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燃烧和灭火
所属栏目:初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甘肃省 - 兰州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课题: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燃烧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化学变化,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燃烧这一化学现象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了解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也是学生必须了解的安全知识之一,对它的了解和掌握不仅能使学生认识火失控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火、预防火灾,学会在火灾中自救。
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和亲身体验,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并学会如何在火灾中自救。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化学教学目标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教学指导的要求,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
2、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现象和原因;
2、学会在火灾中自救; 3、通过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学会对既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的科学方法;
4、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
光看待事物。 三、教学方法分析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突出“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理念,遵循循序
2
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实际出发,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合作、尝试等方法获得新知识,本课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其模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联系生活。
四、教学过程分析
[课前导入] 火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也是人类文明进步
的标志。什么是火?火是物质燃烧时所形成的现象,燃烧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及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有哪些?
[学生活动] 略
[媒体展示] 教师归纳,展示图片
燃烧推动人类进步,为人类造福: 古代 现代生活中 现代生产中 高科技领域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内容
控制不好燃烧的条件,燃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媒体展示] 火灾场景
[讲 授] 由此可见,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本身,为了利用燃烧多为人类造
福,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燃烧的条件。
要弄清燃烧条件还得先弄清燃烧的科学定义。 [板 书] 一、燃烧的条件 定义
1、燃烧
剖析概念 [实验探究] 燃烧的条件 [学生活动] 略
[实验探究] 进一步巩固、分析燃烧的条件(师生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叙述实验 结论的能力。
[板 书] 2、燃烧的条件(同时满足)
(1)可燃物 (2)氧气 (3)到达燃烧所需最低温度——着火点 [媒体展示] 问题探究 [学生讨论] 略
[归纳梳理] 教师予以评价并小结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
[过 渡] 下面不同情形下都用过哪些灭火方法?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够灭火? [媒体展示]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归纳灭火的方法。
3
[板 书] 二、灭火原理
1、移走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低温度 [提 问]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身边发生灭火的方法。 [学生活动] 略
[拓展性课题] 灭火常用的设备有哪些?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
适用范围,巩固所学知识,内化、拓宽、延伸。
[提 问] 通过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 略
[课堂小结] 多媒体演示——长话短说 [媒体展示] 调查与研究 [师生讨论] 略
[教师梳理] 沉着冷静,不要惊慌 拨打119
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打湿被单,匍匐前行等等
培养学生基本的安全消防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
在身边,化学就是生活。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承上启下] 每年我国因地下煤矿的矿井内瓦斯爆炸,化工厂的气体泄露爆炸等,造成
的经济损失达上亿元,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啊!那么我们作为有知识的青少年,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懂得利用科学知识为民造福,把灾难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对于认识爆炸的条件及防范爆炸的措施,我们下节继续探究„„。 五、评价反思
从总体上看,我认为本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建构知识。
不足:是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增强自主性。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求知需要是教师的突破口,生活的实际内容是科学知识的切入口,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需求,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