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2阅读鉴赏第二单元7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辽宁省 - 大连预设稿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2阅读鉴赏第二单元7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辽宁省 - 大连预设稿

视频标签:归园田居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2阅读鉴赏第二单元7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辽宁省 - 大连预设稿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导入:说起陶渊明,我们并不陌生,我和你们一样,在初中时候就曾到他的桃花源里走过一遭。自那以后,陶渊明就在我心里种下一颗桃花源的种子,我向往那里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也向往那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可桃花源毕竟只是镜花水月,那陶渊明真实追求的生活到底什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归园田居》。
 
师:首先我们来解题。同学们说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为什么这个字是关键?它会引发你的什么思考?
明确:归。
师:归是什么意思?
明确:返回,回归。
师:为什么这个字是关键?它会引发你的什么思考?我们现在先摘掉陶渊明他伟大诗人的光环,我们试想,假如你有一个老朋友,他叫陶渊明,有一天你收到他的一条微信(大屏幕)。他说,他要返回了。你会想问他什么?
明确:去哪里。到哪去。为什么。也就是为何而归,从何而归,归向何处。(大屏幕)
师:这些疑问,我们都可以在文本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齐读本诗,并思考这几个问题。
(学生齐读)
师:从何而来?
明确:尘网,樊笼。
问:如何理解这尘网和樊笼?这到底是哪里呢?
明确:过去的官场生活。我们知道陶渊明曾在官场釜沉多年,在写本诗的前一年他还在彭泽当县令,所以,这樊笼和尘网是对官场生活的比喻。从这个比喻里,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对过往生活的厌倦和否定。
问:那他为什么,不喜欢为官呢,为什么要归去呢?
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当中的韵和性有突出的意义,说明什么,说明陶渊明回归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人的天性气质如此,我天生如此,我生性如此。个人以为这是最有力的理由了。
问:看来归去的理由充分。那我们的老朋友要去哪里呢?
明确:园田。(题目)这样似乎是最合理的选择了。
问:那田园生活到底怎么样呢?我们齐读这几句。
(学生齐读)
问:大家觉得这几句怎么样,挺优美吧,我们很多同学都在课前预习案的部分选择了这几句作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做了鉴赏。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内部对这几句诗做一下鉴赏交流。
鉴赏提示:可以从字、词或句、段的角度,也可以从意象,手法,或者联系自身和当时社会对比说说感觉。
明确:1.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从空中的平面到横向的草屋形制。简单几句就勾画出田园之家的大体轮廓。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乍看平淡,细看,意味无穷。尤其这个荫字,说明树很高,很多,不然如何没过屋檐,这一桃一李一红一白景象罗列,生命力是多么旺盛。屋前桃李竞争,屋后榆柳有荫清凉爽心。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几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听结合,突出了理想中田园生活的恬静。
我们试着闭目冥想,夜幕降临,屡屡炊烟袅袅升起,一起都如梦如雾。我知道远处的那个村落是我的家,我扛起出头踏着青草向它走近,我听到鸡鸣狗吠,我看清了草屋巷落,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对发来信息的陶渊明说什么?带我去吧。我们一起去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多美好的生活啊。但我们知道,诗歌是可以穿越千年来到你身边,可是我们无法穿越千年跟随陶渊明。最后,让我们看看,过上这样生活后的陶渊明,他的朋友圈状态是什么?
明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师:我们分析到这里,你想对你的好朋友陶渊明说什么?你也想去吧,那你觉得《归园田居》为什么这么吸引现代人呢?请大家思考《归园田居》对现代人的启发意义?
探究提示:可以从现代人生活状态、精神诉求等角度与文本表达的内容比较得出启发。
师:你放心你的好朋友了吗?但现实生活真的是这样吗?(大屏幕)
问:请结合本诗,谈一下,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
    明确:对于陶渊明的归隐,古人也是有争议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说几个大家熟悉的,支持的比如李白、孟浩然、白居易,还有苏轼,尤其是苏轼,他可以说把陶渊明和他的诗推向了一个特别高的地位;而反对者也不在少数,比如王维。他说,陶潜觉得为官羞愧,但后来却不得不屡屡羞愧地向邻居借粮食,你这是忘大守小,不计后果。所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争议也十分合理,有的同学说,没有陶潜哪有这么美的《归园田居》《桃花源》,也有的同学说,不能只有诗和远方吧,我们也有眼前的苟且啊,为了一人的志向,牺牲家人,是不是有些自私了呢。还有的同学用了辩证的思想。我觉得咱们同学说的都有道理,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也想谈谈我如何看陶翁的归隐。
我个人是赞赏陶翁的归隐的。因为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超越时代局限的,倔强却伟大的灵魂。为什么说他超越时代局限呢?因为当时是流行写山水诗的时代。山水诗,当然很好,我们知道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和陶渊明就是同一时代的。但是同学你们想过没有,什么条件下,可以写山水诗?没错,就是看看山,游游水,然后我可以写一篇有关山水的诗文。那什么样的人有条件写呢?一定能吃上饭,穿得暖,对吧,现在也是如此,自然山水当然美好,你想去旅游,但是你得有盘缠才行啊。所以,我们说,当时的士大夫一族,拥有主流话语权的文人们都是写山水诗的。但田园诗不同,什么是田园生活,田园生活其实就是农村生活,农民生活。农民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需要开荒南野际,需要鸡来啼鸣下蛋,需要狗来看家护院,所以它一定是很辛苦的。但当时的劳动人民过得都是这样的生活,当时社会财富创造几乎都是他们靠劳动和土地实现的。而陶渊明选择歌颂这样的田园生活,看似和主流诗歌创作背道而驰,显得如此倔强格格不入,实际上这才是真正应该歌颂的人和事吗?所以,我说他身上看到了一个超越时代局限的,倔强却伟大的灵魂。
总结:在他的诗中我不仅看到了流水的清澈,飞鸟的自由,我还看到了对劳动的赞美和土地的尊严,我更看到了他伟大沉静的心灵气象,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下次写作文的时候当你写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时”,能真心地为他点个赞。
 
