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二次函数,新媒体新技术
所属栏目:初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二次函数的应用》2017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暨第十届全国中小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二次函数的应用》2017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研讨会观摩课
附表1
2017年观摩活动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 ||||||||
学校 | 上海市龙柏中学 | |||||||
课名 | 二次函数的应用 | 教师姓名 | 王艳 | |||||
学科(版本)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章节 | 26.(3) | |||||
学时 | 1 | 年级 | 九年级 | |||||
二、教学目标 1.巩固二次函数相关知识和应用. 2.经历探究—-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初步体会一般科学研究方法.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问题解决,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
||||||||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完成了初中阶段函数的全部学习内容,掌握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并且学习了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的抛物运动轨迹,以及抛物线拱桥的问题.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有了初步的经验.但是,综合应用各种数学思想,帮助解决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渗透.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
||||||||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本节课是二次函数章节结束后安排的一节应用课.选取该部分内容,意在相对实际的背景中,让学生经历构建数学模型,借助函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到数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丰富学生数学应用的经验.因此确立重点难点为: 重点:掌握借助表格、图像、解析式解决问题 难点: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运用 解决重点难点的主要措施为:1.分清主次,借助预习作业,分解课堂教学任务。课下重点完成对表格信息和图像信息的处理,课上重提炼总结。课上重点完成第三个实际问题的建立模型和分析处理的过程。2.合理使用媒体技术,丰富互动资源,提高课堂互动效率。 |
||||||||
五、教学设计 | ||||||||
教学环节 | 起止时间(’”- ’”) | 环节目标 |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媒体作用及分析 | |||
直接引入 |
0’.00’’ 1’00’’ |
快速进入课题 | 我们已经经历了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感受到函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学习. | 倾听 | ppt图片,帮助学生回忆应用二次函数解决的两类实际问题 | |||
深度预习 交流合作 |
1’00’’- 20’00’’ |
由数索形,有形索数,数形结合 |
合作交流: 1. 预习作业1中,三个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答案的? 巩固练习: 推送习题,巩固交流所得 2..第二题,DE的长,我们是怎样求出来的? |
思考 讨论 交流 练习 |
电子书包平台拍照投影,同一时间展演四个同学的不同解决方法,做比较,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电子书包平台练习推送,实时检测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
|||
合作探究 交流互动 |
20’00’’- 40’00’’ |
通过表格,图像,解析式,利用所学习的函数知识,结合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经历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 |
问题:行驶中的汽车,在刹车后由于惯性的作用,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停止,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为了测定某种型号汽车的刹车性能,对这种汽车进行测试,测得数据如下表: 刹车时车速(千米/时) 0 10 20 30 40 50 60 刹车距离(米) 0 0.3 1 2.1 3.6 5.5 7.8 (1)以车速为x轴,刹车距离为y轴,在坐标平面上标出这些数据表示的点,并用光滑曲线联结得到函数大致图像. (2)观察图像,估计函数是何种类型,并确定一个满足这些数据的函数解析式,写出定义域. (3)该型号汽车在国道上发生了一次交通事故,现场测得刹车距离为46.5m,请推测该汽车刹车时的速度是多少?如果国道限速120千米/小,时请问在事故发生时,汽车是超速行驶还是正常行驶? 引导学生从表格数据入手,经过描点画图,确定函数解析式,再利用解析式列方程,解方程,解决问题. |
独立思考,交流互动,操作解答 | 借助计算机工具,利用几何画板软件,验证猜想,更直观精确 | |||
