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辽宁省 - 大连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辽宁省 - 大连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2016部编)
单元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共5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新授
1课时
课程标准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教材分析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2课。本单元讲述了唐朝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繁荣景象。这一时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学者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就是这时候形成
的,所以学生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既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本课介绍的是唐朝逐渐强盛的三个著名帝王——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时期的情况。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贞观遗风”、唐玄宗的“开元盛世”,逐步促使唐朝逐渐走向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富庶。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民族、对外交往和科技文化,同时也为分析对比“唐朝的衰亡”作铺垫。应该说,学好本课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与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观点的能力。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有一定了解,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有所耳闻,但对盛世开创的原因不甚清楚,对这三位历史人物了解也不够深入。教师应采用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提供具体史料、营造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的时空下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寻找历史现象中的历史规律,使学生能够以史为鉴,知往察来。另外,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兴趣。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
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利用微课、视频、图片、电子博物馆等方式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走进历史,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2、通过阅读史料,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原因与表现。 3、利用思维导图,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架构,便于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2、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1、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2、学生正确并全面地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华人在海外的聚集地被称为什么?(唐人街)
可见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那时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唐朝历时289年,共21位皇帝。这21位皇帝,咱们同学们能说出来几位呢?如果能按顺序说出更好。 简介唐朝,板书唐朝的几位帝王,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来重点学习其中的三位(板书圈出),为什么在21位帝王中,教材的编者偏偏选择了这三位皇帝呢?学完本节课,你自然会的到答案。
说说唐朝的帝王,进入情景。 紧扣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发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与活动任务 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3、知道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其影响;
4、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活动任务
1、完成本节课知识导航 2、完成思维导图 展示学习目标 出示活动任务 根据导学案,完成知识导航。 了解活动任务 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 新授
一、荣光初现·贞观之治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1、温故而知新
根据小视频回顾隋朝灭亡,了解唐朝的建立。
2、夯实基础
说出唐朝建立的基本要素;知道李世民即位。 3、深思熟虑
(1)唐太宗即位时面对的是怎样的国家状况? (2)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帝王?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 ”的盛世局面?
治国思想:结合下列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有哪些开明的治国思想? 治国措施:观看微课,说一说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
多媒体播放李渊太原起兵并建立唐朝的视频。讲述李世民即位的史实。
出示史料,引导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从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治国措施、治国效果来思考。
展示文献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播放微课,展示图片,具体讲解唐太宗的措施。
观看视频,进入情境,感受历史。说出唐朝建立的基本要素。
阅读材料,思考当时国家的状况及原因。
阅读并分析文献史料,回答问题,说说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观看微课,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措施。讲述
利用微课,使学
生快速进入历史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基础知识。阅读并分析文献史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
有利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观念。 利用微课,快速、清晰了解唐太宗的治国措施,观察地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通过观看图片、史料,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白学习历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哪些措施?
治国效果:结合下列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时的治国成效?(贞观之治)
展示文献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魏征的故事。
阅读并分析文献史料,回答问题,说说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二、承上启下·贞观遗风——女皇帝武则天 1、夯实基础
了解女皇帝武则天及其治国措施及出现“贞观遗风”的治国效果。
2、深思熟虑
为武则天撰写碑文: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众说纷纭。
展示图片《武媚娘传奇》剧照及历史图片,讲解唐高宗与武则天,展示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引导学生了解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
讲解武则天的“无字碑”以及史学家对其“无字”的猜测。
讲讲你了解的武则天。
阅读教材与问题,思考并分析,回答: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效果。
讲讲武则天与骆宾王的故事。
为“无字碑”撰写碑文。
基础部分内容较简单,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加以点拨。
培养学生叙述史实、语言组织、口语表达的能力。
创新思考方式,通过撰写碑文,提高学生兴趣,检查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三、大唐荣耀·开元盛世 1、夯实基础
了解唐玄宗及其治国措施,以及出现“开元盛世”的治国效果。
根据已经填完的表格,思考唐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呢?(答案提示:君主的个人素质、统治措施) 三位君主共同的措施都是十分重视农业,为什么呢?
2、深思熟虑 前世传奇:
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交往、中外交流等方面了解唐朝的盛世景象。
了解史料
介绍唐玄宗李隆基,展示唐玄宗打马球的壁画。教师讲解唐玄宗治国措施。
展示杜甫《忆昔》,引导学生赏析,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教师提示:三位杰出的君主能够开创盛世有哪些共同点呢?
对学生的回答总结评价
展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壁画以及电视剧。
赏析《忆昔》,回答问题。
讲讲唐玄宗如何重视农业与考察吏治。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使用笔记本电脑,登录陕西历史博物馆电子展厅,浏览文物,感受盛唐景象,将感受与大家分享。 说说哪些史料更加真实可靠。
学生一起说一说。
通过赏析唐诗感受历史,夯实基础知识。
通过总结,对比分析,解决本课重点问题。
通过浏览博物馆,进入历史场景,更加直观感受历史。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观念。 提升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今生故事: 通过联想,感受盛世景象。 教师示例:云想衣裳花想容——如若我是那千年
前长安城春风中的一株牡丹,眼中满是我倾心沉醉的大唐华彩。
如若你看到千年后我绽放在春风中的风采,心中尽是我追寻而来的辉煌时代!
小结 1、教师板书 2、学生活动 内化升华 多媒体展示《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在民生、科技、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教师板书梳理本课线索 对学生的思维图展示并评价总结。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盛世的标准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文化昌盛。今天的中国繁荣、富强、昌盛,向着中国梦砥砺前行。学习完本节课我们不仅为千年前的盛世大唐和今天强大的中国而骄傲,更要明白历史赋予我们振兴民族的重任,也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做到校训要求的“家国天下,我其担当!”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并展示 明白:青少年必须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利用知识思维导图巩固课堂知识并加深记忆。 以古鉴今,知往察来,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培养家国情怀,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创设情境,利用视频、微课、图片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基础部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力提升部分,出示史料、历史地图与图片,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史料和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利用史料实
证学习历史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便于加深印象。以史为鉴,知往察来,从唐朝的强盛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课内容较多,环环相扣,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和把握,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与评价。
附:相关材料 1、唐初社会情况
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涨价),突厥侵扰,州县骚然。……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 ——《贞观政要》 2、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材料二: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论务农》
材料三: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政要·论求谏》
材料四:太宗谓公卿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3、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资治通鉴·唐纪》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