   
    《归园田居》导学案
 
【使用说明】
1、请仔细地阅读课文《归园田居》,上课前独立完成预习案。
2、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我的疑惑”处。
3、思考质疑探究案中的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风格。
2、赏析《归园田居》的艺术表现手法。
3、分析并思考《归园田居》对现代人的启发意义
4、通过文本及所学把握陶渊明“归隐”的影响
【重点 难点】
通过文本及所学把握陶渊明“归隐”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
一、走进作者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东晋时局动荡,政治黑暗,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直到41岁完全弃官归隐。本诗写于正式归隐后的第二年。
他是东晋杰出的诗人。流传至今的有125首,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了解时代背景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另外,东晋文风绮丽繁复,陶渊明所处时期,文坛以谢灵运为代表人物,山水诗的创作十分流行。
在后来的隐居生活中,陶渊明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此时生活比较窘迫,一家人常常饥寒交迫。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陶渊明称病没有应征。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知识链接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只用线条勾描,不着颜色,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征。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雕饰,不加烘托,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三、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给下列字词注音。
守拙(    )    荫(    )后檐      暧暧远人村(   )  久在樊(   )笼里
2、品读课文,根据注释及有关资料疏通文意
 
 
 
 
 
 
 
3、你喜欢本诗中的那几句,为什么?
 
 
 
 
 
 
 
 
四、我的疑惑
                                                                                        
                                                                         
                                                                        
                                                                         
 
 
课内探究案
一、自主探究
解读文本:诗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
1、诗人如何描写田园生活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现代人有什么启发意义?
 
 
 
 
 
 
 
 
三、拓展探究
思考: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结合本诗及之前所学)?
 
 
 
 
 
 
 
 
课后巩固案
1.  五柳先生我想对你说:
 
 
 
 
 
 
 
 
 
2.  对点练习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首散曲在写景上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归园田居”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2阅读鉴赏第二单元7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辽宁省 - 大连预设稿”,所属分类为“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2阅读鉴赏第二单元7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辽宁省 - 大连预设稿”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