关系的一部分。教材提供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曲线图和相关文字资料,以及合肥市环城公园案例等,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相关对策。通过高一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高三的学生对“城市病”等现象已经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运用地理原理分析 “城市病”产生的原因和获取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一轮复习既要注重基础,更要训练学生的四项能力,我认为需要收集本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材料,模仿高考试题呈现材料和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城市病”产生的原因和提出解决措施,从而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能说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影响;通过成都市乡土案例的探究,培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等能力;辩证的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四、重、难点:城市化对大气、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呈现成都市的 “城市病”图片导入新课。 
设计目的:用乡土地理素材更能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和探究的欲望,为学生活动做好铺垫,体现“生活中的地理”。 (二)学生活动 活动要求: 
(1)审题、答题的过程中请把问题和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圈画出来。 
(2)前后6-8人为一组,请指定专人把答案完整记录下来,讨论5-10分钟之后
 
                    
             
                    
                             

 
上台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纠正、补充、评价等。 【案例探究-原创】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  成都市年平均风速为1.3m/s,静风频率为39%。2000年,百余家企业包括热电厂等主要集中在城东,2002年市政府鼓励城东传统企业外迁,随后启动了“城中村”搬迁,增加绿地面积等改造工作。2000年至2011年,成都市建成区面积快速扩大,常住人口不断增加,尤其是城区西南方向形成了许多的工业和商业园区。 
材料二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区温度高于周围自然环境温度的现象,成都市热岛效应明显,图1、2分别为成都市在2000年和2010年3月的城区高温范围分布图(图中的圆环由内向外依次是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成都市热岛效应明显的原因?  
2.描述成都市城区高温范围分布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材料三 2011年7月4日下午,成都市遭遇特大暴雨,4个小时的降水量突破100毫米。成都市中心城区市政道路、下穿隧道积水严重,造成城市内涝,网友戏称,欢迎来成都 “看海”。 
 
                    
             
                    
                             

 
3.根据材料,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当天成都市内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材料四 府河、南河是环绕成都而过的两条人工开凿的河流,在合江亭汇合后称府南河。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府南河的环境迅速恶化,老百姓称之为“腐烂河”。1994年,成都市政府总投资27亿元、历时4年,对其进行了综合整治,包括防洪、环保、道路管网、安居和文化工程等五个方面,将17km的自然型河岸进行渠化(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近年来有专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城市河流整治中应该采取保留自然型河岸的方法。 
4.你是否赞成城市河流采取渠化的整治方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设计目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进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有关城市化对大气、水文的影响这些重点、难点和疑点知识。要求学生圈画关键字词,能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分析材料的习惯,进而提高四项能力。 【总结提升-板书设计】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真题体验】 
5.(2012.安徽)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8分)      
 
                    
             
                    
                             

 
【教学反思、点评】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通过录像课,
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认清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自我完善,寻求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联系实际是课标要求“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最好体现,而使用乡土地理素材是实现该课标要求非常好的一种手段。成都市的“城市病”是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的问题和现象,由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体现地理知识的“学以致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气候、水文的影响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当前社会各界都很重视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内涝”“城市河流整治”等相关新闻材料为背景,以成都市的城市发展为背景,试题取材紧密联系实际,突出“生活中的地理”。第1、3题主要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第2题的设计灵感来源于2016年新课标II卷第37题的(2)(3)题,主要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与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等方面的能力,图表是地理试题呈现信息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析表)的习惯;第4题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第11期,“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放弃了的大坝、标准化大堤,我们正在建设;我们刚刚毁坏了自然的河道、河岸,他们又兴起了“复兴自然”的运动。”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开发利用河流的经济功能,忽视河流的生态功能,更可怕的是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也过分强调经济功能的开发。课堂教学也承载了育人的功能,通过此题引导学生辩证、全面的看待河流的治理,更应注重河流经济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协调,强调通过调整资源利用的经济功能来适应河流的自然生态过程,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3.本节课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在活动的组织策略、活动时间安排、针对学生的答案提出恰当的评价等方面很考验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的成败之处还得由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尝试、实践,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积极学习教育新理论,刻苦钻研新课标、新教材,不断调整、反思,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提高。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成都市为例》参考答案 
1. 城区人工建筑物较多,改变了城市的自然下垫面,绿地、水体等自然下垫面相应减少,造成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升高,吸收率降低;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人工热源的影响;城市大气污染相对较重,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物质大量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加剧温室效应的影响;成都市年平均风速小,静风频率高,小风和静风条件有利于热岛效应的形成。 
2. 变化特点:2000年,三环路以内的中心城区温度高,高温范围呈现出团状,最高值约为260C,主要集中在城东二环附近;2010年,高温范围主要分布在成都市三环沿线,最高值约为230C;10年来,成都市热岛效应的空间格局经历了由中心型向环型、平均温度逐渐降低的演变过程。 
原因:2002年市政府鼓励传统企业外迁后,城东近百户工业企业迁出了城区,这使得城东的热岛趋势得以缓解,而同时,城区西南部迅速发展,因此,热岛的高温区由以前的少中心变化为多中心分布,逐渐形成一个环形;随着中心城区密集建筑的拆迁,绿化率的明显增加,二环路内中心城区热岛强度减弱,成都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平均温度降低。 3. 形成原因:遭遇暴雨(强降水),降水量大;城市化进程快,市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不畅;城市排水设施不合理,排水能力不足;地表径流快速汇集,城市河流水系萎缩,排水不畅。 
 防治措施:增加市区绿地面积,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城市建设过程中多使用透水砖等;加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增强排水能力;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加强暴雨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建立城市内涝的应急及预防机制。(其他合理措施也可参考) 
4. 赞成。河流渠化可以增强排污能力;河流渠化可以提高防洪能力 ;河流渠化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河流渠化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河流渠化具有排水、娱乐等多种功能,发展城市休闲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反对。渠化工程的投资较大,工期较长 ;自然型河岸是陆地生态系统向水生生态系统过渡的交错地带,为各种生物提供了变化多样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型河岸丰富的植被具有固土、防侵蚀、涵养水源的作用;自然型河岸生物群落丰富,水体自净能力较强。(其他合理理由也可参考) 5.(8分)占用耕地和湿地(2分),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自然灾害增多(2分),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2分),人地关系恶化。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一轮复习《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四川省 - 成都”,所属分类为“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一轮复习《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四川省 - 成都”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