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
视频标签:破碎的山河
所属栏目:品德社会生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破碎的山河》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九江市双峰小学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破碎的山河》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九江市双峰小学
教学目标评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和探究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苦难和危难,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与技能:学会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方法,并养成关注历史的兴趣,以及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多途径了解相关历史知识,以及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研讨等方法了解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
2学情分析评论
了解祖国曾经遭受的欺凌,从而将内心的愤慨转化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之情,继而激发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动力,正是本课的意义所在。但对于从小生活在和平年代,一直享受幸福安宁生活的学生来说,近代这段苦难的岁月年代久远,他们知之甚少。老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孩子通过多种途径去探究这段历史,同时在课堂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力求引导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并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获得体验,并引导学生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3重点难点评论
重点:重温历史,切身感受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苦难和危难,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难点:结合实际,知道祖国命运与自己息息相关,树立振兴中华的信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评论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过渡语:1999年澳门回归时,有一首歌打动了无数中华儿女,人们在唱起它时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这就是《七子之歌—澳门》,此刻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
1、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启发提问:
(1)歌中七子指的是谁?
(2)闻一多先生为什么要创作这一组诗歌?
2、师小结:其实在那个年代,还有很多地方有着和七子一样的遭遇。这节课让我们回顾那段不堪的苦难岁月,去了解祖国曾经破碎的山河。(板书课题:破碎的山河)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共鸣,消除年代陌生感,我选择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七子之歌》导入,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词、凄凉忧伤的旋律、形象直观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澳门被强行掳去后期盼回归祖国的强烈情感之中。
此时老师再抛出问题:歌中的七子指的是谁,诗人为什么要创作本组诗歌等,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背景,知道组诗中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这7个地方都曾被列强掳走,祖国的山河曾经四分五裂,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破碎的山河》。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熟悉的《七子之歌》中,引发和生成出问题意识,并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历史探究。从歌曲中,学生会联想到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这些事件对现代儿童来说并不很陌生,也不难从周围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这些信息。更重要的是,这些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史实的信息和现象在现实社会中的积淀及呈现,恰恰也正是教材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捕捉历史痕迹,探究祖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契机。
活动2【活动】活动二:交流研讨 了解历史事实评论
活动二:交流研讨,了解历史事实
过渡语:鸦片战争是中国苦难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1、播放视频《鸦片战争》
2、老师补充介绍: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纷纷入侵我国,先后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而清政府却力招架屡战屡败,只能被迫议和,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3、合作学习
(1)课前,刘老师请你们整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条约,现在请你们在小组内交流,3分钟后再全班交流。
(2)我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我们就先从它开始吧。
小组汇报:小组代表上台介绍,小组成员补充,教师随机点评引导。
了解到《七子之歌》创作背景后,学生此时心中不免有疑问,那些土地为什么会被列强夺去呢?我首先播放纪录片《鸦片战争》,通过视频创情境,让学生明白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赔款让权,开始了百年的苦难。
毫无疑问,要了解这段历史,就必须清楚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 学生的感受来源于生活的体验和自己的探究,引导他们从身边寻找历史的痕迹,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去查访那段岁月,是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概括性较强的表格这一方式去整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瑷珲条约》等4个有代表性的不平等条约。
表格里除签订时间和国家外,还有一项是要学生用自己的话去提炼概括条约的2条主要内容:一条关于割让租借土地的情况,另一条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条款。
分组研讨,是让单个个体的学习行为变为共同协作、共同交流与探究,最终达成共识的一项学习活动。在小组中,才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向外拓展知识,增强学习的能力。
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研讨,互抒己见的同时又互为补充,从而全面了解本条约的内容。随后小组代表用展台向大家介绍本组整理的条约,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想,引发他们对历史的初步思考。
此时老师只是一个倾听者,不需过多的话语,只要适当的点评和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数字,一条条耻辱的条款,了解祖国曾经遭受如此的屈辱,签订过一千多个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这种种历史事实,在他们内心已掀起波澜,此时对外国列强的激愤情绪已经有了初步的酝酿。
在本环节中,通过课前的资料搜索,不但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丰富而完整的学习体验;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研讨,从而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的品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活动3【活动】活动三:合作探究,体验屈辱历史评论
活动三:合作探究,体验屈辱历史
过渡语:请大家看到教材31页的图表,你们看,这就是部分条约里被侵占或租借的土地。这个省略号代表什么?是的,侵略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被侵占的地方也还有很多。比如俄国,除瑷珲条约里提到的,还有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土地。
1、合作学习:同学们,请你们同桌两个同学一起,在这张清朝地图上找一找,用记号笔勾画出被侵占或强行租借的地方,看看他们的铁蹄都践踏过我们哪些国土。
同桌合作勾画
2、对比探究:(出示课件:地图)我们的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是的,变小了,而且小了不是一点点。据统计,(出示课件)清政府割让国土160余万平方公里!同学们,我们来算一算,江西省面积16.69平方公里,相当于几个江西省的面积?九江市面积1.8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几个九江市的面积?
3、自主探究:可即使这样,侵略者的贪欲仍然没有得到满足,甲午战争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通过昨天的了解,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哪些地方被列强划为势力范围?
