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高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陕西省优课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高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陕西省优课

视频标签:安全教育主题,远离毒品

所属栏目:高中主题班会优质课

视频课题:高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陕西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陕西省优课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知道毒品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毒品。   (2)懂得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3)使学生了解预防毒品的一些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多媒体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警惕性。  
(2)增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预防毒品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青少年如何提高对毒品的预防能力。  【授课类型 】  专题教育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法设计: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有关毒品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毒品给我们社会、家庭带来的危害。  
学法设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学习,了解预防毒品的知识。 【教学过程】   
 
                    
             
                    
                            引言 
毒品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受国际毒潮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毒品问题在我国死灰复燃,逐步蔓延、发展,成为社会的一大毒瘤,威胁到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吸毒人员呈现低龄化、多元化趋势,青少年已成为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一些青少年学生由于对毒品的无知,沾染上吸毒的恶习,不仅毁掉了青春、毁掉了前途,有的还失去了生命。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毒品时刻威胁着大家。所以同学们应该及时行动起来共同对付这个恶魔。在“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认识毒品。  
一、当今中国毒品形势 
  据《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的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0.5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同比增长6.8%。其中,不满18岁2.2万名,占0.9%;18岁到35岁146.4万名,占58.4%;36岁到59岁100.3万名,占40%;60岁以上1.6万名,占0.7%。吸毒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8 岁。2016年,全国新发现吸毒人员44.5万名,其中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占81%,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人员占15.8%,滥用大麻、可卡因等毒品人员占3.2%。 
形成两个上升趋势两个下降趋势,一是吸毒人数逐年上升,吸毒人员的年龄逐年减小,覆盖面积广,覆盖了各个年龄段、各种文化程度、各个社会团体;二是滥用合成毒品的人数比例上升,滥用海洛因鸦片等传统毒品的人数下降,因吸毒引发的抢劫盗窃、自伤自残、暴力伤害的事件不断增多。 
 
                    
             
                    
                            二、认识毒品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与医疗用药物是不同的概念。 
(二)毒品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 
(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 
(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三)毒品分类 
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毒。 
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如鸦片类。兴奋剂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致幻剂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 
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
 
                    
             
                    
                            性的药品,如鸦片类。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如苯丙胺类。 
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阿片类流行较早的毒品。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在娱乐场所中流行。 
(四)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 
新型毒品 传统毒品 
冰毒、摇头丸、麻古、K粉、“止
咳水”、“跳跳糖”、“ 奶茶”、“小熊软糖”、神仙水、 
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 
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而鸦片、海洛因等麻醉药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类毒品。 
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 而鸦片、海洛因等传统的麻醉药品对人体则主要以“镇痛”、“镇静”
为主。 
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多采用吸烟式或注射等方法吸食滥用; 而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吸食者一般是在吸食前犯罪,由于对毒品的强烈渴求,为了获取毒资而去杀人、抢劫、盗窃; 服用后会产生意识与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头昏、精神错乱、过度兴奋、幻觉、幻视、幻听、运动功能障碍、抑郁以及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都造成严重损害。 
服用后会出现昏昏欲睡、便秘、恶心、情绪不稳定、睡眠失调等症状,大量服用能抑制呼吸,长期服用可形成心理依赖过量滥用可导致抽筋、神智失常、中毒性精神病、昏迷、心跳停止及呼吸停顿引致窒息死亡,请勿多食。 
                    
             
                    
                            三、毒品犯罪 
(一)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二)毒品犯罪的基本特征: 
(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三)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 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 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6)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7)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8)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 
(9)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0) 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1) 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12)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第355条)。 (四)、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毒品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对自己所实施的毒品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毒品犯罪刑事责任能力,是指毒品犯罪行为人能够正确辩认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质及其意义,并能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根据刑法规定,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
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对贩卖毒品的,满14周岁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刑法又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毒品的危害 
(一)毒品给我们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1、毒品对个人的危害:一是吸毒严重危害人体的身心
健康,加速死亡;二是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三是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四是吸毒容易感染性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 
2、毒品对家庭的危害:一是吸毒给家庭成员造成巨大
的精神摧残;二是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三是吸毒贻害后代。  
3、毒品吸毒对社会的危害:一是吸毒诱发犯罪,破坏
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
 
                    
             
