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图形的平移,新媒体新技术
所属栏目:初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图形的平移》2017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创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图形的平移》2017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研讨会观摩课
附表1
2017年观摩活动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 ||||||||||
学校 | 上海市龙柏中学 | |||||||||
课名 | 图形的平移 | 教师姓名 | 陈裡英 | |||||||
学科(版本) | 沪教版 | 章节 | 11.1 | |||||||
学时 | 1 | 年级 | 七年级 | |||||||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理解平移及其对应点、对应角、对应线段的概念。 2. 经历观察测量归纳出图形平移的性质。 3.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经过平移后的平面图形,体会平移变换的思想。 4.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激发学习兴趣。 |
||||||||||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已对图形的运动有所接触,学生对图形的运动有一定的直观认识,但缺乏内在的认识和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平移是三种图形运动中较易被学生接受的一种。学生通过预习,对图形的基本元素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概念容易理解;平移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以及平移后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变的关系容易得出。但是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不一定能想到,对平移的概念缺乏深入理解。通过观察、测量等过程逐步加深对平移这种图形变换的理解;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
||||||||||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图形的平移》是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的第一节,它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平移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现实世界运动变化的最简捷的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换的一些性质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认识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目标。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和翻折做铺垫。课本上先出来平移的概念,再探究平移的性质,学生对平移的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所以本节课以现实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引出图形的平移,然后以三角形和扇形为例,探究图形平移后的特征,生成平移的概念。然后再应用平移的特征解决问题。 |
||||||||||
五、教学设计 | ||||||||||
教学环节 | 起止时间(’”- ’”) | 环节目标 |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媒体作用及分析 | |||||
激情导入 | (0’10”- 0’59”) | 通过对生活中情景的观察,形成图形运动的直观感受,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 播放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初步感知图形的运动,引出新课。 | 观看PPT | 应用屏幕广播,将资源直接推送到学生面前,直观形象展示生活中的平移运动现象 | |||||
激情互动,深入学习 | (1’0”- 22’20”) |
以三角形平移为载体,学习研究图形运动的切入点 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由于目前的几何学习尚处于实验几何阶段,所以引导学生动手测量图形运动前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通过交流合作、归纳发现结论,加深对平移的性质的理解,同时也为如何画图做好铺垫。 经历前面的过程,平移的概念就比较顺利成章获得,学生对这一概念的掌握也会较为牢固。 |
1、学生交流预习所得,引出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概念,图形平移后,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平移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 2、讨论:图中是否还有相等的量? 如果点D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你能找到它的对应点D1吗? 引导学生分小组动手测量,完成学习单,自主总结结论。 几何画板演示图形上任意一点,测量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结论:平移后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几何画板操作,理解:平移距离、平移方向 3、概念生成 将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位置的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为平移。平移的两要素: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概念辨析:拉窗帘,整块窗帘布的运动是平移吗? 图中的△ABC是如何平移到△A’B’C’的? |
学生思考交流 学生动手测量,交流结果 观察几何画板的演示,归纳结论 通过探究平移图形的特征,归纳平移的定义 用ischool抢答功能抢答 |
应用屏幕广播,将资源直接推送到学生面前。几何画板演示,对平移定义中的“所有点”容易理解。 用ischool抢答功能,精准、快速完成 |
|||||
知识应用 | (22’21”- 32’43”) |
通过两道题目加深对平移的理解和体验 |
1、 将下面图形向下移动2格,再向右移动4格,并画出平移的方向,量出平移的距离 归纳:如何画图形经过平移后的图形? 1)、画出关键点平移后对应的点 2)、按原来的顺序联结 3)、下结论 2、如图所示,点A1是点A的对应点,试着画出三角形ABC的对应三角形A1B1C1。
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但上的习题,然后拍照上传。 |
画图并拍照上传 | 用ipad拍照上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批阅,老师可以浏览所有学生完成情况 | |||||
自主小结 |
(32’43”- 35’30”) |
1、 课堂小结(电子书包推送学生自评) 2、交流本节课的你有什么收获? |
Ipad上完成自评,讨论交流收获 | 用ipad完成自评 | ||||||
达标检测及作业布置 | (35’31”- 42’22”) |
1、电子书包推送达标检测题 2、图片欣赏 3、作业布置 必做:练习册11.1 选做:利用平移的方法,借助“基本图形”设计图案. |
Ipad完成达标检测 观看图片变形 |
课件演示通过平移形成新的作品 | ||||||
学校 | 上海市龙柏中学 | ||
课名 | 11.1 图形的平移 | 教师 | 陈裡英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七年级 |
1.应用了哪种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 |||
AIschool平台的屏幕广播功能、抢答功能、拍照上传功能、投票、资源推送完成达标检查客观题自动批阅功能,几何画板演示功能。通过新媒体的引入,应用屏幕广播拉进来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抢答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几何画板演示形象、容易理解。拍照上传,学生之间能够互相评价。推送达标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反馈学生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投票功能学生可以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评价。 | |||
2.在教学活动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关键事件(起止时间(如:5'20''-10'40''),时间3-8分钟左右,每节课2-3段),引起了那些反思(如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实施、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师生深层次互动,生成性的问题解决等)。 | |||
1、(8'35''-14'50'')几何画板演示图形平移,测量任意一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理解图形经过平移之后任意一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图形平移是图形上所有点都发生平移、平移距离、平移方向等概念。但是如果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几何画板可能效果会更好。 2、(23'20''-29'45'')学生画图并拍照上传,能够快速浏览到学生完成的情况。而且可以将学生完成的直接投影讲解。还能对比讲解。如果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能效果会更好。 3、(35'30''-40'30'')达标检测,能够直观快速的看出学生完成的情况以及正确率。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及时讲评。但是不足之处是只能自动批改选择题和是非题。 4、(41'0''-42'0'')电子书包展示动画,学生观察图形运动之后形成的漂亮图画。学生体会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制作,效果可能会更好。 |
|||
3.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创新点及效果思考(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设计创新等)。 | |||
通过本节课,我深刻体会新技术应用与现在的教学非常有必要,对教学有促进作用。但是老师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胆子在大点,多放手给学生,将老师的教转变成学生的学,教学工具转变成学生的学习工具。学生拍照上传这一环节,老师不但可以呈现学生正确的解法,也可以捕捉一些典型的思维过程、一些错误的资源的呈现,推广课堂小组的学习交流。几何画板的应用,老师当作教学的工具,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肯定能更好。 | |||
4.对新技术的教学适用性的思考及对其有关功能改进的建议或意见。 | |||
在应用新技术进行教学时,我之前设计的是学生预习,拍摄你认为是平移现象的运动视频并上传,然后通过深度学习之后再判断学生开始拍摄的视频中哪些是真正的平移运动,哪些不是?后来发现课堂上播放学生拍的视频很浪费时间,就将这一环节删了。后来觉得很可惜,数学的学习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然后应用与生活,之前学生预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深入学习,探究平移的性质特征,对平移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然后再来辨析之前拍摄的视频是否是真正的平移运动?如拉窗帘为什么不是?上完课后反思,其实应用了电子书包,课堂可以前移。学生将拍摄的视频上传之后,每个学生都可以再课前进行浏览,对每个同学拍了哪些视频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入深入学习,然后用学习的知识解释这些现在,效果可能会更好。 学生自我评价方面还可以再多元化一些,比如课堂纪律、知识收获、小组合作的参与度等等。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