(根据学生发言,出示课件图表:势力范围)
4、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再次拿起笔,在地图上圈出各国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看看他们又把魔爪伸向了哪些地方?指导学生边看图,边找,边划。(指生到展示台示范)
5、情绪调动:(出示课件:此时版图)这就是你们刚才勾画过的地图,此时的中国变成什么样了?面对这样的祖国,你想说什么?我听到你们在激烈地讨论,把你们刚才所说的大声说出来吧。
6、师小结: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我们的国土所剩无几。曾经完整的祖国山河,如今变得支离破碎。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要落实这些能力要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法来体现。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不仅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能突破学生主体地位与合作精神,有利于形成探究学习的情境,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如果说条约交流是在学生心里丢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的话,接下来的同桌合作勾画地图则是掀起轩然大波。学生面对清朝时期的版图,进行两次勾画和两次对比。2次勾画指的一是勾画出课本31页表格中被强占强借的地方,二是勾画出学生自己搜集的列强在我国划分的势力范围。2次对比,通过被割占的16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与江西省面积,与九江市面积的对比,让学生从惊人的数字中进一步感知被割让土地之多之大。
学生通过勾画和对比,能够切身体验到原本一个独立自主、领土完整的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被外国列强侵占瓜分、践踏蹂躏,变得四分五裂、支离破碎的屈辱史。勾画过后的地图已是满目苍痍,通过展示学生完成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中国成了什么样子?学生蓄积已久情感的阀门哗地被打开,纷纷激烈地表达出自己强烈的情感。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两次勾画地图,既是对历史的感知体验,也是学生对地理常识的一种运用,是课程综合性的一个很好体现。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亲手操作,设身处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对祖国所遭受的屈辱感到震撼,使人不能忘记。
活动4【活动】活动四:情感互动 感受苦难生活评论
过渡语:此时的清政府,无力捍卫领土的完整,更无法守护国民的平安,只能任由列强为所欲为: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外国列强还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定地域,这里面有外国列强自己的市政、税务、警察,甚至军队,成为中国政府无权制约的“国中之国”,这就是遍布中国的租界。
2、自主探究:孩子们,你知道吗?我们的家乡九江也未能幸免,是当时的英租界之一。关于这段历史,你了解到什么?
根据学生介绍,随时出示课件(九江英租界图片)
3、创设情境:1885年,在上海租界内,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公园建成后,他们就派人在公园门口看守,还在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课件出示)
4、情绪调动: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市民,站在公园门口,面对这块牌子,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什么?是的,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想这样做。那为什么没有砸成?砸了可能会怎样?
5、创设情境、小组讨论: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小组讨论并汇报
小结:在那样社会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连生命也得到不保障。
7、自主探究: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人民受辱。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古国曾经何等辉煌何等荣耀,为何今日却沦为一群强盗的战利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受尽欺凌任人宰割,这是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正是这种种原因造成当时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落后。(板书:落后)
《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思想品德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情感是其道德信念、道德力量、道德准则的有血有肉的心脏。因此本环节注重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
正所谓皮之不在毛之焉存?在这样山河破碎的祖国,人们的生活也必然多灾之难。接下来教师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在外国列强的压迫下中国人的生活情景。老师从租界的介绍,到由学生自主交流探究九江英租界的历史,再到上海租界当局公园门口那块人神共愤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从电影、电视和书籍中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想象: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市民,站在这公园的门口,看着这个规定,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如果把牌子砸了会怎样?在那样的年代老百姓过的是什么的生活?从三个不同点位的体验,充分感受中国人在自己祖国的领土上,看着外国列强为所欲为,忍气吞声的屈辱。
而从学生热烈而发自肺腑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的体验油然而生,学生的爱国之情也自然萌发,学生的疑问探究也自然产生:为什么会当时会遭受这样的欺辱呢?通过之前环节的知识积累及全班探讨交流后,学生们对于清政府的腐败,错误的国家政策而导致的经济和科学技术落后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5【活动】活动五:拓展延伸 升华爱国情感评论
过渡语:时光飞逝,历史前行,如今的中国还是这般不堪吗?不,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播放课件)
1、对比感悟:“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平地起”。中国在风雨沧桑后终于迎来了灿烂的曙光,如今苏醒的雄狮,腾飞的巨龙,昂首挺胸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为如今强盛的祖国感到自豪!(板书:强盛)
2、质疑探究:可是孩子们,想一想,生活得平安幸福的我们,为什么还要了解这段苦难的岁月,屈辱的历史呢?
3、自主探究:是的,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怎样才能不让历史重演,中华民族不再被欺负?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师总结: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扛起自己肩上的责任,让我们始终牢记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学史是为了鉴今。六上教材在史地内容编写时,重视历史与现实、乃至未来之间的关系;引导儿童走进历史中,去感悟,去认识,去理解。通过古今对比,播放近几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中国已逐渐强盛,国际地位和人民生活已截然不同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之后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要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促进学生将本节课所积攒的对清政府的不满,对列强的愤怒,对悲苦人们的同情等种种情感,都转化为爱国的力量,知道只有中国强大了历史才不会重演,知道只有学好本领才能振兴中华。最后通过2次呼喊喊口号“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学生的爱国情感达到高潮。这不仅是情感的引导和渲泻,也为孩子们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至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得到实现,重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本节课我依据课标、抓住教材、结合学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循序渐进的五个活动环节,一步步带领学生缩短时空差距,消除年代隔阂,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国遭受国土被瓜分,国民受苦难的屈辱,并分析原因,从而激发他们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之情,促进他们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破碎的山河”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破碎的山河》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九江市双峰小学”,所属分类为“品德社会生活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破碎的山河》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九江市双峰小学”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