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新文化运动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陕西省 - 榆林讲稿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陕西省 - 榆林讲稿
《新文化运动》讲稿
同学们好,欢迎走进今天的历史课堂。
我们都知道英语中的人称代词有she/he/it的区分,我们中国文字中有吗?古代汉语怎样表述这个意思?今天我们使用频率极高的“她”是谁首创的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新文化运动(板书)
一、新旧冲突——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背景
辛亥革命成功后,很多革命党人和知识分子对对未来的中国充满了美好的幻想,然而很快这一切就被混乱的政局、黑暗的现实无情打脸。特别是在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大造舆论,掀起的“尊孔复古”的思想潮,这与知识分子已经接受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新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帝制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还这么根深蒂固?我们怎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共和?面对这一切,陈独秀有话要说:ppt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陈独秀认为我们怎样才能巩固共和政体?
生:洗刷旧思想、旧文学。
师:他们认为旧思想、旧伦理根深蒂固,是造成国民愚昧的根源。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独立的人格,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一场革新运动,以此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师:那么这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代表人物又有哪些?新在哪里呢?(内容)请大家阅读课本56-58页,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我们以抢答的方式,检测你们的学习的效果。
2. 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
3. 代表人物、阵地 北京大学
这几位代表人物除了胡适留学美国,获35个学位其他几位都曾经在日本留学。
提问:为什么北大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呢?
这要感谢一位校长蔡元培,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的校长,他把这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聘到北大当老师。在他的影响下(57页人物扫描)北大聚集了一批学贯中西的教授,他们向传统文化发起挑战,积极宣传新思想,因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校徽(鲁迅设计的,北大二字,三个人)
过渡语:知识分子发起的这场运动,是如何除旧布新的呢?
二、除旧布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内容也是抢答题
1. 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什么是旧道德、旧文化?新道德又是什么?我们来看来自《新青年》的一则故事,《一个贞烈的女孩子》,谁愿意成为我们今天的朗读者,这则故事反映当时社会怎样的现象?
生:女子社会地位低下,是男子的附属品。
师:这就是三纲五常、忠孝节义。刚才故事中的这个14岁的女孩子就是为了的到贞节牌坊的匾额,被父母活活被饿死。在座的女孩子们我们是何等的幸运,生活在这样的美好时代。
2. 提倡民主与科学
讨论展示: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怎样看?如今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儒家经典,并且带提倡和弘扬传统文化?你又怎么看?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过渡语: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读懂、更容易接受呢?通俗易懂的语言。
3.文学革命
文言文给大家的感觉怎么样?文言文因为难理解只能被少数人掌握,(布告)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是国民愚昧的文化根源。当然白话文也不是胡适他们提倡才有的,古人的日常交流主要是白话文。课前的《兰花草》就是胡适的一首白话诗改编的歌曲。
胡适在北大任教期间,大力提倡白话文,遭到部分学生的质疑。当时的政府邀请胡适去做官,胡适就以此问题,让学生用最少的字婉言谢绝。最后找出一个用字最少的。内容如下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则说:干不了,谢谢。播放视频,《教我如何不想她》背景音乐 刘半农
除了注重形式还注意到内容的改革。鲁迅
三、万象更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他们在杂志上猛烈抨击儒家思想,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社会上有哪些变化?
国民开始接受男女平等,离婚案潮起。侧面反映出国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末代皇帝溥仪的一位妃子就在报纸上公开申明要与溥仪离婚,这在古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对青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青年的知识分子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积极宣传新思想,并努力实践,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作了准备,这批青年后来成为改造中国的主力军。
白话文的大力提倡,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片面性。如新文化运动中有人提出要破除封建思想束缚,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提出剿灭中国文化废除汉文,采用世界语言。认为儒家传统文化一无是处,是我们落后的根源,过于绝对,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新文化运动的这股东风,很快也吹到了我们的陕北榆林,来看两则新文化运动对榆林的影响。
课堂小结、情感升华:一份杂志、一批新青年、一场新文化、一个新时代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近代的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但正如鲁迅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代又一代的脊梁担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这份责任在我们身上,也在我中国少年的身上。齐读《少年中国说》。
学 年 |
2017-2018 第一学期 |
科 目 | 八年级历史上 | 课 题 |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 授 课时 间 | |||
主 备 人 | 使用人 | 八年级师生 | 课 型 | 新授课 | 审核人签字 | 学 案序 号 | 12 | ||
学习目标 |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内容; 理解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理解新文化运动在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
||||||||
重 点 |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 ||||||||
难 点 |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 ||||||||
课程标准 |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