                    
                            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二是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三是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催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目前,我国80%的女吸毒人员靠卖淫维持消费;四是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二)青少年吸毒的诱因 
吸毒诱因之一:无知好奇。一项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
毒者中,有80%以上是在不知道毒品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 
抱着“找一下吸毒的感觉”、“抽着玩玩”、“尝尝新鲜”
等念头,一些青少年在毒品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就好比在悬崖边抬脚试探崖底有多深一样危险。一个年仅14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吸烟一样”。 
北京的花季少女刘某,一向活泼好学,还是高三年级的
团干部。她知道自己的一位同学吸毒之后非常好奇,逐渐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最后,也尝试起吸毒。第一次吸毒后,她的感觉并不好,但是,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她就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结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辍学出走,为筹集毒资进了歌舞厅,直到被送进强制戒毒所。 
吸毒诱因之二:上当受骗。有不少青少年是在不知情的
状态中被毒贩诱骗而吸毒的。毒品贩子为躲人耳目,同时为了“以贩养吸”,往往设下陷阱,把青少年一个个拉下水。 
 广州的高二学生李某,无意间碰到原来的一个邻居,
 
                    
             
                    
                            那个邻居其实是个毒贩。毒贩给了李某一支装有毒品的香烟,李某吸完后感到有些不舒服。毒贩于是告诉李某这是专门为男性制造的香烟,有强身壮阳的功效。两人第二次见面时李某又抽了一支“壮阳烟”,感觉似乎不错。这样,毒贩在两个星期里不断免费提供“壮阳烟”给李某,直到李某成瘾,自己掏腰包买“烟”。李某从此成为这个毒贩的固定“客户”。 
吸毒诱因之三:误将吸毒视为“时髦”。有些青少年认
为吸毒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许多青少年就是这样尝试着吸毒的。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吸上,就把父母辛苦积攒的家业很快抽光,并最终断送自己的性命。 
海南的一个富家子弟莫某,时常看到进出老板俱乐部的
一些生意人吸毒,这些人挎着女郎,开着名车,看上去十分潇洒。于是莫某也开始吸毒。最后,他不仅盗卖了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房产、汽车,还因引诱同伴模仿“有钱人的生活”而犯罪。 
吸毒诱因之四:来自周围的不良影响。许多年轻人染
毒是来自周围的不良影响。 
 有一位戒毒者在叙述自己的吸毒史时说:“一次,一位
朋友给了我一支香烟,并用手指挑了很少一点白粉放进去。我想这么一点点是不会上瘾的,就接过来抽了,当时只感觉到恶心呕吐。第二次。我又抽了一支,这次找到了感觉。谁知道这一尝出味道,就上瘾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没想到这是致命的一口啊!” 
吸毒诱因之五:受挫后逃避现实。一些青少年由于父
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不好、高考受
 
                    
             
                    
                            挫,以及待业等不顺心的事引起精神苦闷,情绪低落,试图以吸毒麻醉自己。 
 何某从小到大,学习一帆风顺,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
然而,班上转来的新同学成绩更好,直接“威胁”了他第一名的地位。何某开始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期末考试最后一门还没考完,新同学领先5分,于是何某的自尊心受挫,面子上挂不住了。在考最后一门功课时,何某孤注一掷,采取作弊的形式,结果,不仅作弊败露,而且名誉扫地,处分、检讨接踵而来,一直过于顺利的何某被悔恨压得喘不过气来,他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于是逃遁在毒品的梦幻中,使这个伤心故事又演绎了一幕悲惨结局。 
吸毒诱因之六:不正常的逆反心理。有的人是为了给
吸毒者做出戒毒的榜样,不信吸毒戒不了而吸毒;还有的是想要证明自己非同一般而吸毒。这都是因为有一种不正常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有一个美满的小家庭,妻子吸毒后屡戒不能,丈夫见她
那乞求毒品失魂落魄的样子就说:“怎么就那样没有出息,我抽几次,然后戒给你看。”可是,这位丈夫抽了几次后,不但未戒掉,反而与妻子一同沦为瘾君子。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
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做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三)不良环境是诱惑青少年吸毒的温床 
 
                    
             
