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物质构成的奥秘,元素
所属栏目:初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安徽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安徽省优课
2016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教学设计表
(此课例参加全国第九届新媒体新技术教学评比获全国一等奖)
一、基本信息
学校 合肥市第48中学滨湖校区
课名 认识元素(课内翻转) 教师姓名 徐蓉 学科(版本)
化学(人教版)
章节 第三单元课题3
学时 1课时
年级
九年级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② 了解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改变。 2. 过程与方法:
① 采用微课学习模式,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有所提升。
② 通过微观模拟、分析、讨论、对比,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③ 通过学生活动,学生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认识得到加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② 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积极动手的科学精神。 三、学习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学生新增加的学科,由于其丰富的实验、直观的现象,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充满好奇,这对于化学课的开展非常有利。然而到了第三单元,学生进入微观世界学习分子原子,继而又学习元素,这一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晦涩,学生难以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1. 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
2. 难点:原子与元素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改变。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
及分析
- 2 -
’”)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0’05”- 1’32” 从生活中的“元素”引入,创
设学习氛
围,感受
生活中的
化学,激
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教师展示孩子(微量元素)检查的报告单和医生开具的药品,其中的铜、铁、钙、镁、锌指的是什么?
生活中还有哪些“元素”?
学生回答
学生踊跃举手寻找生活中的元素。 使用放大镜和拖拉图标展示孩子的检查报告单和药品。
环节二:
元素存在
1’33”- 2’20”
通过从图中出现地壳和细胞中的元素图片,学生感受到元素无处不在,对元素有初步认识。 师:其实地壳中也含有很多种元素?你们知道含量前五位的元素吗?
很好,那生物细胞中呢?
学生齐答: 氧>硅>铝>铁>钙„ 氧 >碳 >氢> 氮
使用放大镜和拖拉图标展示地壳和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含量图。 环节三:
元素定义和本质区别
2’21”- 8’51” 1.学生学习微课知道元素的定义以及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
2.学生的归纳能力得到提升
1.师:这足以说明,在我们的物质世界中,元素是无处不在的。那什么是元素?不同种元素又该如何区分,今天我人就一起来认识元素。 2.教师播放微课视频 3.师:视频已经学习完了,什么是元素?
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
4.师:很好,看来大家学校效果非常不错,那我们就通过几道题来当堂检测
学生认真学习视频
张城和王心雨回答元素定义。 高晓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1.使用链接视频播放微课。
2.使用时间线显示引导学生归纳微课
- 3 -
3.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这是学生易错点)
5.师:阮博文同学得了100分,你们做对了吗?
我们再接再厉。
6.教师按照学生回答情况在白板上标记。
阮博文上台解题,其他学生完成学案。
学生告知答案
陈宏益回答第3题,并指出错误。 张馨悦回答第4题,并告知解题思路。
中知识点。
3.使用单选题、淡入和工具模版中的提示功能巩固微课内容,用笔做标记和书写,提升解题技能。
环节四: 元素名称 8’52”- 18’16”
1.学生通
过元素卡片中的名
称找出规律
2.学生归纳能力得到提升
1.师:老师有个问题,你们怎么知道铝元素是金属元素呢?
这说明元素可以根据汉字中的偏旁来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就根据元素的名称来进一步认识元素。
请大家拿出仪器盒中的的元素卡片,找找其中的汉字有什么规律?
高晓艺同学上台进行图文配对。
乔木:偏旁
学生拿出仪器卡片寻找规律
乔木总结规律(课上发现她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汞是不是可以单独分类呢?)学生给予掌声。 王心雨上台进行配对,其他学生完成学案相应1.使用活动模板中的图文配对功能,顺利过渡到此环节
2.使用淡入和拖拉功能展示规律
3.通过活动模版中的关键词配对功能,巩固元素的名部分。 称分类
环节五: 元素与原子的区分 (18’17”-30’35”)
1.学生学习微视频,从中区分元素与原子;
2.学会用语言从宏观、微观角度描述物质
3.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
1.师:我们知道了元素师质子数以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那元素和原子该如何区分?老师也制作了一个微视频,相信大家能找到答案。
2.师:大家知道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了吗? 3.学习元素师为了更好地描述物质。教师以氧气举例,从宏观、微观角度描述。
4.师:老师发现实验室有几瓶无色液体,没有标签,实验员老师告知其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 5.师:其实,纯的过氧
学生观看微
视频《元素与原子的区分》
崔奥回答
易静上台将元素与原子的特点分类,其他学生完成学案中
相应部分。 学生类似的
描述二氧化碳和H2O(厉凌云和陈宏益)
陈方宇回答
可能是水或过氧化氢。 高晓艺回答还有可能是过氧化氢溶
液。
1.插入视频链接,学生学习微课
2.使用活动模版中的文字分类2功能,巩固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3.使用魔术笔、淡入功能讲解氧气这种物质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的描述,进一步揭示氧气的符号;采用翻版和屏幕遮盖功能引导学生练习 4.通过气球遮盖、提示、计时器等功能,学生
- 5 -
升
化氢溶液是不存在的,我们只需要讨论是水还是过氧化氢溶液,如何证明呢?
我们一起动手来验证,给大家4分钟时间。
大家实验做得很成功,通过实验也就说明,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种物质,可以使纯净物,还可以是混合物。
崔奥设计方案
学生动手验证,并告知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
进行探究实验,验证无色液体。
环节六:
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可变
30’36”-
37’24”
学生通过对两个过氧化氢分子模型的
拆、装,
感受化学
变化的微
观过程;体会其中的变与不变。
1.师:过氧化氢的分解过程是什么变化? 那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否会发生变化?元素呢?
2.那我们同样以过氧化氢分解为例,请大家拿出仪器盒中的的分子模型,通过拆和装思考这个问题。
3.这个过程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和物质种类变了吗? 原子种类和元素种类呢?
4.教师展示结论
化学变化
(学生对于原子不变很清楚,但元素是否改变似乎不确定)
学生动手拆、装
桂同舟上台拖动原子,展示分子破裂之后原子重组的过程,形成完整流程。
学生齐答
1.使用拖拉功能展示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提出问题。
2.使用屏幕遮盖、无限克隆等功能,学生亲自体验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 3.使用工具模版中的遮盖功能,展示结论。
- 6 -
环节七:巩固提升 37’25”-
38’27”
习题巩固,对于元素的内
容进一步强化。 师:一节课的内容就要到此结束了,请大家做
几道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谢逸文上台解题
使用活动工具模版中的单项选择功能,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测
环节八:畅谈收获 38’28”- 40’32” 引导学生
谈本节课收获,形
成元素之
树的板
书,对课堂内容进一步升华
1.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2.教师补充板书:
厉凌云、崔奥、贾欣怡
等同学回答本节课所学
到的知识。
展示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