自主小结 | 回顾课堂学习过程,总结心得,提炼方法 | 谈谈你本节课学习的收获或者感受 倾听、思考、交流 | ||||||
课后巩固 | 课堂学习过程方法的巩固应用 | 完成补充习题 | ||||||
学校 | 上海市龙柏中学 | ||
课名 | 二次函数的应用 | 教师 | 王艳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九年级 |
1.应用了哪种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 |||
本节课按照本校电子书包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流程开展教学。预习单和课堂学习单相结合,几何画板软件和电子书包平台移动终端相结合。主要应用的技术功能有 (1) 投影班级画廊照片,呈现学生预习作业 学生预习作业中,完成了课堂深度预习环节两个问题的解答。拍照功能,实现了每个学生资源平等的上传。多个照片对比投影的功能,方便的实现了资源的展示和同屏比较,再结合口头解释,能够很好的将预习作用发挥出来。投影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集体看大屏,把握教师分析讲解的关键点,同时可以自主看身边终端的小屏幕,更清晰,自如。 (2)课堂练习发布,反馈练习结果 在第一个预习作业交流总结结束后,我设计了跟进的达标检测,发布客观性习题:多选题。实时检验根据前期问题学习得到的由数索形,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运用。学生们完成的情况,得到最及时的批改反馈。 |
|||
2.在教学活动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关键事件(起止时间(如:5'20''-10'40''),时间3-8分钟左右,每节课2-3段),引起了那些反思(如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实施、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师生深层次互动,生成性的问题解决等)。 | |||
1’33’’-5’55’’,使用投影移动终端的功能,展现学生的预习作业,呈现一题多解,对比解决方法的异同和优劣。通过辨析不同的解题方法,直观体现数形结合解决该问题的优势,铺垫有数索形的解题思想。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越加丰富,感受越加深刻。在探究环节新问题抛出后,才自然的产生了根据坐标描点索形,探究解题思路的想法。经验的得出是学生自然发生的,不再是教师灌输和思维替代得到的。 10’10’’-14’14’’使用平台练习发布的功能,实时检测第一个问题深度学习后,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题目设计为选择题,平台直接呈现出学生完成的速度和正确率,教师再结合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随堂发布练习和实时批改的功能,快速反映处课堂生成性问题,帮助教师快速把握,恰当处理。 |
|||
3.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创新点及效果思考(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设计创新等)。 | |||
1.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方式更多样化,互动的资源更全面,更公平 每一位学生都有着渴望展示自己的美好心愿。新技术的使用,使得快速、大量呈现学生学业作品变得易如反掌。课堂中,教师利用手中的pad,可以观察到每一位学生在独立完成或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中的即时情况,并可以自由调取某位学生pad上的内容进行投影,开展集体的学习或者讲评,可供教师选择的资源来自每一位学生的作品,对每一位学生都是公平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每一个个体的某一点闪光点进行公开展示,学生作品上传到平台后,课堂中每一位同学都可以随时浏览其他同学的成品,这也促使课堂中学生参与任务完成的积极性和任务完成期间的专注度显著提高,对学习个体的关注,对人的关注得到提高。 2.平台和终端的使用,促使我在教学设计中,更多的思考去注学生的学 拍照上传功能,使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追求得以比较好的实现。学生将预习作业上传,教师可以在课前比较充分的时间段内汇总学生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所在,从而及时的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将课堂中解决的重点聚焦于学生的疑难之处,在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投影功能,,能够记录下来学生的思维痕迹,能够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细微的不足和优点放大给全班同学学习,课堂上教的过程,就是借助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性资源不断重组的过程。课堂的学习过程,更多的还给了学生。 |
|||
4.对新技术的教学适用性的思考及对其有关功能改进的建议或意见。 | |||
1. 任何依赖硬件的技术,都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出现意外。对比投影学生作业虽然是笔者应用很多的一个环节,在本次课上,就因为移动终端的问题,出现了无法实现大屏统一投影这个问题。虽然借助与同学手中的分屏,完成了预习作业的交流。但是集体交流的作用被消弱了。技术要更好的服务教学,教师还需要有更好的掌控和灵活的处理能力。 2. 移动终端与电脑中操作软件是不是能更好的结合。例如几何画板这个教学工具,能不能在移动终端中实现学生个体的操作呢?笔者愿意更进一步的探索尝试。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