                    
                            按照社会学的划分,学生一般生活在这样三种环境中,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因此,社区也被称之为“第三环境”。  
有一个年轻人吸毒成瘾,很快就家徒四壁了,为了能继
续吸毒,他先把海洛因白送给邻居四个12岁左右的孩子品尝。四个孩子上瘾后。每次不得不从他那里高价买毒品,而那个年轻人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满足了自己的毒瘾。  
在一个社区中,只要发现有一个吸毒者,追下去,往往
就能发现若干个吸毒者。许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吸毒者比较集中,其实,这很简单。吸毒者都知道,吸毒是违法的,而贩毒是犯罪。吸毒的人,一般经济上是不堪重负的,他上了瘾,要吸下去,就要发展新的吸毒者,把毒品以高价卖给其他人。如此滚雪球一样,吸毒者的队伍就越来越庞大。但他知道“吸毒违法,贩毒犯罪”,所以他发展新的吸毒者,首先,要在同一个社区内的朋友圈里寻找,这就是“直销”。因此,有吸毒者的社区往往就是最值得警惕的社区。在这样的社区里生活,更要提高对毒品的自我抵制能力,有稍一不慎,就会被“以贩养吸”的吸毒者拉下水,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在这样的社区内生活,只有一种方法是可取的,远离“毒朋友”一旦发现了吸毒者,就告发他。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你自己,也是为了保护你的家人和朋友。有这样的家长,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五、预防毒品 
 
                    
             
                    
                            (一)国家的预防方针 
据有关专家介绍,禁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吸毒,要做到
这一点,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使青少年能够主动地拒绝毒品。目前,一个共识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教育--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才是根本途径和出路。  
专家指出,青少年禁毒工作应该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
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禁毒。《禁毒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第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  
国家禁毒委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禁毒知识一堂课”活动。
在全国大、中、小学校举行专门的禁毒教育课,使每一位公民在走向社会前都接受毒品预防教育。同时,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主管部门编印了毒品预防教育读本及适合学生阅读的禁毒系列丛书,并将之列为中学生课外读物。团中央、国家禁毒委、民政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共青团和妇联分别组织开展了禁毒青年志愿者行动和“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动员广大青少年参加到禁毒行列中来。 
如何对青少年中的流动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教育,
依然是困扰预防青少年吸毒工作的难点所在。学校教育依然是当今禁毒最有效的形式。毒品预防教育应该始终坚持走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的道路。如今,当务之急是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比较全面直接地学到识毒、防毒的知识,从而在走向社会前
 
                    
             
                    
                            增强对毒品的抵御力。  
究竟如何攻克青少年禁毒教育这一难题,也许还有待于
全社会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对于生活在阳光雨露之中的孩子,“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所以,要想不为毒品所害,只有不沾染毒品,远离毒品。 
(二)青少年的自我防范 
1、不要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如:歌舞厅、游戏厅、
酒吧等)。有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提高警惕,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不轻信谎言。如,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饮料;出入娱乐场所,尽量少喝里面提供的饮料,不随便离开座位,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守饮料,食物等。 
2、不要盲目攀比,盲目追求时尚。不要认为“吸毒是
有钱人”的标志;不要把吸毒与享受划等号。 
3、不要滥用药品(减肥药,兴奋药,镇静药等)。  4、正确对待青春期问题。提高自尊心,了解应对不良
情绪、压力和挫折等心理健康知识,一旦遇到无法排解的事端,首先要设法寻找正确的途径去解决,而不能沉溺其中,自暴自弃,更不能借毒解闷,借毒消愁。 
5、认识到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很多年轻人认为像摇
头丸之类的新型毒品不是毒品,吃了以后没有太大的危害;况且认为吸毒花的是自己的钱,损害的是自己的身体,所以不认为这是一种违法行为。 
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符合刑法中规定的国家
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属于毒品的范畴。法律明确规定把吸毒也视为一种违法的行为。
 
                    
             
                    
                            告诫广大青少年千万不要吸食新型毒品,不要去碰法律这根高压线。 
6、慎重交友。要记住,如果你的朋友请你吸毒,这绝
对不是在关心你!其实真实的目的是为了“拉你下水”,让你也成为再也离不开毒品的人,所以,毒友不可交。 
7、崇尚科学、反对愚昧;遵纪守法、珍爱生命。 小结: 
家庭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利益的驱使等诸多原因,促使了当今社会毒品市场的“红火”,很多人都还沉迷于其中,但吸毒是一条不归路,它不仅会使一个原本完好的家庭破裂,还可能会彻底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有这样一句话“一朝吸毒  终身戒毒”,因毒品的欣快感会使其难以忘情,即使经过急性脱瘾治疗后,消除了体瘾,但“心瘾”或其他一些原因会促使他再次吸毒。据目前报道的资料,复吸率达90%以上。在防复吸上,全世界医学界同仁都在研究探索这一课题,至今还没有什么“特效药”能防止终身不吸毒。 
为了更科学有效的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我校决心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多方配合,长抓不懈,一如既往的抓好禁毒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师生防毒、拒毒意识,确保我校这片“无毒”净土永远不被污染。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安全教育主题,远离毒品”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高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陕西省优课”,所属分类为“高中主题班会优质课”,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高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陕西省优课”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